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0607_畢業季

看懂北海老人全書

  • 分類:
    中文書宗教命理其他宗教其他宗教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呂冬倪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白象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4/02/01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本冊主要在探討一貫道第十五代祖師王覺一所撰寫的《北海老人全書》,沒看過全書,就不知道一貫道真正的教義和內涵。

 

【本書簡介】

◎呂冬倪《看懂一貫道》、《看懂北海老人全書》兩書合閱,便能掌握一貫道的教義旨趣。

◎一貫道第十五代祖師王覺一著述頗豐,思想涵蓋儒道釋三教,更是一貫道的實際創始者。

◎要深入了解一貫道的內涵,一定要研讀十五代祖王覺一的著述,尤其是《北海老人全書》。

 

 

●關於王覺一與《北海老人全書》

•十五祖王覺一是一貫道唯一有多本著作的祖師,是一貫道的實際創始者。所以,要了解「一貫道」的內涵,一定要研讀《北海老人全書》。

•王覺一著作頗多,竹坡居士於光緒二十一年(公元一八九五年)蒐集王覺一的《大學解》、《中庸解》、《三易探原》、《一貫探原》、《理性釋疑》等書,編輯而成《理數合解》一書。

•現代的林立仁又於民國八十年(公元一九九一年),蒐集王覺一的《理數合解》、《三教圓通》、《談真錄》、《祖師四十八訓》、《歷年易理》等書,合編為《北海老人全書》。

 

●本書總共有九大單元,深入探討王覺一的核心思想。

•簡介北海老人。

•《理數合解》簡介,包括:大學解、中庸解、三易探原、一貫探原、理性釋疑。

•《三教圓通》簡介,包括:論心、呂祖韓仙師徒問答寓言、三會圓通、末後一著。

•《談真錄》簡介。

•《證道歌》。

•《勸大眾修行歌》。

•《勸女眾修行歌》。

•《祖師四十八訓》簡介。

•《歷年易理》簡介。

 

●本冊對《北海老人全書》的註解和說明

本冊對全書原文有詳細的註釋、白話譯文、重點和賞析,讀者們在閱讀全書時,會有相當大的幫助。讀者們在閱讀完本書之後,便能夠了解什麼是真正的一貫道。

作者

呂冬倪

 

高雄市人,生於1963年,2002年移民到澳洲布里斯本。

在30歲那一年,由於爺爺去世,奶奶要全家念《心經》做功德給往生的爺爺。為了明白《心經》在說什麼?從此一腳踏入佛學的世界。後來又研究儒家、道家、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一貫道的經典,以及各宗教的歷史淵源,最後才理解這些宗教的思想和差異性。

經過25年的佛學研究,發現要明白釋迦牟尼佛到底在說什麼?《心經》在講什麼?必須先要明白二個佛學的概念,並且由此建立佛學的基礎。現代人學佛,建議由此入門,才能夠一窺佛法的世界,提升自己的心靈,豐富自己的生活。

目錄

前言

導讀

 

第一單元 「北海老人」簡介

第二單元 《理數合解》簡介

一、大學解

二、中庸解

三、三易探原

四、一貫探原

五、理性釋疑

第三單元 《三教圓通》簡介

一、論心

二、呂祖韓仙,師徒問答寓言

三、三會圓通

四、末後一著(眞空大道)

第四單元 《談真錄》簡介

第五單元 《證道歌》(共計五十五首)

第六單元 《勸大眾修行歌》

第七單元 《勸女眾修行歌》

第八單元 《祖師四十八訓》簡介

第九單元 《歷年易理》簡介

序/導讀

【作者序】

當我的第一本拙作《看懂心經》再版,接下來的《看懂禪機》和《看懂證道歌》也有不錯的銷售成績,我就發下一個誓願:我要把我這三十幾年來,對於各大宗教的研究心得,寫成一套「看懂宗教系列叢書」,來和「有緣的讀者們」分享。

