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台灣事-《民報》人物選集(一):政治、經濟、社會與體育

  • 9 324
    360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他們是時代的發光者,
也是台灣邁向下一個時代的引路人!

《民報文化雜誌》的特點在於「民」字,此字代表土地與人民的心聲。身為台灣人,便該為台灣傳史立傳,傳播心聲,並建構台灣人的族群主體意識。
本書彙集《民報》歷來對政治界、產業界、社會與體育界等重要人物的介紹,一篇又一篇的將他們的人生故事展示在讀者面前,企盼他們的精神風采與韌性都得以傳承。

〔政界〕李登輝‧王添灯‧廖文毅‧林榮勳‧楊東傑‧陳以德‧盧主義‧林錫湖‧李萬居‧蘇東啟‧郭雨新‧黃信介‧林番王‧康寧祥‧陳定南‧許曹德‧魏廷朝‧陳少廷‧鍾逸人‧彭明敏──
〔企業界〕李春生‧基隆顏家‧陳炘‧吳三連‧吳火獅‧富邦蔡家‧王永慶‧黃烈火‧施振榮‧王桂榮‧徐福棟‧郭淵源‧呂佳揚‧郭瓊英‧詹其力‧彭淮南‧郭台銘──
〔社會與體育界〕馬雅各‧八田與一‧單國璽‧錫質平‧范鳳龍‧秘克琳‧白寶珠‧鄭豐喜‧梅心怡‧張俊雄‧張富美‧陳樹菊‧徐傍興‧楊傳廣‧古金水‧林桂興‧陳偉殷‧郭婞淳──

這是他們的故事,也是台灣的故事。

作者

∣主編∣

沈聰榮


前《民報》總編輯、現任中央廣播電臺副總臺長。

蘇振明

前《民報文化雜誌》總編輯、臺北市立大學退休教授。

目錄

序一 「即將推出 敬請期待」/沈聰榮
序二 讓這時代的發光者,成為下時代的引路人/蘇振明
作者簡介(依姓氏筆畫排序)

【輯一 政治篇】
 台灣民主先生李登輝
 值得敬佩的台灣人──王添灯
 台獨啟蒙者──廖文毅
 林榮勳──三F,費城五傑之一
 楊東傑──三F,費城五傑之二
 陳以德──三F,費城五傑之三
 盧主義──三F,費城五傑之四
 林錫湖──三F,費城五傑之五
 台灣近代民主導師李萬居
 戰後最大宗台獨案「案頭」蘇東啟
 郭雨新──讓宜蘭成為台灣民主聖地的奠基者
 大智若愚的民主老仙覺──黃信介
 基隆人的順口溜──「林番王坐美國船、食清糜」
 政治起伏驚濤駭浪的康寧祥
 台灣的核心價值──陳定南的廉能典範
 「台灣獨立」換十年牢 許曹德從不後悔──壓迫是推動台灣歷史前進的動力
 完滿人格者──大魏,魏廷朝
 陳少廷與台灣民主運動
 永遠的戰士──鍾逸人
 台灣獨立建國的燈塔熄燈了嗎?追悼彭明敏教授

【輯二 經濟篇】
 台灣烏龍茶之父──李春生
 煤金光耀台灣頭──基隆顏家
 二二八受難的台灣金融先驅──陳炘
 跨世紀的人格者──吳三連先生
 吳火獅情義結善緣──新光兄弟各擁江山
 佃農之子台北淘金夢──國泰、富邦蔡家霸一方
 從茶農之家到台塑王國──王永慶為台灣寫傳奇
 把員工當家人的黃烈火──這才是正港老味全啊
 施振榮三度改造──用「王道」讓宏碁重返舞台
 追憶一個台美人的奮鬥傳奇──王桂榮
 白宮經貿顧問徐福棟──身體「漸凍」愛台灣心永熾熱
 自由車王國推手郭淵源
 亞洲遊艇王──呂佳揚要躋世界前五大
 苦讀日語 鰻魚女達人郭瓊英
 詹其力 追求百年幸福企業的理念──「感謝報恩〈共生共榮〉利益」
 彭淮南──靠專業形象創造獨有價值
 小業務成首富──郭台銘用超級自信創帝國

