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做到答應的事:3個小故事教孩子同理尊重(親子情緒管理小學堂4)

忍者兔恐龍車積木拼拼樂

忍者兔恐龍車積木拼拼樂

親子同樂,小手捏創意,玩出想像力

  • 分類:
    中文書童書/青少年繪本情緒學習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伊莎貝爾.費歐沙、維吉妮.莉姆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繪者:艾利克.維耶 追蹤 ? 追蹤繪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繪者新書通知。
  • 譯者:李欣怡
  • 出版社: 小宇宙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2/01/05
  • 適讀年齡:4~6歲適讀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本書榮獲「111 年度台北深耕閱讀『兒童閱讀優良媒材』 推薦」殊榮!

 

情緒教育,需要父母帶孩子從小做起

有信任關係,才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全系列席捲亞馬遜兒童書暢銷榜Top10

★最受法國父母推崇的「正向教養」權威 伊莎貝爾.費歐沙 總策劃

★幽默情境+圖文對話+12種舒緩情緒小工具

★專業兒童心理醫師執筆,教孩子認識情緒、表達情緒、舒緩情緒

 

【當孩子有這些問題時,大人如何回應和引導?】

‧我有好多話要說,媽媽卻叫我別吵……

‧我只是還想再玩,為什麼大人那麼生氣?

‧不公平!我有好好排隊,有人卻一直插隊……

 

團體生活時,為了能和平相處,我們需要規則。遊戲有規則、過馬路有規則、溝通和禮節也有規則。

本書收錄3則小故事,探討「守約定」的3種面向,和孩子一起學習「同理和尊重」:

 

(1)約定:媽媽答應了今天要陪阿雅玩,可是卻臨時接待了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阿雅覺得媽媽不守約定,不斷中斷她們的交談。

(2)權威:今晚,西蒙和阿雅很高興和爸爸一起玩。但是,爸爸對遊戲有很多意見,常常挑剔和責罵……

(3)公平:校園多了一座全新的溜滑梯。每個同學都想要第一個玩,推擠、拉扯、一片混亂! 

 

【親子情緒管理小學堂】這套書最棒的地方,就是在一本書裡收錄三個故事,討論了同一種情緒反應的三種不同面向,讓讀者能更靈活的從本質去認識情緒,而不流於制式、說教的內容。每個小故事,都是加強爸媽跟孩子連結的小小工具。——法國正向教養首席專家 伊莎貝爾.費歐沙(本書總策劃)

 

本書特色

 

★收錄3則小故事,貼近兒童生活經驗,呈現情緒的多種面向。

★每則故事收錄「貼心親子小語」,解析主角的心境,並提供12種舒緩情緒的實用小工具。

★作者為法國官方的家庭輔導委員,受總統馬克宏任用之教養專家,有40年的情感教育資歷。

★幽默畫風+圖文對話,讓複雜的議題生活化、活潑化,孩子更易理解。

 

六大領域分類:社會、情緒、美感

六大核心素養分類:覺知辨識、表達溝通、關懷合作

本書關鍵字:守約定、親子衝突、團體生活

6~8歲親子共讀,9歲以上自己閱讀(無注音)

 

名人推薦

 

▲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林靜如 (律師娘)

▲邱馨儀 (諮商心理師)

▲陳之華 (教育界名作家)

▲陳宜男 (星願樹職能治療所 院長) 

▲黃乙白 (High媽心理師)

▲黃彥鈞 (職能治療師) 

▲楊俐容 (情緒教育專家)

▲蔡百祥 (臨床心理師)

▲蔡思怡 (109全國閱讀推手‧臉書粉專我的思房筆記主持人)

*以上依姓名筆畫排序

 

好評推薦

 