我的心願是,希望讓「讀者們」用最短的時間,看懂各大宗教的教義和內涵,讓「讀者們」可以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宗教來信仰。在當今世界的政治、經濟和氣候環境,越來越惡劣的情況下,選擇一個讓自己的心靈安心的宗教來信仰,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於是,我花了一年八個月的時間,剛好是在「新冠疫情的期間」,陸續完成《看懂猶太教》、《看懂基督教》、《看懂伊斯蘭教》、《看懂道家》、《看懂道教》、《看懂印度佛教》、《看懂中國及藏傳佛教》、《看懂一貫道》和《看懂北海老人全書》等書,總計九本探討「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道家」、「道教」、「印度佛教」、「中國佛教」、「藏傳佛教」和「一貫道」這些宗教的教義和內涵。

這一本《看懂北海老人全書》,主要是探討「一貫道」第十五代祖師「王覺一」所撰寫的《北海老人全書》的內涵,沒看過《北海老人全書》,就不知道「一貫道」眞正的教義和內涵。

「台灣」的內政部「宗教輔導科」,在公元二○○五年,進行的全面調查顯示,在「台灣」人口中,「佛教徒」約有八百萬人(35%),而「道教徒」約有七百五十五萬人(33%),「一貫道信徒」,將近六十萬人(2.6%),這是「台灣」的前三大宗教團體。

雖然,「一貫道」是「台灣」的第三大宗教團體,但是一般民眾對於「一貫道」的信仰內涵,知道的極少,甚至由於少數「佛教徒」和「基督教徒」的惡意攻擊,讓部分民眾認為「一貫道」是「邪教宗教團體」。

即使是「一貫道信徒」本身,對於「一貫道」的信仰內涵,經常是一知半解。會有這種情形發生,原因在於「一貫道」偏重於積極拓展道務,重視研究「五教經典」,但是忽略探討「一貫道的歷史」。

所謂的「五教」,即「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都有各自的「經典」,唯獨「一貫道」沒有屬於自己的「經典」。這也是少數「佛教徒」,最喜歡攻擊「一貫道」的說法,甚至還說「一貫道」竊取「佛教的經典」。

「一貫道竊取佛教的經典」這種說法很可笑,因為「佛經」本來就沒有申請「智慧財產權」,而且還希望到處流通,大家都來研讀「佛經」,哪來的「竊取之說」呢?

而大多數的「一貫道信徒」,由於對「一貫道」的歷史和內涵不了解,對於「一貫道竊取佛教的經典」這種說法,表現的很焦慮,往往啞口無言,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後來,居然出現一本《彌勒救苦眞經》,然後「一貫道信徒」,就彷彿找到救星一般,高興地對外宣稱,我們「一貫道」也有自己的「經典」,就是《彌勒救苦眞經》。

殊不知,這本《彌勒救苦眞經》是在民國十五年(公元一九二六年)三月初三,由「彌勒祖師眞靈」下降到「山東濟寧府」的「道場」,借一位「楊春齡」的竅身所講述紀錄而成書。

民國十四年(公元一九二五年)二月初二,「一貫道」的第十七代祖師「路中一」歸空後,「皇母」封為「金公祖師」。「金公老祖師」在歸空後一年,即民國十五年(公元一九二六年)三月初三,借山西「楊春齡」的竅身,在「山東濟寧府」的「道場」顯化一百日,口唱《金公妙典》和《彌勒救苦眞經》,這一次的「借竅」,稱為「金雞初唱」。

其實,若「一貫道信徒」了解「一貫道」的歷史和內涵,明白「一貫道」是主張「三教合一」的宗教,就可以淡淡地回答說:「我們『一貫道』主張『三教合一』,所以『三教的經典』都是我們『一貫道』的『經典』。」

另外,在「一貫道」歷代的「祖師」當中,第十五代祖師「王覺一」的著述頗豐,他更是「一貫道」的實際創始者。所以,要深入了解「一貫道」的內涵,一定要研讀十五代祖「王覺一」的著述。

有興趣想要深入了解「一貫道」內涵的「讀者們」,除了閱讀《看懂一貫道》之外,強烈建議一定要研讀這本《看懂北海老人全書》。

最後,「讀者們」可以掃描本書背面的QR Code,或者上網瀏覽我設立的《看懂系列叢書網頁》,可以獲得更多的資訊,網址如下:https://www.kandonbook.com/

 

呂冬倪

二○二三年七月寫於 澳洲.布里斯本.家中

 

