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家教篇】

解析成長的要素與教養的藝術,打造「父母學」的最佳指導手冊。

忍者兔18色創意超輕黏土

忍者兔18色創意超輕黏土

親子同樂,小手捏創意,玩出想像力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海峽兩岸兩位教育專家洪蘭和尹建莉攜手合作,創作與整編《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解析成長的要素與教養的藝術,協助家長懂孩子的腦,更懂孩子的心,打造「父母學」的最佳指導手冊。

沒有命定的天才,只有教出來的人才。「三分天注定」強調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差異性,正是這種差異為後天教育可以發揮的作用提供了平臺和基礎,突顯每個孩子的個性必須得到尊重。「七分靠教育」說明教育雖非萬能,卻能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家長把握好這七分,孩子的未來就大有可為。

第一部「家教」:懂大腦,教育更多元;懂原則,學習更自得──從大腦發育出發,提供科學的解答和建議,讓父母掌握養兒育女的圭臬。第二部「身教」:懂內心,相處更圓融;懂生命,人生更開闊──分析孩子的性格、才能、心智發展,針對成長階段出現的問題,以專業解讀,打破傳統教育迷思。

孩子的大腦最適合的地方是溫馨的家庭,最佳的營養是安全感,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父母掌握這教育「四懂」,每個孩子都會是成材的好孩子。

目錄

推薦序/    陳之華
作者序/教育的成功從改變父母的觀念開始    洪蘭

【家教篇】
Part 1 懂大腦,教育如虎添翼    1

1. 分辨「偽科學」    3
一句唬弄我們百年的訛言╱大腦終身都有可塑性╱起跑早晚都能贏╱「右腦開發」是謊言
2. 半是先天半後天    13
聰明不等於成功╱日夜不停轉動的機器磨損快╱記憶就是熟悉度╱育兒真經四字訣
3.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    23
指紋能預測孩子的未來嗎?╱生辰、相貌對人的影響有多大?╱「科學算命」科學嗎?╱好「衣料」需要好「裁縫」╱個性、能力來自先天還是後天?╱人不是基因的傀儡
4. 電視不是孩子的好夥伴    41
恐怖影像,兒童不宜╱暴力卡通造就暴力小子╱電視是個壞保母
5. 孩子的大腦怕受「軟傷」    49
今天的受虐兒,明天的施虐者╱永遠的羅馬尼亞之殤╱「壓力」不是動力,是破壞力╱語言暴力比棍棒更傷孩子
6. 運動是個寶,健身更健腦    61
運動為何能提高學習成績╱運動是壞情緒的宣洩管道╱剝奪運動就是剝奪成長╱運動能治療過動症和憂鬱症
7. 性別取向天注定    73
「娘娘腔」是同性戀跡象嗎?╱男孩愛畫「動詞」,女孩愛畫「名詞」
8. 每個孩子都能教    81
「貴人語遲」是正常現象╱欣賞比打擊更能幫孩子進步╱追求樣樣通,往往樣樣鬆╱莫把和闐玉當瑕疵品
9. 瞭解「記憶力」的關鍵    93
記憶偏愛「有用」資訊╱情緒和動機影響記憶╱「做夢」也是一種學習╱孩子睡飽,學習更好

Part 2 懂原則,學習順水行舟    109
1. 提早入學害處多    111
兒時搶一步,長大誤一生╱學前強迫孩子認字有後患╱糖果不要攢到長大再吃╱別給孩子貼上智力標籤
2. 好奇好問的孩子有出息    123
孩子的世界不應有標準答案╱鼓勵孩子提問題╱大目標從小事情做起
3. 找出孩子的長處    131
考不好的孩子也有長處╱一樣的父母為何教育出兩樣的孩子?╱愛不是限制孩子的理由
4. 土地有休耕,學習有鬆緊    141
停下是為了更好地出發╱假期如何過最划算╱時間管理,從小培養
5. 學外語,有技巧    151
孩子該多大開始學外語?╱學外語不用上培訓班╱不要孤立地背單字
6. 寫作能力靠培養    161
批改作文要示範╱作文無話可說怎麼辦?╱說得好才能寫得好╱寫作文從寫日記開始
7. 人才勝出在語文水準    175
語文是學好一切的基礎╱學不好母語,也學不好英語╱閱讀是學好語文的最佳途徑
8. 閱讀興趣從小培養    185
閱讀,先要「悅讀」╱「悅讀」三大法寶╱閱讀是樂趣不是功課
9. 背景知識助孩子成功    193
背景知識是登上巨人肩頭的梯子╱背景知識是接納新知的沃土╱背景知識打開創造力之門