【輯三 社會與體育篇】
 馬雅各醫生與新樓醫院代表
 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
 活出愛──憶單國璽
 懷念公東高工創辦人錫質平神父
 台灣醫學史的奇異恩典──蘭陽大醫師范鳳龍
 一個外國老神父的夢與決心──蘭陽舞蹈團創辦人秘克琳神父
 痲瘋病人的守護神──白寶珠
 用生命寫故事的鄭豐喜
 守護台灣民主血脈──梅心怡比台灣人還愛台灣
 張俊雄讓死刑犯帶著有生命靈魂離去
 實踐「貴族義務」的張富美
 愛心阿嬤陳樹菊
 大將徐傍興──熱心教育、推廣棒運的外科聖手
 楊傳廣──世界上最強的十項鐵人
 來自花蓮的「十項鐵人」──古金水
 消失的二二八菁英台灣棒球史第一人──林桂興
 台灣殷雄土生土長高雄子弟──陳偉殷
 舉重天使──郭婞淳

序/導讀

〈序一 「即將推出 敬請期待」〉

文/沈聰榮(前《民報》總編輯、現任中央廣播電臺副總臺長)


創辦人陳永興董事長叮囑,說我忝為《民報》篳路藍縷時期志工,也應該藉著這部「民報人物選集」編纂之際,好好重頭回顧一下,聊聊《民報》那時的人與事,特別是專欄人物的這一塊……。

面對這篇指定題,其實我很是掙扎抗拒的,是不?都好不容易退伍了,怎麼又來個軍旅憶往呢?但終究輪不到我拒絕的。抗拒也得寫啊,索性就讓自己進入時光機裡,試著回想一、二吧。

穿過時光隧道,回到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民報》就是從這一天開始「試運轉」的。那時網站一開通,很快地就引發社會矚目,除了人權醫師陳永興、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以及名導吳念真……等三位望重台灣的人士聯名創辦之外,「試運轉」第一波就是推出名人專欄強打,也是受矚目原因。我記得當時除了三位創辦人「下海」撰稿之外,還包括:南方朔、彭明敏、陳芳明、李筱峰、廖運範、賴其萬、林衡哲、李敏勇、向陽……大師級人物,這可是在台灣無出其右的專欄鑽石筆陣。

其中,最值一提,也最戲劇性的,是吳念真導演的專欄。

吳導不僅是國民作家,還是大家的歐吉桑,人氣實在太高了,所以陳永興醫師憑藉著跟吳導的多年友誼,「《民報》成立之後,就要幫忙開個專欄了喔。」老友如此殷切,吳導當時應該是隨口說了聲:好……。總之,吳念真在新開張的《民報》要寫專欄,就是這樣定局了。

各位大師的稿子陸陸續續都在十二月二十六日試運轉前交稿,可是吳導的第一篇大作卻望之闕如……。站在編輯部的立場,不可能開張第一天不打吳念真這張牌啊,可問題是文章不來又要怎麼刊登呢?當時我也不曉得哪來的靈光一閃,心想現在催他既來不及也實在不忍,更何況開店起手式主要是想讓讀者知道吳念真有開專欄,所以,那乾脆還是決定上架吳念真專欄,照片、簡歷這些可以事先備妥的早就一應俱全,差別的是,這期吳念真的專欄只列了八個字:即將推出,敬請期待。

令人震驚的是,居然只是告示性的八字專欄,短短幾小時竟引來數千個按讚,幾百次的分享,榮登《民報》試運轉開張第一天的流量冠軍,真是可見吳導人氣之旺。

其實這一篇史上最短專欄一上架,吳導馬上就看到。雖然到了第二天,《民報》還是沒等到稿子,卻很意外地在吳導的臉書上看到他寫及《民報》了。那真可稱得上是一篇充滿了對《民報》的「愧疚」,以及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可以應付各方邀約的「懺悔文」。

原來,吳導一直都惦掛著幫《民報》寫專欄這件事,卻又擠不出完整的時間好好琢磨行文,明明知道試運轉日,心想只能先讓自己的專欄略過了。誰料到編輯部這麼狠,居然真的把空的專欄上了上去!

