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故事(二版):哲學種子系列

忍者兔恐龍車積木拼拼樂

忍者兔恐龍車積木拼拼樂

親子同樂,小手捏創意,玩出想像力

  • 分類:
    中文書童書/青少年繪本SDGs主題繪本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布莉姬.拉貝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繪者:傑克.阿薩 追蹤 ? 追蹤繪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繪者新書通知。
  • 譯者:柯蕾
  • 出版社: 米奇巴克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6/12/05
  • 適讀年齡:4~6歲適讀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學校裡什麼都教,但沒有教我們認識自己。
20個生活故事,讓孩子透過閱讀和思考,學習對自己的想法負責。
「哲學種子系列」榮獲「開卷」、「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獎
法國教育部推薦──培養孩子邏輯思考的最佳讀物


星星有生命嗎?花朵有生命嗎?到底,什麼東西是有生命的?生命又是如何開始的呢?如果從遠古一直到現在,所有人都不會死,會發生什麼事呢?是不是因為人會死,我們才會更認真的活著?

還有,人類的生命和動物有什麼不同呢?對蜜蜂來說,牠的生命並不自由,牠生活在地球上,就是做一隻採集花蜜的蜜蜂而已;河狸也不自由,牠一生都在河流上築水壩。動物們就好像出生在一個大劇院裡,每種動物都有事先安排好的角色要扮演,牠們無法選擇自己想要的角色。而人類的生命和動物不一樣,人類可以創造自己的劇本,決定自己的人生。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

圖書特色

1.〈哲學種子系列〉為國內第一套專為八歲以上兒童及青少年設計的哲學小書,以輕鬆幽默的故事,引導孩子思考生活中經常遭遇的問題,如:公平、好壞、自由、工作或美醜…除了適合孩子自己閱讀之外,亦可由老師或家長引導主題的討論。

2.作者布莉姬‧拉貝認為哲學是「思考的過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關,為了讓孩子也能享受哲學的趣味,她在書中透過環環相扣的故事舉例,引導孩子表達自我想法。

名人推薦

得獎推薦

◎作者用說故事的方式舉例,漸進地提出人生重要哲學議題,不艱澀也不說教,能幫助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彩色插圖輕鬆幽默具創意,以簡短的小故事呈現主要議題,文字精簡但直指問題及哲理核心,很能引起孩子的閱讀興趣,8歲以上的孩子可獨立閱讀,也適合團體共讀討論。──賴淑芳(中國時報開卷年度最佳童書)

◎「哲學種子」以激發小讀者的思考能力為重點,使「哲學」不再是莫測高深的玄想,作者以淺顯的日常語言,舉正反實例故事比較分析;敘事方式輕鬆有創意,論證內容足以訓練小讀者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柯倩華(中國時報開卷年度最佳童書)

◎邏輯推理和哲學思想的教育一直是我們教育的缺憾。各級教育都遺忘了獨立思考判斷的階段訓練,課程安排亦完全忽略了哲思、邏輯之鍛練…這種情形反映在近年來傳媒的談話節目中,而各階層人士的狡辯言辭也顯現了諸多不合邏輯、缺乏哲思的淺薄。不過,為時不晚。閱讀「哲學種子」,能讓我們進一步提高自我推理思考,才不至於人云亦云,是非不分。而這本哲學小書,尤其有助於開啟孩子的思想性靈,引起求知興趣。 ──謝瀛春  政大新聞系教授(北市圖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

*適讀年齡:7歲以上

作者

布莉姬拉貝

哲學常被人認為是抽象、深奧的,但在法國中小學,哲學被視為培養孩子邏輯思考的最佳學科而深受重視。從1998年開始,作者布莉姬‧拉貝在咖啡館和孩子定期辦哲學讀書會。他們一起在咖啡館裡吃點心、聊哲學,享受新鮮美好的學習經驗。

這樣的經驗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作者提到:「孩子的邏輯與表達能力,都有明顯的進步。尤其是一些原本不喜歡發言的孩子,也在團體討論的過程中建立自信。更重要的,孩子在愉快的氣氛中,透過自發性的思考、提問、討論,找到了學習的樂趣。」

