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0614_畢業季

不平等的教育: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堂課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社會學公民教育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黃庭康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群學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8/09/07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教育是階級翻身之鑰,還是階級複製之鎖?

1970年代興起的「批判教育社會學」深入探討了這個無人可置身度外的教育之謎。

常識上,教育促進平等,但現實裡的教育卻弔詭地不斷複製階級不平等。學校不只透過課堂傳遞知識,還透過隱性課程,將有助於鞏固現存社會秩序的觀念,偷偷植入學童的意識當中。看似公平的升學與分流制度,也因各家庭的文化資本分配不均,藍領階級孩童向上流動的機會幾乎淪為泡影。

批判教育社會學犀利指出這些扭曲教育的通道,讓我們看見教育體制表面公平底下的不平等,娓娓描摹化石般僵固的社會階序,如何透過教育而世代繁衍。

本書介紹了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道議題,舉凡學校制度與資本主義經濟的符應、意識形態的再生產、象徵暴力的施展、語言及課程符碼的運作,以及教育思想的演進等教育社會學重要概念,在此皆有鞭辟入裡的討論。對於歷經教改運動及課綱爭議事件的台灣,本書則可提供一幅明晰的輪廓,讓讀者批判思考教育與社會的關係,並將思辨轉化為教育現場的實踐與行動,一起催生出更公平的體制。
    
本書特色

◆凸顯批判取向的教育社會學研究。
◆以經典閱讀的方式帶領讀者深入閱讀。
◆點出這些經典教育理論在提出時,所受到的文化脈絡限制。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

本書並非只是浮面地介紹個別學者的研究,學術研究有其理論脈絡及引發的爭議與發展,再加上社會文化背景的差異,讓某些理論觀點在跨文化的研究上可能有所限制,而必須加以修正。作者本人在跨國及跨文化的教育研究,持續有豐富且深入的研究成果,因此能就相關研究所引發的爭議及發展提出言之有物的批評,讓讀者能清楚不同理論爭議關鍵之所在,而非只是浮光掠影式的閱讀記誦。──蘇峰山(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作者

黃庭康

出生、成長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士(主修社會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教育政策博士,現任職於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2002年出版專著Hegemonies Compared: State Formation and Chinese School Politics in Postwar Singapore and Hong Kong。2008年出版該書中譯本《比較霸權:戰後新加坡及香港的華文學校政治》(群學)。二十多年來一直以歷史比較社會學方法探討香港、台灣、新加坡等華人社會教育發展,研究成果刊載於《台灣社會學刊》、《教育研究集刊》、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History of Education、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及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等學術期刊。

目錄

前言 理解學校教育,才能理解社會
推薦序 引領批判反思的經典閱讀/蘇峰山
第一堂課 符應理論與批判教育社會學的起源
第二堂課 矛盾的再生產與再生產的矛盾
第三堂課 象徵暴力、文化資本與階級再生產
第四堂課 課程符碼、階級與社會控制
第五堂課 教育論述、教育機制與符碼理論的重構
第六堂課 霸權、意識形態與課程
第七堂課 資本的形式與轉換
第八堂課 學術人與教育場域的自主性
第九堂課 古典社會學大師論教育思想的演進
參考資料
索引

序/導讀

前言
理解學校教育,才能理解社會(節錄)