我記得吳導感性地說,看了這篇八字專欄讓他感觸很深,這個時代辦報不容易,畢竟就算他寫了專欄也不知道對《民報》的幫忙有多大,但如果說他的社群比較多人關注,那麼,還請看到這篇臉書文的朋友,也能到民報的臉書和網頁去看一看……。真的,吳導發文一天,《民報》臉書粉絲數從兩千暴增到一萬,網站流量也倍數成長。

吳導的專欄,終究沒有來,但也就只有專欄沒有來。而至少我往後在《民報》服務的四年裡,則是無時無刻感受得到他卯起勁來幫忙的力道。

另外,或許也是值得一提的往事,是《民報》創辦初期以政治新聞、名家專欄和報導社運作為主要內容結構,畢竟擁有資深記者、大師寫手撐著,運作得還算上手,但涉及更核心的歷史感、本土文化……等,要怎麼通過具有更親近感的報導方式讓讀者吸收,這又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了。

最後解決這個困境的人是陳永興醫師。他提出了發行紙本《民報》雙月刊的建議,以縣市為範圍,逐一發掘這個區域裡頭的豐富人文和歷史樣貌。但《民報》經費有限,編制人數不多,沒有能力增援人手,若要實踐地方采風和建構歷史意識的原始設定,那就必得和在地更緊密合作一途。確實,《民報》雙月刊創刊之後,不僅僅實現了上述目標,也帶動了《民報》網路版得以擴大報導範圍,強化了對於本土文化新聞的報導深度。

這次《台灣人.台灣事──《民報》人物選集》裡,有很多是《民報》網路新聞版和雙月刊紙本文章彼此互通互用的,雖說選集受限於篇幅,只能選了其中百來位人物,但實際上值得再次推薦給讀者的,絕對數倍於此。我個人真心認為,這樣的台灣人物寫作的累積,透過相對親近性的媒體報導方式呈現,不僅可以更有系統地為台灣傳史立傳,也必定在網路搜尋愈發重要的環境裡,為我們的歷代先祖保留了更多可以讓後代子孫搜尋到的機會。這可是具有現代版的香火傳承的意義啊。

曾經,我們用「即將推出,敬請期待。」留住大家對《民報》的想望和期待,如今,回看著這一篇又一篇台灣人的故事,我想,美好的篇章已經被寫在《民報》了,我們能期待甚麼未來,或許就是台灣能有一批又一批更具歷史感和台灣意識的新生代。


〈序二 讓這時代的發光者,成為下時代的引路人〉

文/蘇振明(前《民報文化雜誌》總編輯、臺北市立大學退休教授)


二○一四從大學退休到接任《民報文化雜誌》總編

存在主義哲學,是我十八歲在學校課堂偷看的課外讀物,這套哲學教我三件事:你是誰?從哪裡來?往何處去?此後四十餘年教師生涯,我經常自問:我是什麼樣的老師?我如何幫助學生找到自我?他們又如何參與台灣社會?

二○一四年三月,台灣社會發生學生為抗議強行通過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占領立法院的太陽花學運(又稱三一八學運)。學運期間,課後我多次從臺北市立大學走到立法院後的濟南路,跟這些大學生聊聊並為他們打氣。

當大專青年集結並包圍立法院,台灣的媒體,也產生了有趣的分野現象。綠色媒體會大量報導青年學生不滿的心聲,學生團體甚至自行編印發送小報訊息;相對的,藍色媒體在此階段選擇保守相應。從報紙、電視到網路,反映出二○○○年後的台灣,社會改革也需要更貼近土地與人民的媒體。

同年,於太陽花學運後,《民報文化雜誌》創立,延續早期林獻堂、蔣渭水等人創辦《臺灣民報》的精神,以「台灣知識分子良心」追求「民報達民情」宗旨。八月,我從任教四十年的大學美術系退休,接受陳永興醫師的邀請,擔任了《民報文化雜誌》的總編輯,秉持存在主義觀點,決定讓每期雜誌成為台灣各縣市的發展實況見證。

《民報》誕生,象徵台灣主體性觀點崛起

《民報》分為「網路民報」與「雜誌民報」,我負責執編的《民報文化雜誌》,除了結合時事主題、藝文走廊與名家專欄外,特別開出台灣各縣市巡禮列車,陸續報導各縣市人文的發展實況。透過歷史、人文藝術與地理風土的報導,希望創造出有別於一般旅遊雜誌,成為下一代認識當代台灣的出版文獻。

