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0607_畢業季

守住角落的人:他們或縱身自然,或獨行藝術曠野,漫漫前行,閃著微光

在孤獨的角落,創造出無限豐富的大宇宙
  •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勵志小品人生故事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蘇惠昭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時報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2/12/06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24位癡人,24個夢想者
拒絕方便和利益,走上一條人跡罕至的路
在孤獨的角落,創造出無限豐富的大宇宙


在某個角落守護,吞下孤寂,拒絕方便和利益。背對主流,不與人同,走一條人煙稀少的路。這樣的人,我總想像他們是幽暗林中的小鬼蘭、紅寶石赤箭、和社指柱蘭……。
但這書其實也與我無關,我的名字可有可無,它屬於每一位受訪者,無論有無收錄在書中的,都是此生此世,來度化我的人。──蘇惠昭

本書主要收錄蘇惠昭於《蘋果日報》蘋中人版的人物採訪文章,她寫下24個「脫離航道漂流」、踽踽獨行的人物,如何數十年如一日的行動、行動和行動,只為守護多數人不知道的自然邊境或文化藝術角落。

一篇篇動人的採訪,帶我們進入這些受訪者的世界,添補我們人生經歷的可能缺口,也帶給我們省思與震撼。這不只是一本人物採訪集,也是她透過這些走向山巔水涯的孤勇者們的生命告白、無奈與磨練,喚醒我們對於默默守住角落之人的感佩,及對這片土地、對大自然的愛。包括:

第一部:他們,在森林裡,在曠野中
黑熊媽媽∕黃美秀.石虎媽媽∕陳美汀.守護陸蟹∕古清芳.守護水雉∕李文珍.自然聲音的匯集者∕范欽慧.拚出暗空公園∕劉志安.野生動物救傷醫師∕綦孟柔.田董米∕林哲安

第二部:他們,大自然的翻譯者
植物獵人∕洪信介.愛上梅花鹿∕吳嘉錕.記錄老鷹∕梁皆得與沈振中.生態作家暨講師∕黃仕傑.自然音樂製作人∕吳金黛.追蹤師∕李後璁.台灣賞鳥紀錄保持人∕蔡牧起、薛綺蓮

第三部:他們,走一條人少的路,得自由
電影導演∕蔡明亮.台灣新電影保姆∕廖慶松.作家∕朱天文、朱天心.政大書城∕李銘輝.水準書局∕曾大福.山月村村長∕鄭明岡.傳承草編∕林三元.做食物的人∕顧瑋

▋他們的心願 ▋
李後璁──
莫忘回顧,也別忘了當下是如何層層疊起的自己。追蹤不只用於自然,也用在看見自我,我相信,那是最浩瀚的追尋。

林三元──
讓孩子暫時離開網路,從小體會手作的美好,素養教育,自然而然就在其中了。

林哲安──
不論何時何地,不分你我,都要把「人與自然共存共榮」之心帶在身上並努力實踐,才能達到實質的保育成果。

范欽慧──
我們要學會不只是聽見人類自己的聲音,也要學會去聽見,那些被我們遺忘的古老存在。

曾大福──
我相信書的價值,是書對一個人,無可取代的啟發和影響。

黃仕傑──
能夠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好,就代表你我都有完成夢想的能力。世界很大,不要小看自己,缺乏的只是執行到底的勇氣!

黃美秀──
一條鮮少人跡的路,因堅持不懈而激起生命感染生命無數的漣漪,不再孤寂,反倒生趣盎然。

綦孟柔──
人生有時停下腳步,望向山,望向海,你會看到不一樣的景色與生態,這都是台灣獨有的,也是我們可以努力維護的。

劉志安──
光害防制是新的環境議題,但願透過我們的努力,這最後一片環境保護拼圖可以早一日拼上去,讓環境保護的範疇趨於完整。

顧瑋──
只有「純粹」,能讓我們在無知中保有熱情與勇氣,跌撞著往前行。

推薦語

勇於走一條人少的路,才能開闢出新路線。這本書所記錄「守護角落的人」,以及書外也在守護的人,他們就是走一條人少之路,孤寂卻勇敢,正在走出未來的新路。
資深媒體人∕陳裕鑫