試閱

第二單元 《理數合解》簡介

 

在「王覺一」祖師的眾多著述當中,《理數合解》是他的主要著作。

「王覺一」祖師的著頗多,「竹坡居士」於光緒二十一年(公元一八九五年)蒐集《大學解》、《中庸解》、《三易探原》、《一貫探原》、《理性釋疑》等書,編輯而成《理數合解》一書。

「王覺一」祖師在「理數合解序」裡就寫道:「爰搜『北海老人』生平所得,力以示人者,匯輯成編,分為『四卷』,知『理』之本於『學、庸』也,故以『學、庸』為先。知『數』之本於『大易』也,故『三易探原』又次之。知『理』不離『數』,『數』不離理;體用同歸,顯微一致也,故『一貫探原』又次之。凡以釋『理性』之疑也,故以『理性釋疑』終焉。」

可見,《大學解》、《中庸解》、《三易探原》、《一貫探原》、《理性釋疑》等書,是有順序和連貫性的。

由「學庸序」裡的關鍵字,可以一窺「王覺一」祖師所學的源頭。

①「學庸」之解,何為而解也?蓋為《論語》言「性」,分「性習」而未剖「理氣」。

②此乃「論氣不論理」,「性體」之所以不明也。是以「孟子」得「孔門」之正傳,起而救之以「性善」,是則是矣,然「論理不論氣」,而後起之情識未悉,故不達者,多以之為迂,理微難見,氣顯易知故也。

③迨至有「宋濂洛諸儒」輩出,補前賢之所未備,而性遂有本然氣質之別,理氣分淸,較之前賢頗為詳盡,而又未嘗言及「本然氣質」二者,大本大源之所從來。

④愚於是不揣固陋,因「中庸之天性,大學之明德」,闡明「理天氣天」,為「理性氣性」,「人心道心」之所自出,不令後之學者,生漫無入手,望洋而返之歎。

⑤斯解「言理必本於河圖」

⑥使「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之「無極理天」,燎然在目,再推「無極之眞」,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三五之體用費隱推,而至於「河洛卦爻」,「理天氣天」百王不易之大經大法,以實大人大體之用,則理周性命。人稟天理,「天人一貫」。

⑦若只言「本然」,不究「氣質」,雖無礙於「明德率性之道」,猶恐不足以惺未達者之心。故「無極理天」而後,又申明「太極、陰陽、四象、八卦,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周之流行氣天」。

由上面「學庸序」裡的關鍵字,我們可以得知:

①《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和《河圖洛書》等書,是「王覺一」祖師理論基礎的來源。

②「理氣」是「王覺一」祖師非常重視的重要概念,「理」和「氣」是「中國哲學」的一對基本範疇,「性理學」用語,「理」指事物的條理或準則,「氣」指一種極細微的物質。

③「宋濂洛諸儒」輩出,「濂洛」是「北宋理學」的兩個學派,「濂」是指濂溪「周敦頤」;「洛」是指洛陽「程顥、程頤」。

④「朱熹」闡釋「周敦頤」與「二程」的「理氣學說」,《朱子語類•卷一•太極天地上》說:「天下未有無理之氣,亦未有無氣之理。……理與氣本無先後之可言。」「朱熹」是「南宋理學家」,是「程朱理學」的集大成者,學者尊稱「朱子」。「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承北宋「周敦頤」與「二程」學說,創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學風,稱為「理學」。其著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四書作為教本,也成為後代科舉應試的科目,在中國大陸,有專家認為他確立了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

⑤因「中庸之天性,大學之明德」,闡明「理天氣天」,為「理性氣性」,「人心道心」之所自出。………………。「無極理天」,燎然在目,再推「無極之眞」,而至於「河洛卦爻」,「理天氣天」。………………「無極理天」而後,又申明「太極、陰陽、四象、八卦,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周之流行氣天」。

由文中可知,「一貫道」的「理天、氣天、無極理天」等名詞,源自於《大學》、《中庸》和《河圖洛書》等書。

⑥「人稟天理,天人一貫」,這是「一貫道」這三個字的最佳解釋。

下面我們就逐步來探討各書的內容和重點。

 

一、大學解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相傳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曾子」所作。

