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0614_畢業季

【電子書】我們為何存在 又該如何定義自己?:從人類起源到生命樹,重新定義你在宇宙中的多重身分

固定
版型
Epub
流動版型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分類:
    電子書社會哲思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威廉.歐文 追蹤
  • 出版社: 時報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0/06/23
  •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內容簡介

後疫情時代
你如何重新定義人生?

從45億年前行星撞地球
到人類祖先邂逅繁衍
哲學家帶你探索
我們是誰?為何在這裡?


你是什麼?顯然你是人類,科學家可以用家譜樹繪出你的祖先,但你也有其他身分。

演化生物學家認為,在生命樹上,你是智人物種的一份子;微生物學家認為,你是一群細胞的組合,每一個細胞都可追溯到數十億年前的細胞祖先;遺傳學者則認為,你是基因複製機器,可以繪出你的基因歷史。

但,物理學家則對你的身分提出截然不同的答案:你是一群原子的組合,每一個原子都有悠久的歷史,其中有些早在大霹靂時就已存在,有些則是恆星內核融合的結果。不僅如此,你大部分的原子在加入你之前,都曾是其他生物的一部分。因此由你原子的觀點來看,你不過是數十億年漫長旅程的一個小站。

《我們為何存在,又該如何定義自己?》對你的超級大家譜做了跨學科的分析,一路直到宇宙大霹靂為止。你的家譜或許能查到驚人的祖先,而這個超級大家譜則有更精彩的故事,讓你不但能更深入了解自己是誰和是什麼,更能以全新的眼光看周遭的世界。你也會發現,所有為了讓你能夠存在人世間,而必須發生的偶發事件:恆星必須爆炸,地球必須在45億年前和6千6百萬年前分別遭到行星和小行星撞擊,微生物必須吞噬微生物,非洲大草原必須經歷氣候變化。當然,還有你的直系祖先,每一個都得相遇並交配。

明白了我們的存在是多麼偶然之後,實在無法不覺得能夠成為宇宙一份子而感到幸運,因為世界有個偉大的宇宙計畫,能讓生命有意義,我們的存在視野也將因此更加寬闊,看待短暫人生的思考角度,也將不同。

作者

威廉歐文(William B. Irvine

俄亥俄州戴頓市萊特州立大學哲學教授。他自稱是二十一世紀的禁欲主義者,對科學興趣濃厚。著有許多暢銷書,包括《幸福生活指南:禁欲之樂的古老藝術》(A Guide to the Good Life: the Ancient Art of Stoic Joy) 《論欲望:為何人類欲其所欲》(On Desire: Why We Want What We Want)《一記耳光:為什麼侮辱會造成傷害,以及為什麼不應該》(A Slap in the Face: Why Insults Hurt-And Why They Shouldn't)。

譯者簡介

莊安祺

臺大外文系畢,美國印地安那大學英美文學碩士。譯作包括《人類時代》、《感官之旅》、《Deep Play心靈深戲》、《艾克曼的花園》、《氣味、記憶與愛欲:艾克曼的大腦詩篇》、《愛之旅》、《我的大象孤兒院》、《美味不設限》、《萬病之王》、《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等。

目錄

導讀  我們為何存在?╱苑舉正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緒論  你的多重身分

第一部  你古老的祖先
第一章  你的種族
第二章  你和我有關係
第三章  你有堅強有力的投擲臂
第四章  你在生命樹上的位置
第五章  你的性問題
第六章  你家譜中的尼安德塔人
第七章  你賴以生存的密碼
第八章  你的(外星生物?)根源

第二部  你的細胞層面
第九章  你很複雜
第十章  你的祖先很乏味
第十一章  你的細胞「室友」  
第十二章  你的「寄宿者」

第三部  你的原子層面
第十三章  人如其食
第十四章  你隨風飄揚的過去
第十五章  你的宇宙聯繫
第十六章  把你組合起來

第四部  你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十七章  你是基因機器
第十八章  你(僅僅)是生命的一部分
第十九章  你的許多來世
第二十章  你為什麼存在?