以二○一四年七月《民報》創刊號為例,從《臺灣民報》創辦人蔣渭水的故鄉宜蘭出發,特別規劃【宜蘭人物特寫】,邀請陳永興、林衡哲、林光義……等人,撰寫台灣義俠蔣渭水、宜蘭民主奠基者郭雨新、鄉土文學大師黃春明、廉能典範的陳定南、立志興學築夢成真的林忠勝、台灣史懷哲陳五福醫師、蘭陽舞蹈團創辦人秘克琳神父、蘭陽大醫師范鳳龍,以及林義雄反核禁食支援後記等數篇,意在透過人物特寫,留下典範人物的形影事蹟。

再以二○一四年九月第二期高雄專輯為例,其概要內容就包含:港灣與台灣國際貿易、高雄都會經濟與環境公安、高雄人高雄情、港灣與打狗風情、台灣藝文走廊、台灣民眾開講各大主題。同時依照當時重要時事,報導阿扁總統的身心靈歸路、香港人的民主運動與台灣人的關懷兩大專題。

探訪藝文人士,申揚台灣本土精神

如果太陽花學運後的《民報》,能成為下一世紀台灣藝文發展的指引,那《民報》必須要對當代台灣各縣市藝文的發展,進行代表性的引介與報導。基於上述理念,《民報文化雜誌》須從宜蘭、高雄、台南等各縣市,進行地方專輯式的編輯。

在每期編輯實務的推展上,我先跟發行人陳永興確認每期的主題縣市,接著永興兄開出該縣市的必訪名單,其餘雜誌內容均由我分別邀稿並執編。透過每期《民報文化雜誌》,作為當代台灣各縣市的概況報導。

歷經三年,《民報文化雜誌》共發行十八期,今日將其中的藝文報導,以美術篇、文學篇、音樂舞蹈篇集結成冊。在《民報》創刊初階段擔任總編的我,茲以美術人物篇為例,引介如下:

【美術人物篇】:
●出身台北艋舺的台灣雕塑家第一人黃土水
●台北的兩個楊三郎──畫家楊三郎與音樂家楊三郎
●新竹傑出畫家與美育推手李澤藩
●苗栗的本土漫畫開創者劉興欽與柏油畫家邱錫勳
●台中的色彩大師廖繼春與膠彩畫之父林之助
●「嘉義畫都」的藝文推手張李德和
●南台灣美術舵手郭柏川與府城神轎匠師王永川
●大木匠師陳天平與彩繪匠師陳穎派
●走遍世界心懷台灣的陳錦芳與台灣美術史開創者蘇振明

除了美術人物篇以外,本專輯也彙編《民報文化雜誌》中各縣市文學、音樂舞蹈人物,例如:當代台灣文學的奠基者吳濁流、台灣第一位女詩人陳秀喜、文學與社會評論者李喬、達悟文學勇士夏曼‧藍波安……;從傳統中創新的李泰祥、民謠之父胡德夫、鳳飛飛的台灣歌謠鄉土情、台灣現代舞之母蔡瑞月、詮釋世代的吶喊的林懷民……等,台灣藝文人士百家爭鳴、各有擅長。《民報文化雜誌》期許能作為引路人,試圖在各期縣市專題中,探訪該縣市的藝文人士,並將其生命與創作故事分享給大眾,希望讓觀眾走訪各地時,不僅是尋覓美食與打卡景點,也能探訪當地藝文之美。

期許人民的心聲,也成為時代的見證

《民報文化雜誌》的特點在於「民」字,此字代表土地與人民的心聲。

據此觀點,這本十八期的民報彙編,將有別於政府與商業出版,可視為當代台灣政經、藝文人物的巡禮。

於本人物選集出版前夕,再次回溯自青年時期影響我的存在主義觀點:「你是誰?從哪裡來?往何處去?」,探討的可以是個人的主體性,也可以是身為台灣人的族群主體意識。期許透過這本台灣人物的彙編專輯,得以申揚台灣本土精神,讓這時代的發光者,成為下時代的引路人。

