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l inline badge
以愛之名說再見: 失去丈夫後重啟人生的方法/主婦之友社 eslite誠品
尚無評價
商城承諾
15天鑑賞期
網路購物屬於郵購或訪問買賣的範圍,適用消保法七天鑑賞期,享有商品到貨次日起七天內無條件退貨解約之權益。
蝦皮商城提供優於市面上網路購物的鑑賞服務,首度推出「15天鑑賞期」,延長買家鑑賞時程的尊榮服務,降低您的時間壓力。

※提醒您,鑑賞期並非試用期,且不適用部分例外商品,詳情請參考消保法鑑賞期規範。
蝦皮安心退
蝦皮商城提供全新蝦皮安心退服務,統一由蝦皮作為買、賣雙方的中介者,協助審核退貨退款,買家可選擇物流取件、超商寄件退貨方式,且無須負擔退貨運費,退貨狀態可於蝦皮內即時掌握,讓您放心買、安心退。
正品保障
蝦皮商城賣家皆為簽署正品切結書之優質賣家,販售商品渠道皆通過確認。為保障買家權益,若於蝦皮商城上經蝦皮判定確認購買到假貨,蝦皮商城將以包含退款「假一賠二」的承諾,買家最高可獲得已支付的商品成交金額兩倍之款項(包含退款),增加買家信心,更替高品質賣家創造機會。
瞭解
15天鑑賞期15天鑑賞期
蝦皮安心退蝦皮安心退
正品保障正品保障
賣場優惠券
icon arrow right
free shipping image
免運費
滿$299,免運費
icon local shipping
運費:
$29 - $100
mall badge
eslite 誠品
8分鐘前上線
icon location桃園市平鎮區
19.8萬
商品
5.0
評價
54%
聊聊回應
查看更多
賣場優惠券可與全站優惠券一起使用,享受更多優惠!
商品詳情
進口/非進口
非進口
出貨地
桃園市平鎮區