謝辭
注釋
引文出處

序/導讀

導讀

我們為何存在?
苑舉正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2020年的春節,歲次庚子,迎來了國人最歡樂的佳節,也面對了新冠病毒的大爆發。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球所有的人都面對了一個嚴肅的問題:生死。

在防堵病毒傳染的過程中,我停下所有在教室的教學,改線上教學。教書方式的轉變,為我帶來了很多新嘗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時間靜靜思考,我為什麼害怕病毒。這時,我有機會閱讀《我們為何存在,又該如何定義自己?》這本有趣,又有意義的哲學書籍。

或許有讀者會認為,本書中90%的內容都在談,人之所以會演化成今天這個樣子的自然歷史,看不出來在什麼意義上是與哲學相關的?我在這邊向大家說明,為什麼這是一本很有意義的哲學書。

我們哲學有三個最根本的問題:我從哪裡來?我往哪裡去?我是什麼?這三個問題很根本,使得學不學哲學的人,都必須嘗試回答這三個問題。

《我們為何存在,又該如何定義自己?》這本書,就是從自然史的角度,回答這三個問題。

本書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其中,自然史部分,佔據了90%,而解釋人存在,佔據了10%。兩者結合在一作,作者很巧妙的應用了一個哲學議題,也就是「忒修斯之船」(ship of Theseus)這個概念。

「忒修斯之船」在哲學中討論的是「同一性」的議題。「同一性」的議題很有意思,可以直接用在我本人身上。比如說,每天早上我刷牙時,可以從鏡子中看到我自己。幾十年過去了,請問,小的時候的我,跟現在的我,長相已經伴隨歲月產生變化,但還是不是同一個「我」?

「同一性」的議題,在我本人,跟演化出我這個人的自然歷史之間,搭建了一個概念上的橋樑。我成為今日的我,是怎麼來的?我過去是由什麼因素所組成,所演化的?未來,我又會朝哪個方向發展,以及變成什麼樣子?最關鍵的是,這些都還是我嗎?

我們重視自己的認同,甚至歷史中曾經出現過追求純種的概念。我們喜歡在各種場合中,記錄著自己家庭的榮譽;我們有家譜,敘述自己的由來;先人的墓碑上,告訴我們,他們從什麼地方來。

這一切都說明,我們很重視自己的過去,而且我們會強調,我們之所以與眾不同,就是因為我們的先祖們曾經做過顯赫的事業,達成重要的任務,甚至為國家、民族盡過心力。在對家譜的重視中,我們建立祖先的歷史。

本書從科學的角度,說出了一整套令人無從拒絕,但是又有這麼一點遺憾的故事。本書所談的家譜,不僅是幾百年,甚至也不受幾千年的限制。這本書回溯到幾十萬年前,甚至上百萬年前,說明我們成為人的故事。在閱讀這一部分時,我發覺,時間在追溯我們的起源上,其實沒有什麼意義。

我們不得不承認,七百萬年前,我們有可能跟猿猴的祖先,是同一個類種,然後進一步進化成今天這個樣子。不但如此,萬物在幾億年前,甚至幾十億年前,根本都是從原生細胞由來,所以我們與萬物原來是相同的。

坦白說,我在閱讀這套自然歷史的過程中,不免有一些遺憾。我發覺,對於自己的現狀,不管是好,還是壞,其實都沒什麼意義,因為我的組成並不特別。我不但跟大家共有同樣的組織成分,而且從非常廣義的角度來講,萬物不再有動物,植物,甚至礦物的區別,因為我們都是看不到的原子、分子、核子所構成的。

我承認,遺憾來自我的「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然而,這想法在科學的解釋中是站不住腳的。把時間拉長,我們就會發覺,人類能夠形成今天這個樣子,其中基因、氨基酸、蛋白質、核苷酸、DNA,以及染色體,都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本書告訴我們,不但人與萬物的分別很模糊,我甚至並不擁有我自己的基因。我的基因在運作的過程中,有自己立場,甚至還稱為「自私的基因」。

本書不斷地挑戰,我到底是什麼?在書中,從家譜回溯到萬物存在,我發覺其實我是由極小的細胞所構成的。然後它又說,細胞是由更小的分子所構成的,接著它還說,這些分子的由來,不是地球原生的,而是來自宇宙的「汙染」。

時間是生命形成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這一切都是以極其緩慢的速度發生,但是在宇宙形成的過程裡,我們會發覺,人不但渺小,而且人在形成的過程中,其實包含非常多的意外。我只能說,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我原先知道的實在太少了!