【身教篇】
Part 3 懂內心,相處其樂融融    203

1. 親子關係好,教育才有效    205
最溫暖的教育──講故事╱提防無意間關上溝通管道╱如何減少母子衝突?╱快樂時間與管教時間七:一
2. 好父母要會讀心術    219
孩子為什麼要說謊?╱「耍寶」是自卑的面具╱糾纏分數隱患多╱讓孩子遇事敢跟你說
3. 不完整的家是孩子一生的痛    233
被拋棄的孩子容易自我拋棄╱缺輪子的車跑不快
4. 母愛是孩子的守護神    239
女性是家庭的真正支柱╱「鬧鐘沒有媽媽的味道」╱需要做全職媽媽嗎?
5. 如何看待孩子打電玩    247
電玩是天使還是魔鬼?╱電玩可增強孩子的空間和推理能力╱電玩會拓展孩子的注意力廣度╱玩遊戲可練習拿捏人際關係
6. 恰到好處才是真愛    259
過度保護會降低孩子的適應能力╱教孩子應對危險而不是逃避危險╱密不透風的愛讓孩子窒息╱翅膀不硬不可強迫飛╱父母不苛責,孩子有擔當╱留一個空間讓孩子為自己而活/孩子不是父母實現夢想的工具
7. 優秀是教出來的    285
一所山地小學的啟示╱好家教可以控制荷爾蒙的衝擊╱教育的三大法寶╱言傳不如身教╱貫徹規矩需要正面強化
8. 生活處處有教育的好機會    305
閱讀是真正的寓教於樂╱逛街也是教育的好時光╱選什麼書給孩子讀很重要
9. 嬰兒也有溝通需要    315
一歲以前最為關鍵╱父親參與照顧意義大╱對嬰兒要有「肌膚之親」
10. 要不要懲罰孩子?    323
「鞭刑」會抽出好孩子嗎?╱暴力教育埋下自殺隱患

Part 4 懂生命,人生踏實成功    329
1. 如何預防青少年自殺?    331
輕生只因天地窄╱做志工是生命教育的良方
2. 培養孩子的溝通力    339
讓孩子學會表達╱吵架也是一種溝通
3. 性格決定命運    347&

序/導讀

作者序
 

教育的成功從改變父母的觀念開始/洪蘭

從來沒有一個世代像這個世代的父母這麼焦慮,不知該怎麼教孩子;也從來沒有一個世代像這個世代的孩子這麼大膽,敢跟父母嗆聲。

現代的孩子心中不爽,上網串聯一下,幾個人集體離家出走。現在的臺灣交通便利,離家出走已經不是在附近走走,而是一怒就上高鐵,從臺灣北流浪到臺灣南;臺灣到處有網咖,鑽進去,三天三夜不出來,連警察都找不到;每個轉角都有便利商店,冷的飯團、熱的便當,只要有錢,根本餓不著。現在的孩子是翅膀雖沒硬,但是敢單飛,只要有手機,天下都去得。

反觀我們那個世代,父母每天從天亮做到天黑,胼手胝足還難以維持一家溫飽,五歲的姐姐要揹三歲的妹妹,一年級的小學生要搬個凳子站在灶前煮豬食。我們對父母肯養育我們,萬分感激,對有學校可上、有書可念,感恩不已,鉛筆短到握不住了,綁個樹枝繼續用,哪裡敢抱怨教室沒冷氣?現在回頭看,貧窮教育教出了骨氣,教出了責任心。所以黃春明說:「艱苦的生活使每一個人都變得能幹,臺灣沒有無用之人。」在我們成長的時代,不但要使自己活下去,還要使別人也活得下去,我們創造了臺灣奇蹟。

現在大家孩子普遍生的少,心肝寶貝們從小到大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富裕的生活使孩子少了一些生活的體驗,也對自己沒有期許,覺得生活不過是如此,更沒有責任感,世界少我一個好像不怎麼樣。一個跨國公司人資部的經理曾說:我不怕你沒技術,我只怕你不肯學。他們公司對新進人員有六個月的在職訓練,但是心態(mentality)和態度(attitude)訓練不來,因此員工流動率很高,一旦加班辛苦了,便回家去吃父母。這現象變成了臺灣目前一大社會問題。