試閱

〈台灣民主先生李登輝〉

文/陳永興


  李登輝,一九二三年一月十五日生於日治時期台北淡水郡三芝莊下的埔頭聚落「源興居」(今新北市三芝區埔坪里),農業經濟學專家。曾任農村復興委員會薦任官員、台北市長、台灣省政府主席、副總統等職,並於一九八八年至二○○○年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及中國國民黨主席。李登輝是中華民國第一位台灣出身的國家元首、首位由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以及首位卸任時完成和平政黨輪替的總統,被視為落實台灣全面民主化的重要領袖,而被《時代》雜誌稱為「民主先生」。
  李登輝生長在一個小康之家,有機會接受完整的教育。因為其父李金龍任職警察,職務調動頻繁,因此李登輝也跟隨父親不斷地搬家和轉學。從六歲到十二歲之間,先後在汐止公學校、南港公學校、三芝公學校、以及淡水公學校等四校就讀過。李登輝於淡水公學校畢業以後,先在私立台北國民中學(今台北市立大同高中)就讀一年,後於一九三八年轉學至淡水中學二年級就讀。李登輝在淡水中學,幾乎各科成績都是排名第一。在一九四一年考上台北高等學校。

閱讀魯迅與西方哲學

  高中時代,李登輝就讀過魯迅的《阿Q正傳》及《狂人日記》,幫助他了解中國。此外,他還讀遍了西方名著,包括英文、法文與德文書。如哥德《浮士德》、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另外尚有哲學、歷史、倫理學、生物學、科學幾乎所有領域的書籍。畢業時,就擁有七百多本岩波文庫的書。並自言其人生觀受西田幾多郎《善的研究》、和辻哲郎《風土》、哥德《浮士德》及《少年維特的煩惱》、杜斯妥也夫斯基《白癡》的影響。後讀到湯瑪.卡萊爾的《衣裳哲學》時,對其意心領神會。懷著更深入了解的衝動,走遍全台北市的書店及圖書館,偶然在台灣總督府圖書館裡發現新渡戶稻造的《講義錄》,讀後對於生死觀之疑問得到化解,並開始敬佩新渡戶稻造,基於對其攻讀之農業經濟領域,因而決定就讀京都帝國大學農學部農林經濟學科。
  一九四三年九月,李登輝畢業於台北高等學校,同年十月,進入日本京都帝國大學農學部就讀農業經濟系,一九四六年春天,因為日本戰敗,李登輝回到台北進入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繼續讀書,並於一九四九年畢業,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時,他是臺大二年級學生。李登輝選擇農經系就讀的理由,據他說,一方面是小時候看到佃農的辛苦,想為他們打抱不平;另一方面是在思想上受到高等學校歷史老師鹽見薰的影響,讀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為了想把農業與馬克思經濟學相結合,他選擇農業經濟作為人生研究和實踐理想的目標。

懷抱社會主義改革理想

  李登輝和蔣經國青年時代懷抱著社會改革的理想,都熟讀社會主義理論著作,背景相似。李的學歷高,而且能力強,為人聰明又謹慎,深得蔣經國賞識和歡心,將李安置身邊,多方提攜教導。李登輝擔任國家元首之前的兩年,亦即蔣經國生命的最後兩年,面對反對黨民主進步黨的成立和澎湃之民情,政府開始逐步推動各項政治改革,包括解除戒嚴開放黨禁與報禁。後來李登輝持續推動修法促進思想自由、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和學術自由,也下令釋放在兩蔣時代遭政治軟禁的人,如張學良、孫立人,更解禁海外黑名單,讓海外台灣異議分子得以返台。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中國大陸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李於當晚發表聲明:「中共所採取毫無人性的做法,必將受到歷史的裁判,為抗議中共以武力鎮壓民主運動,登輝要以最沉痛的心情,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和人民,呼籲全世界所有愛好自由,重視人權的國家與人士,對中共暴行給予最嚴厲的譴責。」