目錄

什麼東西有生命呢?
生命怎麼開始的?
殺死蘑菇
生物鏈
討厭的蚊子,可愛的小狗
國王發瘋了
人類的生活
創造自己的劇本
有記憶…有個性
…有個性,留下痕跡
…留下痕跡,有感情
我們為什麼會死?
如果人都不死呢?
有時候,來得太早了
死亡以後
我們害怕心愛的人死亡
至於我們自己的死亡呢?
死亡讓我們更認真地生活
主題討論─生命的故事

序/導讀

導讀

陪伴孩子享受思考的樂趣

不論在家庭或社會,只要我們過著群體生活,像「自由」、「公平」、「快樂」、「和平」這樣的課題,都是我們必須學習的重要課題。大人因為有生活歷練,比較能從內心去省思,但是,小孩要如何思考這些課題呢?

法國童書《哲學種子》的作家布莉姬‧拉貝提出了一個好方法,那就是──透過生活故事!她希望藉由生活中發生的事,和孩子討論想法,在小孩的心中播下思考的種子。正如她所說的:『大人無法教導小孩所有的知識,但大人可以帶小孩去看見、去思考這個世界。』

而此,作者透過《哲學種子》,以一連串環環相扣的生活小故事,像剝洋葱般,由外而內、由淺入深,啟導小朋友反覆思考,層層探就下去。書中有不少涉及哲學層面的問題,但一點都不艱深,因為這都是小孩經常問的問題,例如:「怎樣才公平?」、「為什麼要工作?」等。柯倩華老師就說:「哲學並不是沉重的、令人敬畏的,它其實是充滿啟發性、重邏輯思考,讓小朋友有思考空間,而不像在課堂學習般照單全收…這類思考性童書,主要的目的是鼓勵兒童獨立思考,主動提出疑問,不再單向地接收大人灌輸的知識。」

書中沒有艱深理論,但融入了哲學家的精神,說明哲學是辨證思考的一種方法。書中大量的生活故事,也提供孩子閱讀與寫作的材料,許多孩子不會寫論說文,並不是他們無法說理,而是腦中的材料太少。

打開《哲學種子》,一個個幽默有趣的生活故事,幫助小孩釐清想法,建立自己的價值觀。誰說哲學很抽象,很複雜難懂呢?只要有好的故事,每個人都可以對人生課題進行思考。讓我們一起來享受思考的樂趣吧!

試閱

人類的生活(p.14~)

人類的生活,並不是只有身體的生活。當然,人會長大、吃東西、喝水、呼吸,以及睡覺讓身體休息;人也會大小便、洗澡、照顧自己的身體,這些都和其他動物一樣。但是,人類也會說話、傾聽、閱讀、愛、寫詩、哭泣、跳舞和繪畫,而且還會做很多的事情。

如果我們要描述一朵花的生活,可能會說:「它是紅色的,有黃色斑點,兩個星期就會長大,有三十五片花瓣,很快就凋謝了。」如果我們要描述一隻獅子的生活,就會說:「牠跑得很快,有很大的爪子,牠吃羚羊,有非常美麗的鬃毛,也會和母獅生小獅子…」

如果我們要描述一個人的生活,通常不會這麼說:「他吃蛋和魚,跑得比長頸鹿慢,但是比螞蟻快。他用兩隻腳走路,老的時候會有皺紋,也會打呵欠,尤其是晚上的時候…」但是,我們會這麼說:「他喜歡聽音樂,喜歡茱麗葉,他會因為最好的朋友離開而哭泣。當兒子做鬼臉時,他會笑。他會做很漂亮的木雕…」

這些特質表示,我們過的是人類的生活,而不是植物或動物的生活。因此,人類生命的價值是很難和其他生物比較的。

所有的人都會同意,殺人是很嚴重而且完全被禁止的行為。但是,人們所做的事和所說的話並不一致,他們會發動戰爭,彼此互相殘殺。

然而,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當我們被攻擊的時候,應該讓敵人殺死,還是應該保護自己並且殺掉對方?如果攻擊的人是一個瘋子,而他想殺死世界上所有的人,我們應該讓他為所欲為嗎?