▲情緒無時無刻,如影隨形。等候我們隨時認識它,理解它。這系列作品讓孩子適切表達情緒,好好因應與調適壓力。——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身為職能治療師,我的例行工作就是提供友善環境和活動,讓孩子們主動參與並樂在其中,獲得肯定與成就感,並找到自我定位和重視自己,迎向充滿自信的人生。——陳宜男 星願樹職能治療所 院長

 

▲【親子情緒管理小學堂】系列包含孩子常見的幾個情況:生氣、嫉妒、自信、約定、父母離異與霸凌等問題,相當適合親子共讀、一同陪伴孩子,並發展出合適面對情緒的方式。——蔡百祥 臨床心理師

 

▲透過逗趣的筆觸與寫實的情節,引領大小讀者們覺察並處理各種情緒,不只是孩童限定,更是所有人的情緒指南!——蔡思怡 109全國閱讀推手.我的思房筆記粉專主持人 

國際享譽推薦

 

●孩子聽著這些故事會平靜下來。父母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功能,了解尊重孩子的解決方案。法國讀者

 

●非常有用,是父母必備的好工具!法國讀者/盧茲金

作者

伊莎貝爾.費歐沙 Isabelle Filliozat

 

1957年出生於巴黎,擁有40年資歷的心理治療師、情感教育專家。她是法國提倡「正向教養」的公認代表人物,長期從事兒童及青少年情感教育的研究,她的教養書是法國父母口中的療癒靈藥,為親子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目前有41本著作,1997年起出版《心靈智慧》、《孩子的心靈情感》等教養書,引起巨大迴響,至今仍有多本著作長期盤踞法國暢銷書榜,並於全球譯成28種語言,在美國、日本等地皆擁有許多書迷。2019年9月,在法國政府推展「正向教養法」的政令下,伊莎貝爾.費歐沙獲馬克宏總統任命為「初始1000日」(從母親懷孕到孩子2歲)委員會的副主席,持續在親職領域發揮影響力。臺灣已出版她的暢銷著作《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作者官網:www.filliozat.net

 

維吉妮‧莉姆桑Virginie Limousin

    

法國心理醫生和兒童治療師,也是家長工作坊負責人,曾受過伊莎貝爾.費歐沙的培訓。從新聞學系畢業之後,她與街頭兒童和青年工作者中心合作,長期在馬利和玻利維亞從事人道主義實地工作。

    

在孩子出生後,她成為專業的心理治療師。多年來,無論是在專業領域和個人生活中,她同樣的願望是播下同理心和人文主義的種子,以及希望看到孩子們臉上的笑容。

 

繪者簡介

 

艾利克.維耶Eric Veillé

    

1976年出生於西班牙拉瓦爾,定居法國的插畫家,也是兒童和青少年書籍的作者、出版藝術總監。在巴黎的杜佩雷應用藝術學院完成學業後,他到柬埔寨流浪了兩年。2012年春天,他決心全力投入童書寫作及插畫,出版有《媽媽在學校》、《奶奶百科全書》、《暴風雨過後的照片》等多部作品。

 

譯者簡介

 

李欣怡

    

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畢業,法國巴黎第三大學交換學生。曾任職於信鴿法國書店,並與臺灣法語譯者協會合作多項專案。

序/導讀

專家導讀

 

化解衝突,先看懂行為背後的原因

邱馨儀 (諮商心理師)

 

《我能做到答應的事——3個小故事教孩子同理尊重》是一本讀來熟悉、寫進大人與孩子心底的書!如果我們夠誠實的話,我們會承認這樣的情節也常在自家上演:發怒的爸爸或媽媽、生氣且拒絕順從的孩子和衝突之後一段破裂的關係。因為寫得真實,才能被看見、被療癒。

 

在前兩個故事裡,阿雅和西蒙因為陪伴、遊玩與被尊重的需求未被滿足而感覺混亂、害怕、不滿與傷心,進而出現打擾與拒絕順從的行為,可是一旦情緒被大人同理並安撫,需求被滿足,重新回到安全的關係中,他們就能冷靜下來,理解大人的難處,也願意合作。