透過惠昭,我們才知道,台灣各個角落有這麼多可敬可愛的守護者,他們不計代價,用生命實踐信念。光是知道有這些人的存在,就給我帶來一種奇異的安心感。覺得這個世界仍然有救,不是只有一種勝者為王金錢至上的價值取向。
余宜芳∕有方文化社長

 

作者

蘇惠昭

一個年深日久的文字工作者。
一個靠著聽寫他人的故事來豐富自己生命的人。
一個頭腦簡單膽子很小但興趣雜亂的人。
混搭了鋼琴、韓劇、小說、野鳥、野生蘭花和蝴蝶。
年輕時爬過20多座百岳。
總是隨順興趣的彎來繞去而讀書,以及採訪。
敬仰每一位走自己的路,為「不重要的事」而努力的人。
另有20年養貓史,30年煮飯史。

 

目錄

推薦序  用感情之筆寫情感之人  陳裕鑫
推薦序  野花是她,野鳥也是她  余宜芳
序 文  致 山巔水涯的孤勇者們

Part1  他們,在森林裡,在曠野中
1.有熊的森林才有靈魂──黑熊媽媽黃美秀
2.墓仔埔也敢去──石虎媽媽陳美汀
3.獵人從良記──把陸蟹當家人的古清芳
4.她的愛情、水雉與菱角──為愛守護水雉的李文珍
5.夢想,一條寂靜山徑──自然聲音的匯集者范欽慧
6.把星星找回來──拚出一座暗空公園的劉志安
7.生命沒有不同──野生動物救傷醫師綦孟柔
8.為著水鳥來種田──田董米林哲安

Part2  他們,大自然的翻譯者
1.從低微的土裡長出來的「神」──植物獵人洪信介
2.逐鹿人生──愛上梅花鹿的吳嘉錕
3.你看見老鷹了嗎?──梁皆得紀錄片《老鷹想飛》與沈振中《老鷹的故事》
4.被昆蟲附身的男人──生態作家∕講師,熱血黃仕傑
5.為音樂與生態搭橋──自然音樂製作人吳金黛
6.不做放射師做野人──追蹤師李後璁
7.一起飆鳥,直到地老天荒──台灣賞鳥紀錄保持人蔡牧起、薛綺蓮

Part3  他們,走一條人少的路,得自由
1.我不說故事,我的電影不是娛樂──做自己的蔡明亮
2.剪接心法以及修煉之路──台灣新電影保姆廖慶松
3.最好的時光要來了──《願未央》朱天文
4.原來小蝦還在,一直都在──不馴服的朱天心
5.開書店愛台灣──政大書城李銘輝
6.我的書店是土地公廟──水準書局曾大福
7.我是眼睛最小的頭目──山月村村長鄭明岡
8.科技CEO不悔的草編人生──「三摳」林三元
9.我做的都是小事──做食物的人顧瑋

後記  我的路邊野花時光

序/導讀

序文

山巔水涯的孤勇者們

回首望回過去,是一段漫長的人物採訪歲月,而這本書,正是這段漫長歲月的真情凝縮版。

漫漫長路,已經很難定位真正的起始點了。

也許可以這樣粗分為幾個階段──

一開始,我的採訪對象都是藝文界人士,作家,出版人,曾經在《金石堂出版情報》寫了七、八年,每月採訪兩位作家,年底還加碼年度風雲人物,加起來差不多有兩百位吧?後來《印刻文學生活誌》開闢一個欄目,叫做「CEO生命閱讀」,我因緣際會與印刻總經理田運良合作,採訪過大約一百位CEO,談他們的生命經驗,以及閱讀如何影響人生,主題還是各種類型的書,但最令我這個所謂文字工作者實則社會局外人大開眼界的,是踩進CEO們五彩繽紛的工作場域,某位CEO會在辦公室練高爾夫球,演算易經,拜各種神明的也有。

再來是以女性力量為核心的網路原生媒體「非常木蘭」,我在這裡報導了四、五十位集勇氣、專業、成功於一身的女性。成功未必是世俗定義的成功,走在自己選擇的路上,向著想要抵達的地方努力,這就是成功。