有時候,人類殺死其他人是為了保護自己,或是為了避免更多人死亡。有時候,我們殺人是為了保衛生命。

即使是這樣,也無法改變一個事實──每個人的生命都很重要。

創造自己的劇本

蜜蜂並不自由,牠生活在地球上,只是做蜂蜜而已。河貍也不自由,牠一生都在河流上築水壩。

動物們就好像出生在一個大劇院裡,每種動物都有事先安排好的角色要扮演,牠們沒辦法選擇自己想要的角色。蜜蜂的戲服是深棕色的,當劇場的布幕升起,牠就必須做蜂蜜。就是這樣,沒有人問過牠的意見或想法。當這隻蜜蜂死了以後,就會有另外一隻蜜蜂演員取代牠,沒有人會記得這些蜜蜂演員是誰,因為牠們都長得一模一樣。人類出生的時候,沒有戲服,也沒有安排好的角色要扮演,他要創造自己的劇本、自己的戲服,還有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當布幕放下來,戲劇結束的時候,我們會記得許多關於他的事情,因為沒有人和他演出的角色一樣。他的人生是獨一無二的,和其他人的人生都不一樣。

人類的生命和動物不一樣,因為人類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自由的選擇想走的路。每個人的生命都不一樣,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而且,人類會在自己的生命過程中,逐漸形成我們所謂的「個性」。

有記憶…有個性…

個性是人類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比身體的任何部位都重要,也就是說,個性比手、腳、頭髮、眼睛…更重要。

馬辛六歲時,他的父母決定要搬家,那時候他覺得好難過,哭得好傷心,他不想離開自己的房間和朋友,特別是他最好的朋友魯卡。馬辛現在十一歲了,他已經記不得以前那個房間的樣子──地毯好像是藍色的,但是他並不確定。天花板很高,有幾根木頭的柱子,但是有可能他記錯了。然而,不管怎麼樣,他很喜歡這個房間,奇怪的是,他卻記不得它的樣子。

不過對於他的好朋友魯卡,他卻有很深刻的記憶。他們常常一起騎單車去玩;有一次,他們打破客廳的玻璃桌,心裡非常害怕;在惡作劇之後,魯卡會笑得很大聲,例如:他給依芙一塊塗了芥末的巧克力麵包…每當夜晚來臨,馬辛躺在床上的時候,他喜歡回想和魯卡一起做過的點點滴滴。這些是他最喜歡在腦子裡回憶的畫面,就好像在看心愛的老電影一樣。

馬辛已經不記得魯卡的眼睛是藍色、綠色,還是褐色,他的頭髮是鬈髮還是直髮,但是他卻記得魯卡哈哈大笑的樣子。他們共同經歷恐懼,一起享受捉弄別人的樂趣…他還記得魯卡很有趣,喜歡運動,很膽小,也很誠實。他也記得魯卡喜歡看書勝過看電視,這些都是魯卡的個性。

當一個人死亡的時候,雖然他的身體死了,個性還是會一直存在,它會活在其他人的記憶裡,就好像魯卡一直都在馬辛的記憶裡一樣。

…有個性,留下痕跡…

今天是畢卡索畫展的第一天,克萊兒和她的父母正排隊準備進入博物館。克萊兒覺得很煩,她認為參觀博物館是很無聊的事。當她正在抱怨的時候,隊伍開始前進,他們已經來到第一個展覽廳。哇,真是不可思議,這些畫好像小朋友的塗鴉喔!不但有很多顏色,而且女人的頭還畫得歪歪的,鼻子在耳朵下面,臉上的眼睛也一高一低。克萊兒覺得畢卡索這個人非常有趣,一點也不無聊。她準備明天告訴她的好朋友,她們一定會有興趣的。

如果有一天,克萊兒有自己的孩子,她可能會帶他們來看畢卡索的畫,而克萊兒孩子的孩子也會來看。一千年、兩千年以後,博物館前就會有長長的隊伍等著看畢卡索的畫,人們還會不斷地談論這個人。雖然畢卡索已經死了,他的身體已經不存在了,但是他畫的素描和繪畫,讓他好像還活著一樣。他在世界上留下了痕跡,而且是有他自己獨特個性的痕跡。

