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一點醫藥學,健康養生50年

  • 79 205
    260
  • 分類:
    中文書醫療保健舒壓養生養生法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秋津壽男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黃瓊仙
  • 出版社: 大樂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7/05/15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日本狂銷突破8萬本!
 

坊間流傳似是而非的健康資訊,
若照單全收,反而增加生病的風險。
日本超級醫生,傳授正確養生新知,
讓你活得開心又長壽!


◎眼睛疲勞買眼藥水來點真方便,但為何常常點會導致失明?
◎提到養生就想到要做運動,但你是否知道規律運動卻會縮短壽命?
◎喝水好處多,但每天喝2公升以上,反而增加罹癌風險?
◎喜歡工作或是討厭工作,哪種人會心肌梗塞而喪命?

上述這些問題,在各種媒體上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答案,你該怎麼做才能健康長壽呢?
放心!本書告訴你真正的原因與醫學知識,破除那些……
現代人對各種保健方法、健康食品趨之若鶩,但做錯吃錯卻可能使壽命縮短,為什麼會這樣呢?
免驚!作者用簡單易懂的問答法,教你只要懂一點醫藥學,就能健康養生50年。

他擁有多張醫科證照,在日本被譽為「超級醫生」

作者秋津壽男醫師,擁有綜合內科、循環系統、運動醫學等專業醫師證照,被譽為「無所不知的Super Doctor」。他針對大家最關心、卻容易誤解的35個問題,提供連醫生也想知道的養生保健新知,教你怎麼選擇醫院和醫生,如何正確用藥、飲食及運動,讓你從此遠離疾病疼痛,活得開心又長壽!

35個問答,釐清你如何長壽又健康的疑惑

秋津壽男醫師舉出一個真實案例,有一位八十幾歲的老人家,總覺得全身無力、很容易累,於是來看病並要求開藥。但他的診斷是:「八十幾歲還能自己走來醫院看病,表達也很清楚,應該要知足。雖然有些不適症狀,但這是上了年紀的正常現象。」

由此可知,大多數人對身體狀況感到不安,自以為哪裡有病,於是隨意採用未經查證的養生法、服用保健食品或藥品,甚至病急亂投醫,反而損害身體。
因此,你是否有這樣的問題呢?跟著日本超級醫生,解開你對醫藥學的疑惑……

【醫藥篇】

Q:保肝、顧關節、抗老化……保健食品百百種,真的對健康有幫助嗎?

A:例如,有些人想改善關節退化疼痛,而服用膠原蛋白、葡萄糖胺等。但事實上,保健食品大多是藥品開發時,最後無效的作廢產品,而且製程管理不如藥品嚴謹,所以不能期待療效,吃過量還會危害健康。

Q:醫院給的藥得全部吃完比較好,還是覺得身體好了就不用吃呢?

A:如果只是一般小感冒,當症狀消失之後,不繼續服藥也不會造成太大問題。但是,抗生素、類固醇、抗憂鬱藥等具有特殊效用的藥品,由於牽涉藥效及患者身體狀況,絕對不能自行停藥。

【養生篇】

Q:晨跑與晚上健走已成為全民風潮,但哪種反而會提高心臟梗塞的風險?

A:早晨時,交感神經開始作用後,血壓會上升,加上夜間身體脫水,血液容易凝固。若這時候跑步,脈搏會加速跳動、血壓飆升,提高心肌梗塞的風險。因此,健走運動就可以了。

Q:5顆草莓與1片巧克力,吃哪一種容易引發糖尿病?

A:水果不耐久放,必須盡早食用,於是常不知不覺就吃過量。而巧克力只吃一片,剩下的可以收納保存。因此,晚餐後水果吃不停,反而容易吸收過多的果糖,增加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

【減肥篇】

Q:「每天規律吃三餐」與「想吃的時候才吃」,哪種容易讓人發胖?

A:自然界的動物幾乎沒有過於肥胖的,因為牠們都是想吃的時候才進食。每天規律吃三餐,是人類社會演進而產生的習慣,卻導致「肥胖」這種文明病。所以,不覺得餓就不必勉強吃東西,自然能維持適合自己的體型。

Q:「不吃澱粉食物」與「一天只吃一餐」,哪一種會導致臥病不起?

A: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與脂肪,都是人體必要的營養素,不能完全不攝取。澱粉是一種碳水化合物,經消化吸收後,會在血液中轉化成醣分,為大腦與肌肉活動提供能量。若醣分不足,肌力會日漸衰退,最後可能臥床不起。

此外,還有【就醫篇】【壓力篇】……,
無論從20到90歲都得知道的養身態度!