走在人生的路上,不免會經歷許多生離死別,其中失去原以為可以白頭偕老的丈夫,而獨留人世,可說是對妻子最沉痛的打擊。在喪偶人口中,本來女性喪偶就比男性多,因為太太通常比丈夫小幾歲,而女性平均壽命又較男性高,根據105年內政部統計,台灣喪偶人口約有130萬人,女性就占105萬人,可預期的是邁向高齡化社會的台灣,女性喪偶人數會不斷攀升。 當妻子失去相伴一生的愛侶,懊悔、自責、憤懣都是必然產生的情緒;寂寞、厭世、想與人群疏離、食飲無欲也是很可能的狀態。本書以真實案例,搭配溫柔的敘事筆法、客觀的情感分析,要讓失去丈夫的你了解痛苦情緒的來源、給你走出悲傷的心靈力量與改善生活的實際建議;也要給看見友人面臨喪偶之痛、思索如何陪伴他們的你,一個正面積極的支持方法、細膩的回應方式,同情地理解並安撫他們難過的內心。 衷心期盼所有面臨生死大事的你/妳,在走過悲傷之後都將發現,能擁有自由的時間重啟一段新的生活,是另一半給我們最後的禮物。 ◆失去一輩子的伴侶,該如何走出來? 1.失親者大多會經歷十二個「悲傷階段」,請務必相信,一旦經歷了所有的悲傷階段,將會遇見一個異於以往的嶄新自我 2.「與他人談話」是走出傷痛的第一步。談話過程能整理自己紛亂、陰鬱的思緒或想法 3.參加能讓同樣經驗者互相吐訴的聚會或團體,坦然地從他人悲傷或痛苦中得到共鳴 4.以文字、圖畫等形式表達悲傷,一旦接受自己毫無虛飾的情緒,就會開始獲得療效 5.患有精神疾病者的自殺是病死,遺族應理解、放下社會壓力,以自殺為恥是一種偏見 6.從配偶角色中脫離,重新審視日常生活模式、經濟狀況,並做出調整 7.開始嘗試之前想做卻不能做的事,逐漸確定自己的獨立,重啟一段無束縛的自由人生 ◆陪伴親友走過喪偶哀痛,需注意什麼事情? 1.必須理解,失親者心靈會變得很脆弱,可能對旁人安慰的話過度反應、甚至激怒 2.對於失親者,他們需要的是發自內心的安慰,與對其自身的認同 3.請避免對他們說:「千萬不要哭個不停啊」、「幸好妳還很健康,很快就可以克服的,沒有問題的」等話語,在此情況下,鼓勵、建議、說教、同情都沒有必要 4.傾聽是最好的安慰,要表現出「我在聽你說話」或「我認同你」的態度,感覺到對方完全認同自己的情緒,當事者就比較容易表達心聲 【詳細資料】 誠品26碼/2681386643005 ISBN13/9789863361381 ISBN10/9863361380 EAN/9789863361381 頁數/192 開數/25K 級別/無 裝訂/平裝 語言/中文/繁體 ■作者簡介主婦之友社 日本知名出版社,以出版女性與家庭生活等書籍為主,並籌辦多本雜誌。本書案例為旗下《優優》雜誌所做訪談及問卷集結,該雜誌以各式熟年議題為主。■譯者簡介 李毓昭 曾任出版社編輯,現專事翻譯。 譯著有《積存時間的生活》、《一個人,不老的生活方式》、《今日公休:90歲書店老闆的生命情書》、《日嚐清新:鄉居生活的翻轉魅力》、《健康氣象學入門》、《無我境界的人際關係》、《世界貓咪圖鑑》、《發現教堂的藝術》等等。 ◎聯合推薦 呂欣芹/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理事 吳浩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專科心理師 郭秀敏/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理事長 郭念洛/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銀髮新視界」節目製作、主持 許皓宜/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諮商心理師 張秀娟/毛蟲藝術心理諮商所所長 貴婦奈奈/諮商心理師及知名作家 前言 第一章 失去丈夫是人生最大的傷痛,被拋下的人往往會陷於憂鬱 【案例1】丈夫因癌症而猝逝。失落感已經夠強烈了,又被婆家親戚無情的話逼得陷入憂鬱狀態  山本和子(假名) 六十五歲 ▲喪夫會造成很大的傷痛。有些人甚至會出現健康時完全無法想像的情緒、感覺和身體變化 ▲親愛的人過世時,不只是內心,身體也會發出哀鳴。 ▲「頭腦一片空白,連站都站不起來。」「心裡亂糟糟的,完全睡不著。」 不少人是等到葬禮結束,所有人都離開後,才真正感覺到悲傷 專欄1 受到驚嚇時,請不要做重大決定 專欄2 按部就班地處理葬禮等儀式,也有助於整理紛亂的情緒 ▲食不下嚥,水也不想喝。明明很累,卻睡不著……這時要向家人或專業人士求助,否則憂鬱太久會有危險 ▲痛苦是理所當然的。如果能夠客觀審視自己:「我會不會得了憂鬱症?」或許可以稍減痛苦 ▲貝克憂鬱量表──自我心靈健康檢測 第二章 遺族的心很敏感,甚至會被四周人弔唁或慰問的話語刺傷 【案例2】丈夫在56歲時過世。一方面自責照顧不周,一方面被四周人的話攪得心情紛亂,起伏不定……  柳原優子(假名) 五十七歲 ▲「為什麼會死?是誰的錯?」失去親愛的人時,有時候自責的思緒和怒氣會紛至沓來 ▲有時候會被親友不經意的話語刺傷。她們需要的是發自內心的安慰 ▲有些話不能對悲痛欲絕的人說 專欄3 這些言語和行為要避免!才不會傷害悲痛中的人 ▲一般認為親愛的人死去時要經過十二個「悲傷階段」才能重新振作 ▲每個人的悲傷強度和表現方式都不同,但總有一天可以克服 第三章 不要獨自承受悲傷或痛苦,必須找人傾訴 【案例3】參加喪偶者的聚會。吐露心聲,取得共鳴,而不再覺得只有自己在受苦  石橋美智子(假名) 七十歲 ▲長期一個人懷抱悲傷是很痛苦的事。對他人吐露心聲可以緩和情緒 ▲喪偶者互相傾訴體驗可以療傷,有助於恢復活力和健康 ▲為喪親者成立的悲傷扶助團體和機構 專欄4 親友的來信或話語是內心的支柱 ▲將意念化為文字、圖畫等創作。不要把悲傷鎖在心裡,用某種形式表現出來會有療癒效果 專欄5 閱讀隨筆、手記或悼念文也是撫慰內心的方法 第四章 喪夫後若發生經濟問題,就不能一直沉浸在悲傷之中 【案例4】丈夫是醫生,他去世時,不只是悲傷而已,我也必須獨自面對經濟問題。經過十年,我才脫離困境  池田佐千子(假名) 六十九歲 ▲出現經濟問題時不要驚慌,要鎮靜下來處理 專欄6 遺孀辦理繼承時需注意的事情 ▲可能會為了遺產繼承而遭婆家騷擾或攻擊 專欄7 如果沒有生育,希望在身故時保障留給配偶的財產,就必須先寫好遺囑 第五章 「自殺」是最讓遺族痛心的死因。他們會充滿自責和憤怒 【案例5】丈夫因欠債而自殺,我只得申請破產。某人的一句話使我脫離煉獄般的日子  渡邊和枝(假名) 61歲 ▲光是失去丈夫就夠痛苦的了,妻子還要為自殺原因糾結,就會陷於自責與孤立 ▲以自殺為恥是一種偏見。自殺是病死,需要有地方討論這件事 專欄8 自殺在日本是主要的死因之一 ▲發現遺體的衝擊長久持續,不斷陷於恐慌。這時要向專業人士求助 第六章 丈夫遭到病魔侵襲。夫妻一同接受考驗,感情會更加濃厚

聊聊
加到購物車
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