在演化上,習慣是人類生存之道,因為習慣成自然就不必花力氣去想怎麼做,這個大腦資源就可釋放出來處理更重要的東西。亞里斯多德說:「我們重複做什麼,就成為怎樣的人。」每個人都是過去經驗的總和,卓越不是天才而是習慣的成果。因此好習慣要從小養成,我們的大腦像個草原,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一條小徑走久了,路就形成了,習慣就出現了,下次碰到同樣情況,想都不想,就做出該行為來。做的越多次,神經迴路越大條,最後變成自動化的歷程,只要情境的提示一出現,行為就自動啟動了。

但是要改變一個舊有的習慣可是需要十倍的力氣,同時還無法全部戒掉,因為從動物實驗中看到,壞習慣會三不五時「自然回復」(spontaneous recovery),所以說,好的開始絕對是成功的一半。做過縫紉(本想說裁縫,後來一想,現在的孩子哪裡知道什麼叫裁縫,他們以為衣服就是長在衣架上,拿起來穿就好了)的人都知道,改一件衣服不如買塊新布重做。也因為如此,父母在孩子小時候的啟蒙教育很重要,千萬不要只想著努力賺錢送他去補習班、才藝班,孩子小時候,父母沒有在家教他陪他,等到孩子長大了,不聽你的、走上歧路,那時才是後悔莫及。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告訴父母,只要方法對,你可以安心的享受天倫之樂,不必擔心寵壞孩子,不必打也不必罵,更不必作後娘,也能教出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我本來不認識大陸的尹建莉老師。幾年前,她把自己撫育孩子的經驗寫成一本暢銷書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臺灣的出版社請我幫它寫序。我很贊同尹老師書中的觀念,便寫了一篇長序推薦它。這本書在臺灣也賣得很好,出版社把尹老師請來臺灣宣傳時,她買了很多臺灣的書帶回去,其中包括我的【講理就好】系列多本。她看了後很喜歡,認為自己的文章有了學理上的根據,不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把我書中的部分文章整理成《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

在尹老師主編這本書時,我才體會到,雖然都是中國人,膚色、文字和語言都相同,但是分隔了六十年後,很多想法、做法都不一樣了。尹老師著實下了番功夫把我的話轉換成大陸父母可以接受的語言,因為尹老師在大陸知名度很高,這本書在大陸賣得很好,還出了越南文版。

臺灣的出版社想:明明本來是我們的東西,怎麼用到對岸去了呢?我們的父母不也很需要知道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嗎?因此又規劃這本書的正體字版(請注意,我們的字是正體字,不可因他們是「簡」體,我們就成了「繁」體。我們是正體,從倉頡造字一路演化下來的正體字,不可自矮身價)。

現在這本書在臺灣出版,它的好處是經過尹老師的整理,書的主題清楚,脈絡分明,家長容易讀;壞處是因為兩邊文化不同,背景知識也有差異,當時尹老師改了我的話,也加了她的見解,現在我又得重新修正。不過再讀一次時,發現當年在專欄(【講理就好】系列各書收錄從二○○○年到二○一○年在報章雜誌上發表的一些有關大腦和行為的文章)中所寫的社會現象、學習問題,竟然都還存在,不曾因為時光的流逝而有所不同。難怪金文的「世」字是三個十疊在一起,要改變一個觀念真的需要三十年啊!

唐宋八大家的韓愈說:「化當世莫若口,傳來世莫若書。」我希望透過書本和教育的力量使國家強大起來,這是我父親或我祖父那一輩在海外打拚的所有華僑的心願。我們必須投身在教育上,國家才會強,因為教育是國家的根本,是改變世界最勇猛的武器。臺灣很多人都看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才有教改出現,但是改了二十年,孩子依然痛苦,這原因是我們沒有改變父母的觀念,換湯不換藥,成效自然就不高了。

既然父母的觀念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決定他的命運,我們就從改變父母的觀念著手,舉實驗例子告訴父母,哪裡跌倒,要換個地方爬起來,不要在原地撞牆。我在書中,大量舉實驗的例子讓父母看到大腦是可以改變的,大腦和行為是個因果的循環,父母溫柔的對待孩子,他會以甜美的笑容回報你,你越注意他心靈的長成,他的行為,會越合你意。長久以往,在不知不覺中,你就塑造了完美的下一代。當他把你的基因傳下去時,完成了演化給你的使命,你也得到養兒育女的最大快樂。

 

推薦序

良好的教育,在於觀念的通達/陳之華(親子教育作家)