透過分子生物學的理解,我們的血管其實不只是單純的輸送血液而已。它的複雜功用,綜合了燃油管、水管、建築材料管、氧氣管、排氣管,甚至包含了汙水處理系統。

你也許不知道,人的形成是多麼的偶然,以及多麼的幸運。我們有投擲臂,使得我們在所有的動物中脫穎而出。我們有發聲器,以致於我們可以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做直接的溝通,而結果是,人跟人之間產生的信賴感。

我們甚至不知道,糞便裡頭包含了非常重要的腸道微生物。這些微生物聽起來很髒,很可怕,但是做夢都想不到,有一些可以解決脫髮的問題,也可以為我們解決體重過重的問題。大自然的奧妙,不是我們所能夠想像的。

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我以前認知尼安德塔人是一種已經滅絕的人類,但是萬萬沒有想到,有許多人身上有尼安德塔人的基因。同時我們對他們不但不應該排斥,還應該感恩。沒有他們的先行離開非洲大陸,適應其他地區,我們在入住這些地區時,會遭遇到更多的困難。透過他們已經適應的基因,讓我們具有更多生存的機會。

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所有的生物不但都是來自於原初的共同祖先,也極有可能是以分子的狀態存在於地球形成的初期。這些分子開始是沒有生殖能力的,然後從無性到達有性。至於說,人類對於性別那種介於兩性的認知,相較於自然所產生的性別種類,實在是小巫見大巫。總而言之,這本書告訴我,人類發展的自然歷史裡,包含了太多的新知,多到讓我不得不思考起宗教的問題。

從宇宙的大爆炸到地球的誕生,從物種的演化到人類的出現,從我們的共同祖先到我坐在書桌前,這一切都是隨機的嗎?還是說,有一個創造者,祂提出有秩序的規劃,而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作者對於這個神學問題,並沒有回避,但是他並不告訴我們,這是一個透過信仰可以回答的問題。他告訴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知識態度:我們應該持續求知。

當我們在研究家譜的時候,我們可以進一步問,我們更早的祖先是什麼樣?當我們仿佛有了一個答案的時候,我們馬上可以進一步問,他們的祖先是誰?這個問題可以反復不斷地問,甚至可以問到在大爆炸之前的宇宙!

這種不停發問的態度,強調兩點:第一、我們應當對於知識有一個不停止,勇敢求知,不停止探索的精神。第二、當我們問,自己是誰?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必須接受人類的自然歷史。同時,我們在接受它時,要心存感激地告訴自己,我們多麼幸運!

沒有這麼幸運,我們不會在長達幾十億年的演化中,極其偶然地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對於這一點,我們要對於整個宇宙發生的秩序,表達最深刻的謝意,同時也要以最虔誠的心情,繼續面對我們作為一個生物物種所應當面對的演化。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過程當中,我不斷在思索人生的意義,以及生命的價值。閱讀本書,我瞭解人生的意義就是,不斷的探索我們的自然,要用最感恩的心情來面對疫情。病毒的出現不是誰的責任,而是演化中的一部分。本書的知識充實了我的認知,也提升了我的勇氣。

我在新冠疫情中,充分地體驗出,生命的價值就是把握當下。從閱讀本書,我體會出,「我從哪裡來,與我將往哪裡去」的答案,有兩種認知。從自然史的角度而言,我從分子的結合,逐步演化而來;在我生命的最終一點,我將受到分解的過程,又化為分子,回到自然。

然而,從我生命的意義而言,我能夠活在當下,是很獨特的。我生命的意義就是,在我擁有完整的意識中,我積極地做出人生的規劃,實現我的目標,完成我賦予自己的使命。強調我的普遍性與獨特性,是我閱讀本書中所得到的最大的收穫。

我以非常誠摯以及興奮的心,向國人鄭重推薦本書。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138216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將儲存於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請至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