「曾子」名「參」,字「子輿」,「魯國」人,為「春秋時期」末年的思想家,是「孔子」晚年的弟子之一,為「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夏禹」的後代。

「曾子」著作《大學》,說明他的主要思想,開宗明義就提出了「三綱領(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倫理道德」的政治哲學體系。

●《大學》原文:

大學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親民③,在止於④至善⑤。知止⑥而後有定⑦,定而後能靜⑧,靜而後能安⑨,安而後能慮⑩,慮而後能得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⑫。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⑬。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⑭。致知在格物⑮。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註釋】

①大學之道:大學的宗旨。「大學」:博學;大人之學;「立身處世」最根本的學問道理。古代十五歲後,可以進入「大學」開始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道」是在學習「政治、哲學」時所掌握的規律和原則。

②明明德:第一個「明」是動詞,「彰顯、發揚」之意。第二個「明」是形容詞,含有「高尙、光輝、光明」的意思。「明明德」是彰顯人類與生俱來的光明美善的德性。

③親民:「新」指「革舊更新」,「引導、教化」人民之意,意思是「使人們革掉身上的舊習,棄惡揚善。」;「新」另外解釋作「親」,「親民」解釋作「親近民眾」。「近代學者」認為,兩種解釋可以互相補足,要親近民眾,才可教化民眾,幫助他們革去舊習。

④止於:此處的「止」為動詞,達到。

⑤至善:善的最高境界。

⑥知止:「知」是「知道、明白、了解」。此處的「止」為名詞,指「所到達的地方」。「知止」是「知道目標所在」。

⑦定:確定的志向。

⑧靜:心不妄動。

⑨安:安定、所處而安。

⑩慮:思慮周詳、處事精詳。

⑪得:得到成果、處事合宜、達到理想中至善的最高境界。

⑫齊其家:將自己家庭或家族的事務安排管理得井井有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諧,家業繁榮。

⑬修其身:修煉自己的品行和人格。

⑭致其知:「致」是「求得」,從中獲得知識,讓自己得到知識和智慧。

⑮格物:「格」是「推究、窮究」,「格物」是窮究事物原理,研究、認識世間萬物。

【白話譯文】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高尙的德行」,在於「關愛人民」,在於達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達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確定目標」;「確定目標」後,方能「心地寧靜」;「心地寧靜」後,方能「安穩不亂」;「安穩不亂」後,方能「思慮周詳」;「思慮周詳」後,方能達到「至善」的境界。凡物都有根本有末節,凡事都有終端有始端,知道了它們的先後次序,就與《大學》的宗旨相差不遠了。

在古代,意欲將「高尙的德行」弘揚於天下的人,則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國家」的人,則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調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則先要「修養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養好自身品德」的人,則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則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眞誠;意欲「使自己意念眞誠」的人,則先要「獲取知識」;「獲取知識」的途徑,則在於「探究事理」。

「探究事理」後,才能獲得「正確認識」;「認識正確」後,才能「意念眞誠」;「意念眞誠」後,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後,才能「修養好品德」;「品德修養好」後,才能「調整好家族」;「家族調整好」後,才能「治理好國家」;「國家治理好」後,才能「使天下太平」。

經由「北宋」的「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大學》,「南宋」的「朱熹」又作《大學章句》。最後,《大學》和《中庸》、《論語》、《孟子》並稱為「四書」。

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大學》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

《大學》全文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的「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做人、處事、治國」等有深刻的啟發性。

《大學》出自《禮記》,原本是《禮記》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禮記》原名《小戴禮記》,又名《小戴記》,由「漢宣帝」時代的「戴聖」,根據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編而成。

根據「斷代史學家」「班固」在「《記》百三十一篇」下自註雲:「七十子後學者所記也」,他認為《禮記》各篇的成書年代,主要分佈「在戰國初期」至「西漢初期」這段時間。

下面是「王覺一」祖師在「大學解」中,對於《大學》的獨特見解。由於文章一氣呵成,沒有段落,所以比較難以閱讀。我節錄一些重點的段落,來和「讀者們」分享,想閱覽全文的「讀者」,可以上網觀看。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364192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00
    • 商品規格
    • 23*17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6/05 出貨 參考庫存量:2 
;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