記得幾年前,一位在臺師大歐洲研究所任教的長輩,邀我為他班上的研究生做一場專題講座。那天講課結束後,這位長輩很好心地跟我說:「之華,妳兩個小時講了這麼多,速度又快,這樣會讓自己太累了!」

當時,我只是點頭微笑回應了他;這位長輩不論說話或動作都不算快速,與他相較之下,我確實講話快得多。但,為什麼會快?因為我只有這節課可以分享,總希望「不誤人子弟」,能多講一點,就多講些。

不過,一提起說話速度,我大概真的屬於一般人頻率,這在我後來與洪蘭老師同台座談時,就更加確認了自己的想法。有一年,我和洪蘭老師在臺北國際書展一起 出席講座,老師提到自己說話的速度之快,大約一分鐘可說上多少字數,這絕對超越一般人,連她先生曾志朗部長也望塵莫及。洪蘭老師說,自己實在有太多要分享 的,當然希望在最短時間內,將最多的觀念傳達出去。當時坐在她側邊的我就在心底微微笑,因為想起了自己在臺師大想要快快講、多分享的經驗。

直率、快語、效益,應該是洪蘭老師在許多人心目中的印象,她總能妥善具效能地安排每日的時間,讓自己擁有極高的「產值」與執行力,這是我做晚輩的遠遠不及之處。

若從比較新生世代的視角來看,洪蘭老師可算是充滿「熱血」的代表人物,尤其她在過往十多年來馬不停蹄的在各地分享教育觀念,許多偏鄉學校都有她的足跡, 連我多次在不同地區演講時,都會聽到當地教職人員對於洪蘭老師不辭辛勞上山下海而佩服不已。還有一年,我應邀到馬來西亞演講,竟也聽到當地籌辦活動人員提 起洪蘭老師的熱情與行動力;他們說,老師的行程很忙,但願意專門到大馬演講,一下飛機就趕來講,講完後又趕著走,讓他們好感動。

只要 談起教育觀念,洪蘭老師總能以專長的科學智識加上豐富的人生經驗與觀察,一針見血、直入核心的提出針砭之道。她的專欄與專文,遍佈各大報章雜誌,而後又分 別在不同時期集結成書,我書架上光是遠流出版的洪蘭老師【講理就好】系列,就多達六、七本。這次大陸著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女士,將洪蘭老師所出版書中的許 多精華文章,彙編成此書,讓我又一次有機會捧讀老師多年來諄諄闡述的好觀念。

洪蘭老師指出了大腦的可塑性,強調「身教、家教、閱讀」的重要性;而我也總是認為,這些理念,正是做父母的我們在養育孩子時,最能掌握的基本功。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我們其實無法主導他們的未來,但卻能讓他們在成長中,看見並學習我們的身影。我們是怎麼樣的人,無論是價值觀、行為模式還是教養方法,都會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希望或選擇排斥成為和我們相類似的人。

現在人多數喜歡談「投資」,我覺得生活與教養,應該是一種穩賺不賠的好事業,這是一項明顯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投資報酬現象。但,該如何種?又該如何種得好?這實在一直考驗著父母的神經,衝擊著父母的智慧,讓許多父母長期處於焦慮不堪的困境。

因此,父母親也一起閱讀,就顯得格外重要,透過更多好書、文章,擷取他人的經驗與智慧,再從自身家庭的生活教養中,反思、內化成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就有機會站在教養的巨人肩膀上,使子女培育之路,顯得更為從容、智慧,讓自己成為懂得聆聽、引導的開明父母。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培育出好孩子,我也相信「好孩子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教育這門課,有時候確實比登天還難;因為良好的教育,在於觀念的通達,一 旦觀念通達了,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想法,就會開闊、正確,而教養的方式就會很自然地融入在與孩子一起的生活環境裡,也就能很自然地實踐「生活即教育」的優 質概念。

集結洪蘭老師眾多好文的這本書,確實值得大家一讀再讀,其中的好觀念以及許多提示與分析,一定可以讓父母在陪著孩子成長的教養路上,走得寬心、開心,也會看到令人欣慰、喜悅的成果。

主編的話

這本書的由來和價值/尹建莉


洪蘭教授在臺灣知名度很高。從學術地位來講,她是認知神經科學方面的權威,擔任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同時在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任 職。但她的「出名」也許更多地是由於她對社會事務的參與。她在行政院、教育部及各相關民間機構擔任二十多種社會職務,這些職務於她來說不是僅掛個頭銜,而 是意味著一項工作、一種責任。她把自己的專業研究和學識,還原為對現實生活的具體關注、具體指導,為推動教育的進步不遺餘力,在臺灣社會,尤其在教育界, 有相當的影響力。