開啟台灣民主時代

  一九九○年二月,台灣爆發二月政爭。七月李登輝召集朝野各黨派,開「國是會議」,徵求各界意見作為憲政改革參考,配合是年「野百合學運」之學生運動的要求,解決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包括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委員退職問題。一九九一年五月,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展開第一次修憲,制定憲法增修條文,使各中央民意機關得以換屆改選。修憲後,中華民國的民主改革即快速進入深化階段。日本學者若林正丈認為,「如果以一九九二年『萬年國會』告終為第一階段;那麼,第二階段是一九九四年台灣省、台北市、高雄市長選舉的實現;第三階段則為一九九六年總統選舉的實現。」這階段改革都是在李登輝總統任期完成。
  一九九三年,以李登輝為首的派系,取得了國民黨黨內的領導權,史稱「主流派」。而原先占據領導地位的國民黨派系,被稱為「非主流派」。在一九九四年七月召開的國民大會決定自下屆(第九任總統)開始,實施正副總統直接選舉,李登輝也成為台灣第一位直接民選總統。
  李登輝在總統任內採取「務實外交」,默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席的場合,取代兩蔣時代過去「漢賊不兩立」,並與多個國家建立或恢復邦交,以總統身分成功出訪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印尼、約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美國等無邦交國和南非,巴拿馬等許多邦交國,加強與日本關係,推動「南向政策」增進與東南亞鄰邦友誼,促進中華民國外交空間。

台灣來的總統

  李登輝於一九八八年接任總統後不久即訪問新加坡,被稱呼為「從台灣來的李總統」,他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對此稱謂「不滿意,但可接受」。中華民國政府也以「台澎金馬關稅領域」名義申請加入「關稅暨貿易協定」,以中華台北之名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一九九九年,李登輝在卸任總統前一年出版《台灣的主張》一書,之後再發行日文和英文版。該書討論台美關係頗多,對台灣海峽兩岸關係有兩大述說:定義台灣為中華民國在台灣;二、分割中國為七部分(台灣、西藏、新疆、蒙古、華南、華北、東北),各自競爭發展以維持安定。後者即引起軒然大波的「中國七塊論」
  李登輝當選第一次以直選產生的總統後曾表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他的國號叫做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國家,他的領土範圍在台澎金馬」。他在選擇不競選連任並卸任後與日本學者中嶋嶺雄合著的《亞洲的智略》一書即表示「中華民國在台灣大致上可分為兩個時期,蔣介石、蔣經國統治是第一時期,因為,憲法都是在中國內戰時訂下的。現在,台灣的憲法不但經過大幅度修改,過去的立法院也已全面改選,老立委退職、國民大會虛級化、台灣省已經『凍省』了,總統由人民直選,台灣經歷了這些重大變革,憲法與政府結構也已經重組,這就是第二共和」。
  李登輝總統任內,對在野黨民進黨給予多方協助,二○○○年三月十八日,在野黨民主進步黨籍的陳水扁以相對多數(三九‧三%)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由於陳水扁的當選,李登輝實現了「在任內和平轉移政權」的理想。國民黨成為在野黨,結束在台灣長達五十五年的統治。

帶台灣人走出「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宿命

  李登輝卸任總統後,雖曾說他想到山地或偏遠地區傳教,或關心弱勢族群的權益。但他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影響力卻絲毫未減,使得他仍在台灣政壇和國際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繼續為台灣前途發聲和發光。在民進黨執政後,新出現的政黨「台灣團結聯盟」仍以李登輝作為精神領袖,扮演主權對抗中國壓迫的角色,在陳水扁競選連任的選舉中,台灣本土陣營在李登輝的號召下,形成最大的力量,對抗連戰和宋楚瑜所代表的國民黨和親民黨聯手的親中力量,協助陳水扁驚險地取得連任,確保台灣的民主化繼續向前邁進。
  李登輝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從戒嚴解除、開放黨禁、報禁、取消黑名單、推動國會全面改選和總統直選、停止動員戡亂、修憲推動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主權獨立,向上提升了台灣民主化的成果保障了台灣人民言論、思想、集會、結社的自由,他的貢獻受到舉世的民主自由國家肯定。即使中國施壓反對,美國康乃爾大學仍然邀請他前往發表演講,日本國會甚至邀請他發表公開演講,日本民間團體組成「李登輝之友會」,多次邀請他前往訪問,甚至日本出版界出版他多本著作,探討他的人生哲學與治國理念,把李登輝看成是比日本政治家更了解武士道精神的偉大政治家,更頒給他「後藤新平獎」,肯定他對台灣民主化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巨大貢獻。
  李登輝如今已九十三歲高齡,身體精神仍然硬朗精彩地活躍著,他曾說人生最大的目標,就是要讓台灣人走出「生為台灣人悲哀」的宿命,帶領台灣人走向光明的未來。李登輝的一生,就像聖經中的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脫離苦海,希望台灣人也能早日建立自由民主公義的國度。