 

令人讚賞的是,書裡不只寫孩子,同時也呈現大人的脆弱。大人不總是對的,但大人也並非故意犯錯,他們也有自己的情緒與需求。媽媽想與久未見面的「雞哪裡會飛」好好聊天,滿足人際需求;爸爸則是累了,想趕快休息,滿足生理需求。故事提醒著我們,絕少有人故意使壞,事出必有因,重要的是能否冷靜下來,看見行為背後的自己與孩子要說的是什麼。必須要說,掌管理性思考的大腦前額葉,大人還是發展得比孩子成熟,大人責無旁貸要擔負起引導的工作:調節情緒與修復關係。

 

第三個故事則完美示範了什麼是「聚焦正向」,不僅制定正面敘述的規則,當人無法遵守時,不是祭出嚴刑峻法,而是集思廣益幫助他人守規則的好方法。當遵守規則的人越來越多,破壞規則的人自然也就越來越少。不把力氣放在消滅陰暗,而是讓光進來,陰暗自然就不存在了。

 

最後,這本書比起只叫孩子讀,更適合和孩子一起共讀、討論和練習,因為我們都知道,孩子是看著大人的模樣長大的!
 

透過故事認識情緒,加強親子溝通連結

伊莎貝爾.費歐沙 本書總策劃、法國正向教養首席專家

 

【親子情緒管理小學堂】系列透過短篇故事,探索一種情緒或觀念的不同面向,例如《我再也不鬧脾氣》這本書,說的是關於生氣的故事。我們常常只能以「生氣」這個詞彙來通稱這個狀況,但事實上有各式各樣、很不一樣的情境,能引發我們心中各種關於「生氣」的情緒反應。作者莉姆桑和我都認為這點很有趣,想更深入剖析,藉此幫助孩子和家長,透過情境感知到這些情緒。

 

在書中收錄的三則短篇故事中,孩子能辨認自己的經驗,並且理解:「對!這就是生氣!這樣的話我可以怎麼做……」同時也能指引爸媽,如何陪伴孩子。

 

每則故事後面,附上一段適合親子共讀的小短文,希望能幫助爸媽們在引導孩子理解情緒的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兩歲開始,就要學習認識情緒

 

孩子對於和自己相關的事物有很強的感受力。對他們來說,生氣是一種令人非常混亂的情緒——對於內心在短時間內突然產生的感覺、發生的變化,他們會感到十分驚訝。加上孩子會觀察大人的反應,發現有時候大人並不喜歡像憤怒這樣高強度的情緒,所以他們可能會感到混亂。

 

因此,從十八個月到兩歲開始,小小孩就需要對自己的情緒開始有所認識。書中的這些小故事是針對年紀小的孩子,讓他們能在故事中辨認自己,理解到:「啊!原來這就是在我身上發生的事。」這是自然的、正常的,並不是什麼「壞的」、「不好的」事情。

 

至於自信,是人際社交的動力。一個有自信的孩子,在某些情況下,有可能會屈服於他人、被他人所控制,因此失去信心。我們若能越早認識到:什麼是自信?什麼時候會失去信心?什麼事可能會讓我們失去信心?我們就能越早認知到:「現在有哪個人意圖控制我!」接著問自己:「我的感覺是什麼?」,並告訴自己:「我現在正在變得沒信心,該怎麼做……」這些都是我們從很小的時候就需要的概念。 

 

以生動故事,探討情緒的多種面向

 

【親子情緒管理小學堂】系列這套書最棒的地方,就是在一本書裡收錄三個故事,討論了同一種情緒反應的三種不同面向,讓讀者能更靈活的從本質去認識情緒,而不流於制式、說教的內容。每個小故事,都是加強爸媽跟孩子連結的小小工具。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精裝
    • ISBN
    • 978626952466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8
    • 商品規格
    • 18*18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4~6歲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6/01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