本書特色

‧日本超級醫生精闢解說醫藥學論點,提供最新養生觀念。
‧35個問答搭配詳細圖表,讓你輕鬆掌握正確的健康知識。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名瑿醫美診所醫師、中華民國螯合療法醫學會理事長  劉大元

作者

秋津壽男

秋津醫院院長、日本內科學會認定綜合內科專業醫師、日本循環系統學會認定循環系統專業醫師、日本醫師公會公認運動醫師、日本體育協會公認運動醫師、日本禁菸學會認定戒菸專業醫師。
   
1954年出生於日本和歌山縣。1977年自大阪大學工學院畢業後,再度挑戰考取和歌山縣立醫科大學醫學系。1986年畢業後,進入和歌山大學附屬醫院循環系統內科,鑽研心導管檢查、胎兒心音聽診等醫療技術。後來,進入東京勞災醫院任職,1988年在品川區戶越銀座成立秋津醫院。
   
現在是電視節目《發現主治醫師的診療所》、《發現主治醫師的診療所別冊 健康開關》的固定來賓。著作有《不生病的新常識》等。

譯者

黃瓊仙
   
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業。熱愛文字工作的專職譯者,希望讓讀者感受輕鬆、愉悅的閱讀經驗。

譯作有《星巴克、宜得利獲利10倍的訂價模式》、《賽局的態度》、《麥肯錫、史丹佛都在用的思考筆記》、《會計師的股票賺錢私房筆記》(皆為大樂文化出版)等。

目錄

前言  坊間流傳的資訊令人短命,日本超級醫生教你真正的長壽秘訣

第一章 去醫院看病前,你必須具備7個醫療常識
Q1感覺身體不爽快,要去附近診所還是大型醫院?
Q2不得不動手術時,該到大學醫院還是地區醫院?
Q3「健檢顯示有異常」與「醫院再檢查沒問題」,該相信哪個?
Q4對付癌症,要「早期發現與治療」還是「放任不管」?
Q5檢查是否罹患胃癌,該選擇用胃鏡還是喝鋇劑?
Q6為何女性罹患大腸癌的死亡率,比乳癌更高呢?
Q7正子斷層掃描能早期發現癌症,但無法查出哪些癌症?

第二章 怎麼吃藥才安心安全?幫你釐清7個用藥疑惑
Q8中藥沒有副作用?那可不一定!開藥方得顧慮……
Q9為什麼得在意,服用的是「原廠藥」還是「學名藥」?
Q10醫院給的藥必須全部吃完,還是覺得身體好了就不吃?
Q11「沒有遵照時間吃藥」與「吃家人的藥」,哪種最危險?
Q12生病時買成藥吃或是立刻看病,哪種行為比較長壽?
Q13保肝、顧關節、抗老化……保健食品真的有益健康嗎?
Q14可不可以自己買國外的藥來用?該注意什麼?

第三章 流行的健康法一定有效?為你破解6個常見迷思
Q15運動有益健康?其實規律運動會縮短壽命,因為……
Q16打高爾夫與打網球,猝死率較高的是什麼運動?
Q17晨跑與晚上健走,哪個會提高心臟梗塞的風險?
Q18水與碳酸水,哪種每天喝超過兩公升會致癌?
Q19為什麼宿醉時不能洗三溫暖?吃什麼可以解酒?
Q20「斷醣飲食」與「一天一餐」,哪種會導致臥病不起?

第四章 怎樣吃喝最能減重又養生?傳授你7個飲食祕訣
Q21「規律吃三餐」與「想吃時才吃」,哪種會讓人發胖?
Q22燃燒脂肪比較有效的時段,是飯前還是飯後?
Q23酒是穿腸毒藥還是百藥之長?重點在於怎麼喝!
Q24五顆草莓與一片巧克力,吃哪種容易引發糖尿病?
Q25「刨冰和炸物」或是「鰻魚和酸梅」,最傷身的組合是……
Q26黑烏龍茶與綠茶都標榜能使脂肪不易堆積,所以有瘦身效果?
Q27奶油與人造奶油,哪個是美國政府禁止的危險食品?

第五章 怎樣工作與生活能遠離病痛?你得掌握8個基本觀念
Q28有壓力與沒壓力的人,誰比較容易被病毒入侵?
Q29喜歡工作或是討厭工作,哪種人會心肌梗塞而喪命?
Q30更年期障礙與肩膀痠痛,其實都不是病!
Q31柏青哥與麻將,玩哪一種可以預防失智症?
Q32導致老花眼的,是智慧型手機還是普通手機?
Q33你是否知道,常點市售眼藥水會造成失明?
Q34每天需要的睡眠時間,到底是六小時還是八小時?
Q35想要一夜好眠?除了適合的枕頭,還可以搭配……

後記 長壽沒捷徑,每天累積最顧根本

序/導讀

前言

坊間流傳的資訊令人短命,日本超級醫生教你真正的長壽秘訣

冒昧的請問你一個問題。你知道一直以來,猝死率最高的運動是什麼嗎?
   