             本文摘自《民報》月刊第十三期
              (二○一六年七月一日出版)






〈大智若愚的民主老仙覺──黃信介〉

文/劉亞伯


  黃信介本名黃金龍,一九二八年八月二十日出生於台北大龍峒,父親家裡開碾米廠,他被形容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家子,算命師告訴他的父親黃火炎說,這是一尾「金龍」,將來一定做大官,因此取名「黃金龍」。長大後立志從政的黃信介欽佩日本首相岸信介,因此改名「黃信介」。

母舅連溫卿 領導民主運動有血統

  黃信介母親的哥哥連溫卿,是日本時代工人運動的領導者,黃信介對舅舅非常引以為榮他經常對友人說「我黃信介領導台灣民主運動是有血統的,我的母舅就是連溫卿」。
  一九五一年,黃信介畢業於臺灣省之地方行政專科學校(國立中興大學的前身),家境富裕的他,不必為五斗米折腰。看到吳三連競選第一屆台北市長的宣傳小冊子,覺得和他所學的很符合,也滿有趣的,就決定去幫他助選。
  一九五四年,黃信介再為國民黨王民寧助選台北市長,但被無黨籍的高玉樹所敗。一九五七年高玉樹尋求連任,黃信介則去幫高玉樹助選。高玉樹形容,黃信介當時年齡二十九歲,為人謹慎有志氣有涵養,「他的父親是我的小同鄉,因此關係黃信介來助選時,即在我身邊戒護」。

幫高玉樹助選演講 讓李登輝印象深刻

  對於那一段助選經歷,前總統李登輝也有提過,一九五七年黃信介幫高玉樹助選時只有二十九歲,「我在江山樓旁邊市長競選候選人的政見發表會,聽到他鼓吹民主政治對台灣的重要性,我直覺這位先生很厲害!這種戒嚴下藉著市長選舉來強調民主政治,讓我和許多人受到鼓勵,這就是我認識黃信介先生的第一次。」
  一九六一年黃信介正式跨入政壇參加第五屆台北市議員選舉,在他的選區(延平、中山、大同)拿下最高票。一九六四年,黃信介順利連任,一九六九年十二月,立法委員增補選,黃信介決定參選。同年,台北市也舉行改制直轄市後第一屆市議員選舉,於是黃信介和康寧祥聯袂競選,分別當選立法委員和市議員。當時,黃信介才四十一歲,是立法院裡最年輕的立法委員。

當選立委 推動串聯黨外

  一九七二年黃信介助康寧祥當選增額立委,同時也與康寧祥、郭雨新串聯黨外。一九七五年創刊《台灣政論》,黃信介擔任發行人,康寧祥為社長,張俊宏總編輯,結合知識青年和黨外民主運動,成為當時相當具影響力的雜誌,結果出版五期便被國民黨政府停刊。
  一九七七年同時舉行五項公職人員選舉,包括台北市議員、台灣省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與鄉鎮市長,黃信介與康寧祥組成「黨外後援會」全台助選,這一年,許信良當選桃園縣長,也發生了「中壢事件」,許多黨外人士都順利當選。
  一九七八年增額立委與國代改選,黃信介進一步等組「黨外助選團」,提出共同政見、成立競選總部,幾乎是黨外黨的雛形,但卻因台美斷交,蔣經國宣布停止選舉而中斷。

創刊《美麗島》雜誌

  已經有如政黨組織一九七九余登發事件爆發後,黃信介創辦《美麗島》雜誌,擔任發行人、許信良擔任社長、張俊宏出任總編輯、施明德為總經理,還有呂秀蓮、黃天福、姚嘉文、林義雄等人,而且在各地設分社、成立服務處,已經儼然有如政黨組織。
  可惜《美麗島》雜誌只發行四期,十二月十日爆發「高雄美麗島事件」,雜誌也被勒令停刊。黃信介雖然具有立法委員身分,但是在國民黨在立法院內以絕對優勢的鼓掌通過同意司法單位逮捕黃信介。
  施明德曾形容,黃信介是深具無為而治智慧的人,所以美麗島時期才能結合這麼多政治菁英、發揮長才。黃信介處理政治的事務,常有非常智慧的展現,當時要成立助選團,但是卻沒有設「團長」和「祕書長」。施明德透露,那是黃信介決定的。