每一次的採訪都得到某種力量,獲得啟發,但一交出稿子,又瞬間縮回自己的殼裡磕韓劇。

喔對,我還寫過一本名人如何教養子女的採訪書。

到這裡為止,採訪對象都是媒體決定然後丟給我,這很有趣,每個月接到名單就像開獎,總之,大獎二獎三獎,我月月中獎,躲在殼裡的人生,採訪即是獎賞,受訪者交付的生命故事,字字句句皆珍貴的禮物。

我在各種媒體寫人物採訪,《金石堂出版情報》、《印刻文學》、《台灣光華雜誌》、非常木蘭、50+、《中時開卷版》、Openbook、對岸的《鳳凰月刊》──交稿準時,頗獲好評(?),直到開始幫《蘋果日報》寫蘋中人版,事情變得詭異了,雙重的詭異,一是採訪者本人我性情大變,而採訪的對象,換成我必須自己來找。

我的轉變,來自於開始辨認路邊野花,看鳥,然後從路邊野花移情到野生蘭,瘋狂的程度,大致有七十分吧。寫〈路邊野花〉、〈野生蘭〉,以及〈發現澤珍珠菜〉這幾篇文章時,我只認識三種蘭花,沒上過一堂植物課,三年之後的現在,我看過兩百種野生蘭(剛好抵達入門門檻,幼幼班),正在進行式的植物課也上了二十多堂。

這世界如此新鮮,我彷彿找到了一個重新愛上它的理由。

但大自然其實也是一個不仁,無心的宇宙。台灣藍鵲吃五色鳥五色鳥吃蟬吃螳螂。靠著隱藏、偽裝或說謊,植物才得以生存繁衍,而人類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

我還在某公司的月刊寫過一篇〈台灣三十種特有種鳥〉,沒騙人我真的每一種都遇見過。

蘋中人版的作者被要求自提名單,再交由高層審核。

自提名單?誰怕誰?一無非從朋友下手,二,就是假公濟私,提名自己渴望認識,有一卡車問題想問的人,於是很自然而然的,我就走了動植物路線,可恨啊,就在我還有很多人有待攀緣(喔不,採訪)時--譬如在觀霧認識的巡山員李聲銘,潛水與海龜議題等等,紙本的《蘋果日報》告別江湖,我的採訪人生,老派的訪談寫作,也差不多走到底了。

採訪到掉眼淚,一邊寫一邊哭,覺得自己是個對土地毫無貢獻的廢物。寫蘋中人那兩年,身心備受煎熬,活在巨大的罪惡感中。

後來發生了比上火星種菜更難以相信的事,我的朋友總編輯兼烹飪高手余宜芳,竟然從我四方散逸,杯盤狼藉的人物採訪中,理出脈絡,找到了關鍵字。惠昭,她很興奮的私訊我,我們來合作出書吧!

採寫和做菜其實是同款的工,訪談內容等於食材,我們就是要想辦法組合材料做出一道菜。

那幾個關鍵字,就是守護,角落,走一條人少的路。

在某個角落守護,吞下孤寂,拒絕方便和利益。背對主流,不與人同,走一條人煙稀少的路。這樣的人,我總想像他們是幽暗林中的小鬼蘭、紅寶石赤箭、和社指柱蘭……。

宜芳,我想這一定是妳開始爬山的關係,走進大自然這件事果然會讓人鬼迷心竅,無法抵抗行向山巔水涯的孤勇者。

但這書其實也與我無關,我的名字可有可無,它屬於每一位受訪者,無論有無收錄在書中的,都是此生此世,來度化我的人。

感謝余宜芳,也感謝從古至今,督導我,修正我,給我機會採訪的人,彭世珍、莫昭平、李金蓮、周月英、封德屏、吳涵碧、羊憶玫、滕淑芬、田運良、彭蕙仙、徐開塵、陳苓云、陳裕鑫、江中明、王美珍、吳丹華……。

特別是江中明,這本書,他有一半的功勞。

但願人類承認自己的渺小,貪婪,但願野外不要再有流浪貓犬,相信生命自會找到出路那是太樂觀了,而該還給大自然的,就要還回去。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353142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0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6/06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