答案是跑步。
   
聽到這個答案時,應該有人會想:「跑步不是有益健康的運動嗎?這答案真是令人意外。」那麼,再請問你,跑步有益健康的理由是什麼?
 
你的答案是什麼呢?能夠舉出任何一個明確的理由嗎?恐怕說不出來吧?
 
大多數人只是覺得跑步似乎有益健康,於是便開始跑步。其實,以醫生的觀點來看,如果要推薦大家做運動,絕對不會推薦跑步。
 
尤其是近來人們的健康意識高漲,其中便有人習慣進行晨跑運動,可是如果你持續這樣的習慣,恐怕會有猝死的危險(詳情參考本書第三章)。
 
此外,還有一個例子也是相同情形,那就是有人會為了健康而「去洗三溫暖」,尤其男性的比例特別高。大多數人去洗三溫暖的目的,應該都是「我希望能流汗變瘦」、「流汗等於排毒,有益健康」。然而,這些全是毫無根據的說法。
 
站在醫生立場,三溫暖是「百害而無一利」,只是多數人誤解的健康神話。而且,除了前面提到的健康法之外,許多人對於偏頗或是以訛傳訛的健康資訊,竟都不假思索信以為真。比方說:
   
‧吃藥最好選擇對身體較為溫和的中藥。中藥對身體比較溫和是錯誤的說法,其實中藥也會產生明顯的副作用。
   
‧要動手術時,到「值得信賴的醫院排行榜」中第一名的醫院才比較安心。但那間醫院,也有可能會派出資歷尚淺的醫師為你動手術。
   
‧罹患癌症最好置之不理,反正罹患後就無法治療,也不需要做什麼麻煩的檢查。其實大多數的癌症,只要透過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率將高達九成。

為何會有這麼多人,不假思索的相信那些錯誤或偏頗的資訊呢?理由之一,便是近幾年資訊量激增的關係。由於人們開始關注養生議題,社會健康意識抬頭,與醫療、健康有關的資訊,每天就像洪水般入侵我們的生活。
 
很遺憾的,這些讓人質疑的資訊,內容可信度幾乎都是「雖然見解沒有錯,但是過於偏頗」,或者是「把錯誤資訊當成正確資訊流傳」等。其中,當然也有經過科學檢證的正確資訊,但這類資訊多半內容枯燥乏味,無法引起社會大眾注意。
 
現代人的寫照,便是不經大腦思考,就深信得手的資訊。明明是為了健康去做的行為,卻反而讓壽命減短。
 
本書準備了三十五個與健康有關的問題,閱讀本書時,請先針對每個問題思考你的答案,再翻閱解答。當你看完本書,便能學習到質疑資訊是否正確的重要性,如此一來,你就能確實理解,自己從前深信的健康觀念錯得有多麼離譜,並且要確實掌握正確資訊,朝健康長壽之道邁進。
 
那麼,趕快來看看第一個問題吧!
   
當你感覺身體不爽快,要去附近診所還是大型醫院?

試閱

第一章
去醫院看病前,你必須具備7個醫療常識

Q5:檢查是否罹患胃癌,該選擇用胃鏡還是喝鋇劑?
 
胃癌是可以早期發現的癌症之一。關於其檢查方式,最常聽到的疑問是:「照胃鏡或是喝鋇劑檢查,哪一種比較好?」
 
有人因為怕鋇劑的味道,所以覺得照胃鏡比較好;也有人覺得照胃鏡好可怕,所以選擇喝鋇劑。那麼,究竟哪種檢查方式比較好呢?結論是兩種檢查都必須做。想確實預防胃癌,必須每隔半年交互做胃鏡與鋇劑檢查。
 
雖然最近有人呼籲,上消化系統的健康檢查不需要喝鋇劑,但我認為上述這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簡單來說,這兩種方式的差異在於,鋇劑檢查能清楚檢視整個胃部的形狀,比方說就是可以看清山的形狀,而胃鏡檢查則是能清楚看見生長於山裡的每一棵樹。假如只做胃鏡檢查,雖然可以清楚知道胃壁黏膜的情況,卻無法掌握整個胃部的形狀或動態,很有可能沒發現胃硬化癌。
 