近代法國社會學大師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認定教育社會學是社會學領域最核心的部份,因為不瞭解學校教育,就無法真正瞭解社會如何運作。他相信學校體系是現代社會打造意識以及對外在世界認知的重要機制,教育社會學並非只是社會學分支之一,而是一切關於社會秩序討論的基礎。法國古典社會學大師涂爾幹(Emile Durkheim)在一個世紀前指出歷史比較法是研究教育社會學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學校教育是通過特定歷史過程形成的「社會事實」,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學校制度,要瞭解學校體系的特性及教育問題的根源必須深入考究歷史以及進行跨社會的比較。然而因為許多特殊的歷史因素,臺灣學界沒有給予教育社會學足夠的重視,也沒有意識到需要以歷史比較社會學方法研究臺灣教育。筆者在香港長大及接受大學教育,後來到美國修讀博士課程,又因為研究的關係在新加坡及英國待過一段時間,在這些地區的大學社會系中,教育社會學都是必備的課程。然而十多年前筆者初到臺灣工作,很驚訝的發現在戒嚴時期臺灣大部分大學的社會學系都沒有開設教育社會學這門課。解嚴後教育社會學開始受到重視,社會學系所紛紛開設相關課程,從事教育研究的社會學者也越來越多,學界甚至成立教育社會學學會,以及創辦教育社會學期刊。然而,從學科發展的角度而言,二、三十年其實是很短的時間,能夠累積的成果也很有限。教育社會學目前的狀況不但妨礙我們更深入的瞭解臺灣社會,也限制了我們對現實教育問題的思考。臺灣在二十多年前經歷了教改運動,接續而來的九年一貫課程、高等教育擴張、多元入學、十二年國教、課綱修訂及學費政策等等,都引起極多的爭議。然而因為教育社會學的基礎過於薄弱,社會學界很少從學術專業的角度介入教育議題的討論。缺乏歷史比較的視野又導致對教育問題的思考被局限于此地的時空條件,社會學界無法幫助人們瞭解臺灣學校體系的特性、它的歷史演變過程,以及今天教育問題的成因,更遑論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能出路。不管是出於學科發展或對現實教育政策的關懷,臺灣的教育社會學界必須急起直追。筆者希望《不平等的教育: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堂課》能夠對該學科的教學及研究發揮一點推動作用。

《不平等的教育》是筆者根據在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於北京清華大學社會學系開講的研究所課程講稿發展而成的一份教材,但同時也是我過去多年在教育社會學領域耕耘的部份研究成果。「批判教育社會學」以批判的角度探討教育社會學課題。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都期待教育能夠打造更公平、正義及平等的社會;然而,他們察覺現實世界的學校教育都偏離這理想,都在幫助鞏固既有的權力關係、延續社會不平等,甚至加深不同階級、社群及族群之間的剝削及壓迫。批判教育社會學者以經驗研究(empirical research)方法挖掘權力如何通過學校教育而運作、如何導致教育偏離了公平正義的原則,從而思索如何藉教育實踐改變現狀、打造更公義平等的社會。

本書每一堂課都從批判教育社會學的經典論著(通常以一部專書為核心)出發,解釋它的中心論點、貢獻與引起的爭議。九堂課總共討論了十一本專書及一篇文章。筆者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為確信要做出優秀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必須先深入閱讀大師的理論經典。本書所討論的著作表達的思想複雜而抽象,其中大部分作者的文筆並不顯淺易懂、平易近人。臺灣讀者可能需要一架與西方批判教育社會學連接的橋樑──一部以盡量淺白的文字深入介紹教育社會學經典的中文著作。筆者在過去二十多年曾多次閱讀本書討論的經典作品、運用它們的概念及洞見進行歷史比較研究,並把大師的理論與經驗資料對話。筆者希望能夠藉由此書與讀者分享多年來自身沈浸於這些經典理論的些許心得。在寫作本書時,筆者特別注意要多應用過往研究、讀書及觀察累積的實例來解釋抽象的理論及概念,多分享我對理論的反思及批判,並對如何運用大師理論做進一步研究提出建議。另外,因為批判教育社會學起源於西方,理論建構深受到西方的社會歷史條件所限制,不可能直接套用於亞洲社會。為了讓臺灣讀者從經典作品汲取智慧之餘不要被西方理論牽著鼻子走、忽略自己社會的特殊性,本書大部分章節都有討論這些理論對西方以外社會的適用性。讀者們應該在讀過本書後能親自閱讀原典,然後以在地社會的案例與西方理論進行對話。筆者期望台灣學者能夠利用西方經典理論深化對臺灣教育的分析,同時藉臺灣的特殊案例促成理論發展,一起朝教育社會學「去西方中心化」的目標努力。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47086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6/10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