0605~0614_畢業季

女孩與性:好想告訴妳,卻不知道怎麼開口的事

忍者兔18色創意超輕黏土

忍者兔18色創意超輕黏土

親子同樂,小手捏創意,玩出想像力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爸媽不說、孩子不談,就代表什麼壞事都不會發生嗎?

TED演講影片點閱破400萬次、最符合當代的性教育指南!

 

除非雙方都明確同意性接觸,否則就算不同意。但是,說了「好」之後呢?

如果不舒服,還能說「不」嗎?不想發生關係又該如何拒絕?

 

為了找出答案,本書作者佩吉.奧倫斯坦開始和許多15~20歲的青少女對話,也和心理學家、醫生、教育家、社會學家等專家交流。她發現──

 

其實,比起網路上真真假假的訊息,孩子更想和自己信任的大人討論對性與愛的想法。

即使現代的家長比以往更關心孩子,大部分還是不知道或不習慣跟孩子討論性,也不了解他們對性的看法與他們的性行為。

 

然而,近來已有許多研究發現,當大人越是不談、不教、不准,孩子越容易從網路、流行文化、朋友身上學到錯誤、偏頗的性知識,也可能因此無意中讓自己或別人陷入危險;相反地,如果父母能夠更坦率地分享,孩子反而不會亂來,也更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這本書,將幫助爸媽面對自己的不自在,克服自己的成見,趕上孩子的進度,好好了解青少女的性是怎麼回事,成為彼此更好的盟友。

 

榮獲獎項

 

《時代雜誌》2016年度十大圖書

《舊金山紀事報》2016年度百大推薦圖書

《紐約時報》暢銷圖書

美國Amazon 2016年度編輯選書

美國Amazon 4.6星高分好評

Goodreads 4星熱烈迴響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外科醫師 劉宗瑀(小劉醫師)

芸光兒童與青少年性諮商中心 諮商心理師 王嘉琪

 

專業推薦 

 

POP Radio電臺臺長/主持人 林書煒

諮商心理師 許妮婷 

親職專欄作家 陳安儀

心理師 陳雪如Ashley 

親職作家 番紅花 

親子部落客 蘋果vs西打

 

國外好評

 

「佩吉.奧倫斯坦說出了很重要且經常被誤解的話題。」──雪柔.桑德伯格,Facebook營運長、紐時暢銷書《挺身而進》作者

 

「書中所提出的,攸關我們女兒(噢,還有兒子)的情緒健康和安全。」──蘿瑟琳.魏斯曼(Rosalind Wiseman),美國知名育兒教育家、作家

 

「所有關心女孩、女人、人類的人必讀。我認真考慮辭掉工作,到全國瘋狂推銷這本書。」──拉什達.瓊斯(Rashida Jones),演員、製片人、作家

 

「如果你打算聊聊21世紀的女生,那你一定要讀這本書。」──凱特琳.莫倫(Caitlin Moran),《泰晤士報》記者

 

作者

佩吉.奧倫斯坦 Peggy Orenstein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著有《男孩與性》(Boys & Sex)、《灰姑娘吃了我女兒》(Cinderella Ate My Daughter)、《等待黛西》(Waiting for Daisy)、《流動》(Flux)、《校園中的女學生》(Schoolgirls)等探討年輕女性的作品。佩吉也是《紐約時報》特約撰稿人,並曾於《大西洋》、《紐約客》、《今日美國》等各大雜誌發表文章。她在TED的演講,觀看次數已超過四百萬。她目前與丈夫和女兒住在北加州。

 

譯者簡介

 

溫璧錞

 

新竹人,台大外文研究所畢業,現為大專兼任講師及特約譯者。譯有:《萊霍森林:愛情與背叛的奇幻之歌》(唐莊文化)、《犀牛的影像--鎂光燈下的自然世界》(與金振寧合譯;胡桃木,獲選中國時報開卷版年度翻譯類十大好書獎)、《可笑的結局(第二輯)》(胡桃木)、《多多鳥之歌(下)》(胡桃木,獲選1999年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以及一中心出版之《耶穌的47個故事》、《女神戰士手冊》、《靈魂的真相》、《女神的召喚》等書。

 

目錄

推薦序 拉近親子間的距離
推薦序 幫助孩子有能力去釐清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前 言 小女生與性愛:你從來不想知道(卻真的該問清楚)的事
第一章 瑪蒂達不是物品──除非她自己願意
第二章 我們玩得開心嗎?
第三章 宛如處女,管它是什麼
第四章 勾搭與感情障礙
第五章 出櫃: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
第六章 模糊界線:一個巴掌拍不響
第七章 要是我們把真相告訴她們呢?
致謝 
備註

序/導讀

推薦序

 

拉近親子間的距離

外科醫師 劉宗瑀(小劉醫師)

 

孩子終究會長大,進入五花八門的社會中,性相關的資訊從歌曲到流行文化、網路浪潮、交友社群、幾乎無孔不入,我們身為家長該做甚麼除了禁止之外的準備?