洪蘭教授的工作量驚人:在兩所大學任教,先後主持過十多個大型課題研究,迄今發表學術論文六十多篇,出版譯作超過五 十本;經常到世界各地開會、發表演講,往來於大陸和臺灣兩地,進行文化交流,在臺灣本土亦不時地深入各地進行調研,到中小學演講,對教師和家長進行培訓。 此外,她還針對各時期社會上出現的教育問題,每月給十家報紙雜誌寫專欄文章。

有限的時間如何容納這麼大的工作量?洪教授給我講了兩件 小事:一是她任教的大學新辦公樓啟用時,校方讓她選一間辦公室,她選了離洗手間最近的;因為廁所不得不上,但是花在走到廁所的時間卻是可以節省的。二是為 了節省清理廚房的時間,她早上總是蒸饅頭吃。她把時間節儉到了極致,所以,這些年下來,僅她給報紙雜誌專欄所寫的文章,就結集出版了十多本書。

我和洪教授第一次見面是在二○一一年夏天,臺北。我們未曾謀面時,就彼此讀過對方的作品。雖然我們研究的專業領域不同,但寫作的著眼點都在教育上,服務 的落腳點都在現實生活中,而且我們從彼此的作品中找到共有的觀點,獲得了共鳴。所以我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在臺灣出版發行時,洪蘭教授寫了熱情洋溢的推 薦語,給予高度評價,甚至為每篇文章寫了點評。而我在讀她的書時,亦覺光華爍爍,時有讚歎和心動。

教育學是一門邊界模糊的學問,心理 學是一門尚且幼稚的科學,它們研究的層面主要在「思想」和「現象」上;所以對一些現實問題的解釋有時會力不從心。比如社會上流傳的「右腦開發」,從手段來 看,教育學和心理學可以判斷其欺騙性,但為什麼是欺騙,則拿不出實證。洪教授則恰好用她的腦神經科學證明了這一判斷的正確,這種「佐證」力,經常在她的專 欄文章中體現出來。她就像一位淵博的嚮導,以專業知識引導大家避開陷阱,安全地踏上正確教育的大道。

洪蘭教授是一位正直勇敢的學者,她努力向公眾傳播有關大腦的知識,把科學教育思想傳播給公眾。她敢於批判現實,不怕得罪相關利益集團,從她的文章中處處可看到她在用科學為真理和民眾說話,看到她的無私無畏。

走進任何一家書店,都可以看到洪蘭教授的這些教育科普書總在醒目的地方陳列。它們通俗易懂,集科學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在臺灣非常受歡迎。我在一本又一本 地翻閱這些書時,常有珠玉晶瑩、翠華生香之感。正確的價值觀總是相通的,而一種價值觀在得到科學的支撐時,更具說服力。似乎,洪蘭教授在用她所有的科學實 驗、學識和生活經驗,佐證著我的作品中的基本觀點。於是,我逐漸產生把她的作品介紹給大陸讀者的想法。

臺灣當代教育模式比大陸走得略 早幾步,大陸當下的教育環境,和前些年臺灣的情況何其相似。臺灣社會有過的一些教育迷茫,大陸的人們正在經歷。市面上有太多有關教育的陷阱,許多人陷入迷 茫卻不自知;而一些謬誤百出、空洞無物的育兒書更把大家搞得暈頭轉向,一錯再錯。科學總是相通的,教育科學也一樣,只有科學的東西才是美的,才是有力的。 她的書對臺灣民眾有用,也一定會對大陸民眾有用。

但如果把臺灣版本直接搬來在大陸出版,顯然不適宜。這麼多本書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 個具有挑戰性的閱讀數量;而且,洪教授的這些書大多是由她寫給不同的報紙雜誌的專欄稿結集而成,因專欄對字數有要求,所以書中的文章大多比較短。這使她的 這些書綜合起來看有兩個問題:一是不少文章常顯得分析不夠深入,淺嘗輒止;二是內容時有重複,讀起來感覺冗餘。於是我想,可不可以做一部選本,把這些文章 進行新的梳理和整合?猶如把多條珠串拆開了,挑選出一部分精品珠,然後串成最好的一條。

這個想法源於一種激情,所以有些天真。真正面 對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327390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6/01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