處理政治事務深具智慧

  施明德當時去問黃信介,助選團的組織頭銜怎處理?黃信介告訴他不要設「團長」,也不要「祕書長」,因為有個「長」好像很大的位子,大家可能會想來當團長。只要設「總聯絡人」就好,下面再設個「祕書」就可以。因為要幫大家聯絡助選事宜,所以要有個「總聯絡人」和「執行祕書」。
  施明德也曾透露,一九七八年黨外在中山堂召開第一次記者會的時候,前一天交代他「唱國歌的時候要改一個字,『吾黨所宗』改成『吾民所宗』」,施明德一聽就覺得這是引爆點,等到當天記者會前,施明德轉告擔任司儀的蕭裕珍,由她在唱國歌時作這個宣布,結果果然造成譁然。

擔任黨主席 常自掏腰包解決財務困境

  黃信介一九八○年被以「叛亂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入獄服刑,一直到一九八七年才假釋出獄,一九八八年,當選民進黨第三屆黨主席,一九八九年連任黨主席,黃信介在黨主席任內,經常自掏腰包為黨解決財務困境。當時,他去輔選經常都是隨身帶著一本支票簿,遇到缺錢的候選人,二話不說馬上開一張支票。
  一九九○年,李登輝計畫召開國是會議,邀請黃信介到總統府討論,事後黃信介一句「總統英明」引起黨內軒然大波,被批判為「失去反對黨主席的格調」,但他在中常會反駁批說「總統推動民主改革,對全民有利,難道我要說『總統你很笨』?」一句話化解了可能產生的僵局。
  李登輝一九九○年宣布特赦「美麗島事件」受刑人,黃信介因「叛亂罪」被取消的終身職立委資格,獲得恢復。一九九一年,黃信介重回立法院發表「請與我告別舊時代」演說,呼籲第一屆立法委員主動退職,並且宣布辭去立委。黃信介曾自豪:「我連幾百萬的退職金都不要,誰有我這種氣魄。」

「元帥東征」創造紀錄傳為美談

  一九九二年黃信介接受民進黨的徵召,前往民進黨的沙漠地區──花蓮縣──參選區域立委,被外界稱為「元帥東征」,一時之間傳為美談。開票結果黃信介以些微的差距落敗,他直言「一定是有人作票」,結果真的被他抓到國民黨作票證據,讓他再度當選立委,第三度重返立法院。
  一九九九年民進黨內許信良與陳水扁都有意代表民進黨角逐二○○○年總統,黃信介再度介入協調,但是最終未能成功,許信良走上退黨之路,這也讓黃信介一直引以為憾。總統選戰開打後,黃信介的身體狀況不佳,但還參加了競選影片拍攝,與其他美麗島世代的戰友共同為扁助選,留下經典的畫面。遺憾他仍然無法親眼看到扁的勝選,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三十日因為心肌梗塞病逝於臺大醫院。

李登輝推祟:台灣精神的代表者

  林義雄形容黃信介,「大而化之的個性,正是他對人包容慈悲的表現,在政治環境中,從不為別人的算計而懷怨在心,也從不會對別人採取負面的手段,不斤斤計較的『厚道』個性是他贏得敬重的重要原因。」雖然黃信介小事偶有糊塗,但「遇到大是大非,卻一點也不含糊」。
  李登輝也以「黎明前黑暗中的一顆星」來推祟黃信介在戒嚴、威權時代對台灣民主的奮鬥,他形容黃信介有愛心、有智慧,雖然講話很粗,不會加以修飾,「但他很有度量,他的心胸非常寬闊,這種偉大的人,我們稱他為台灣精神的代表者」。

             本文摘自《民報文化雜誌》第十期
                 (二○一六年一月出版)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972737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4
    • 商品規格
    • 14.8*2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5/08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