 

記者深入採訪七十多名十五至二十歲學生族群做的訪談跟調查,不僅深刻地討論了竟然在現今被鄙視的處女情節、女孩成長在溫順跟厭女文化、還有諸如等待王子幻想、學校派對等加上酒精後容易失控的環境下面臨的壓力與選擇等等,非常真實的直視了每個女孩在成長過程當中會遭遇的情況。

 

性終究是會與感情有著很大的連結的,然而我們如果家長不給予一些基礎的認知建設,任其自由的闖蕩很容易會變成試誤學習……

 

書中舉了相當多真實訪談故事之外,亦採訪了相關專家學者,在這個眾人避談的議題上,努力喚醒眾人注意到那房間的大象。

 

並舉出了知名影視作品如「暮光之城」、「花邊教主」等其中的男女主角在面臨考驗當下,各有不同的選擇,更容易能帶入讓讀者理解所謂這些性別議題上深刻的專有名詞,實際模樣是怎樣的。看完真的會驚呼,真正的現代美國青少年女孩所認識的性,竟跟過往想像有如此大的差異!

 

畢竟這些受爸媽沒教過的,但是在事件發生當下,能應變的只能從A片跟網路上看到來學。但那是真實的性嗎?

青少年所見的世界,有時候在經歷過後依舊懵懵懂懂。

 

我曾經在推動兒童性教育安全的演講活動中,接到「少女之家」的邀講,裡頭院生都是十五至十六歲未成年,但是因違反「性剝削法」而被臨檢時抓到安置的少女們,她們有些跟家庭關係是原先失聯而非惡意虐待,若觀察家人狀況良好,可周內住校、週末返家。我在這樣演講前先發了問卷單,詢問家長跟學生們想要問關於性的甚麼問題?

收到回饋時整個超感慨……

 

家長們的問題不意外都是禁止性的、限制性的、詢問要如何讓女兒不再跟男性朋友接觸之類;然而,學生們的問題五花八門,記住,這些雖然未成年的女孩,她們都已經有性經驗了,詢問的卻是:

 

「口交會不會懷孕?」

「男生龜頭會流的液體是甚麼?」

……

經驗有,知識卻無!

家長跟未成年孩子兩個族群,中間的隔閡如此之大!

希望本書為各位父母帶來耳目一心的、適合現代瞬息萬變、甚至有些超前部屬的性教育指南!

期能拉近一些些也好、隔閡的差距!

 

推薦序

 

幫助孩子有能力釐清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芸光兒童青少年性諮商中心 諮商心理師 王嘉琪

 

台灣自從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後,各級學校每年都需安排與性教育/性別教育/性平教育相關的演講,而學生們從國小到高中的性教育,從過往的小心陌生人、自我保護等防性侵教育,與尊重多元差異,如同志教育,到重視情感教育,教授性的積極抗拒「說『不』就是不」,到現在有社福單位大力推動性的積極同意,意即,若不曾以言語或身體表達積極同意(即使是沉默或無反應),卻遭受性行為對待,皆視為構成性侵害犯罪。

 

這些轉變主要是為了青少年的性健康而努力,期盼性教育可以讓青少年學習性自主權,在關係中可以尊重自己與對方的感受,在性上面有能力表達「要或不要」並進行性溝通。然,性教育這樣就夠了嗎?社會文化在性上面對於男生、女生之期望、觀點本就存在差異,也鮮少有書籍以女性為主體的視角轉寫性的樣貌,遑論以青少女為主體探索其青春性事。收到出版社邀約寫序看到書名《女孩與性:好想告訴妳,卻不知道怎麼開口的事》覺得很開心,看完內容更是感動,補足了我覺得很重要而台灣性教育中卻一直缺席的部分,就是教導女孩們認識情慾、學習感受性慾與同儕壓力、社會文化對自己在性上面的影響,幫助孩子有能力實踐「Only yes means yes」。

 

本書作者佩吉.奧倫斯坦在三年間訪問了七十多名年齡介於十五到二十歲的年輕女孩,探討許多家長避免涉足的話題,青少女們的性世界,去傾聽她們的所知、所感、所想與體驗,也彙整書籍與相關研究豐富相關主題的知識量,幫助家長更全面性的了解現在青少女的性。家長會發現原來看似日常的,例如自拍po 網行為,是青少女們進入戀愛擇偶市場後,展現自我的秀場啊!女生更換照片的頻率比男生更頻繁,少女對於自拍角度、社群上照片的選擇(穿著/妝容/髮型/ po 網時機等),每個動作都有其意義性,書中高三女生說:「你運用自己的經驗,創造一個形象,終極目標就是展現出你值得擁有、很吸引人,人家都要你、喜歡你。」

 

訪談後作者深深發現,過去性教育是告訴孩子「如何避孕、疾病的防護、有能力在性上面說要或不要」,這樣根本不夠,由於文化中存在的「性別間的合理性」或「性腳本」,讓少女往往以為應該在性上扮演某種樣子而勉強自己,而作者希望透過此書帶來改變,讓青少女有能力可以陶醉在身體的激情之中享受性。

 

當您的孩子已經是青少女,家長可以為孩子做的,便是維持親子間溝通管道的暢通,成為孩子最佳的後盾,讓孩子在發展中遇到任何困擾時,您有機會立即介入,並在親子互動中幫助孩子有能力釐清自己的想法與感受,進而為自己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06104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6/1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