所有的人都會留下痕跡。每個人留在世界上的痕跡都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不一樣。

…留下痕跡,有感情

這些痕跡不完全是一張畫、一本書,或是看得見的東西。這些痕跡通常是對於某個人的回憶,也就是所謂的「感情」。

感情是看不見也摸不到的,它沒有嘴巴可以說話,沒有耳朵可以聽,也沒有腳可以走路。我們很難想像:「感情在哪裡?」這就好像我們看不見也找不到想法在哪裡一樣。

麗莎的爸爸正在剝晚餐要吃的豌豆,但是麗莎討厭吃豌豆。她進去廚房,面帶微笑說:「爸爸,你有沒有看到隔壁有一家新開幕的餐廳?他們的廣告真的很吸引人,只要點一個披薩,就會免費再送一個喔!」爸爸看了她一眼說:「麗莎,妳的腦袋後面有一個鬼點子喔!」弟弟聽到這句話,趕緊跑到麗莎的背後,很認真的看著麗莎的腦袋後面,因為爸爸說她的「腦袋後面有個鬼點子」,所以他正在找這個「鬼點子」。但是,他什麼也沒看到,真的什麼東西也沒有。

當然,麗莎的腦袋後面根本沒有任何東西,但是,她的鬼點子確實存在。她討厭吃豌豆,想要改吃披薩,如果爸爸想要向弟弟解釋這個想法在哪裡,就會像我們要解釋感情在哪裡一樣傷腦筋。

我們為什麼會死?(p.24~)

人類會死亡。總有一天,我們一定都要面對死亡。但是,為什麼?為什麼我們不能永遠活下去呢?

物質不會死亡,它們永遠都是同樣的東西,不會隨著時間改變。一百年前的石頭和現在的石頭,並沒有什麼不同。石頭不會死亡,因為它不會改變。它不會死亡,因為它沒有生命。只要是會改變、發芽、長大的東西,都會死亡。也就是說,有生命的東西都會死。說來好笑,我們會死,就是因為我們活著啊!

我們看得出來一個人是不是變老了--如果有一個人,他的頭髮變白了,皮膚上都是皺紋,爬樓梯時會氣喘如牛,眼睛已經看不清楚,耳朵也聽不太清楚,我們可能會覺得,他已經離死亡不遠了。我們也知道他已經活得很久。這個人曾經是小嬰兒,然後慢慢長大,又漸漸變老,他每天都有一點點的改變。

然而,死亡將是他生命中最後的改變。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而且是最後的階段。

如果人都不死呢?

在一個家庭裡,如果每個人從史前時代就一直活到現在,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

哈圖打獵回來,生氣的對爸爸說:「老爸,不要再磨骨頭了,我們現在已經有刀子啦!」爸爸聽了很傷心,他好不容易才學會磨長毛象骨頭,為什麼要改變呢?他根本不會使用這些新發明的刀子。

當哈圖正在敲打石頭準備生火時,爸爸不以為然的看著他,心想:「就像我年輕的時候一樣,哈圖這下子恐怕也要吃生羚羊肉了。」這時候,哈圖的女兒依賀莎剛好進門,她大聲的尖叫:「啊!這樣生火要花好幾個小時,還會燻得整間屋子都是煙。到我家用烤箱烤羚羊肉吧!」哈圖很不開心,他本來還很得意,自己已經學會生火的方法呢。

但是,哈圖還是把羚羊背在肩上,追著他女兒的汽車跑。不管怎麼樣,他絕對不坐那個會出怪聲、又會吐煙的怪東西。等他們都到了依賀莎的家,孩子們很生氣的說:「我們剛剛已經叫了披薩。你們明明知道,我們已經有好幾世紀不吃羚羊肉了!」

當然,如果人都不會死的話,地球上就會有太多、太多人了!但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接受改變。在這個故事裡,老爺爺、哈圖和他的女兒都接受了改變,雖然對他們來說並不容易做到,而且也很傷感。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接受改變。有些人年紀大了以後,就會害怕改變自己的習慣,也無法了解年輕人在做什麼、喜歡什麼,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當一個人的年紀越來越大,通常就會很難接受新事物,對他來說,改變是很累人的事情。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精裝
    • ISBN
    • 978986621553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56
    • 商品規格
    • 15.5*21.5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4~6歲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6/10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