胃硬化癌就如其名,當症狀惡化時整個胃會變硬。胃硬化癌的病兆表面通常會被正常組織所包覆,因此即使照胃鏡也無法發現。以前就曾經有過這樣的病例,雖然該名患者積極接受健康檢查,卻因為只照胃鏡,等到發現罹患胃硬化癌後,為時已晚。
 
因為鋇劑檢查可以觀察到整個胃部狀況,能夠確認因胃壁變硬,而使得胃蠕動出現異狀的情形,就可以早期發現胃硬化癌。不過,胃硬化癌這種疾病的確很難發現,也曾有雖然接受了鋇劑檢查,卻直到末期才發現的病例。
 
另外,還有醫師主張:「鋇劑檢查的放射線量遠比一般胸部X光檢查多,恐怕會導致胃癌。」
 
放射線量過高,對人體的確是種傷害,但演變成癌症的機率真的很低。再想想,用鋇劑檢查而早期發現癌症,並且獲救的人數,比起因顧慮放射線風險,而不接受檢查的人數更高。

■你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嗎?
 
提到胃癌,大家一定會討論「幽門螺旋桿菌」。有將近九四%的胃癌患者,都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的胃癌發生率比起非感染者,有將近五倍之多。

在日本,五十歲以上的族群中,有七○%至八○%是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者。即使因為上述資訊公布後,接受幽門螺旋桿菌除菌治療的人變多了,不過很遺憾的是,即便接受了除菌治療,發生胃癌的風險也不會降為零。重點是,要確認自己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除了照胃鏡之外,還有調查氣息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檢查、血液或尿液的抗體檢查等,較為簡單的方法。總之,請先做這些檢查,確認是否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健檢結果若確實感染的話,就要再積極接受胃癌方面的健康檢查。

A5:檢查是否罹患胃癌時,由於只照胃鏡無法發現胃硬化癌,要透過鋇劑檢查才能發現,所以必須兩種檢查方法交互進行。

第三章
流行的健康法一定有效?為你破解6個常見迷思

Q17:晨跑與晚上健走,哪個會提高心臟梗塞的風險?
 
最近美國的醫療專門雜誌,發表了一項關於跑步的研究,研究結果相當耐人尋味。研究報告中指出,有跑步習慣的人想降低死亡風險,必須齊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跑步距離一週不能超過三十二公里。
二、跑的速度為時速八至十一‧二公里。
三、跑步次數一週限制在二至五次以內。

陸續有醫學報告證明,同時符合上述三個條件的跑步,才是有益健康的適當跑步方法。不過,該研究報告也提到以下的事:超過這些條件的話,毫無延長壽命的效果。
 
到底有多少人在跑步時,會注意到這些細節,並確實遵守這些條件呢?我猜應該是微乎其微。多數人都認為跑步有益健康,只要有去跑步就覺得滿足。但是,這樣敷衍的心態不會讓你變健康。另一方面,雖然知道這些資訊,但要滿足所有條件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請停止晨跑
 
有人把晨跑當成每天的功課,但為了身體健康著想,最好改掉這個習慣。
 
人體本身有生理時鐘的機制,到了晚間天色變暗,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會變得活躍,使得整個人處於放鬆狀態,睡意來襲。然後到了早上迎接晨光,為了一天的活動,交感神經會慢慢甦醒,漸漸變得活躍起來。當交感神經變得活躍時,血壓會上升,加上夜間脫水的關係,血液處於容易凝固的狀態。基於上述理由,人們在早晨,尤其是起床後的兩小時內最容易因心臟病發猝死。
 
如果在這個時段跑步,脈搏會加速跳動,血壓更加上升,心肌梗塞的風險也會提高許多。心臟病患者當然不建議在這個時候跑步,尤其是高齡者更要禁止。此外,在早晨起床後的數個小時內,身體的各個功能也都尚未完全清醒。睡覺時下降的體溫在起床時尚未完全上升,肌肉處於僵硬狀態,這時如果開始跑步,關節和肌肉會疼痛,即使小心翼翼做了暖身操,還沒有完全清醒的身體,可能會因跑步而使得肌肉纖維或肌腱疼痛。
 
綜觀下來,晨跑真的是百害無一利。

■希望健康長壽,養成走路運動的習慣即可
 
為了健康著想,建議你將跑步改為健走。健走運動不會對身體造成重大負擔。走路時吸入的氧氣,會燃燒囤積在體內的脂肪和肝醣,同時還能適度刺激肌肉生長,使得基礎代謝量增加,進而更幫助脂肪燃燒。

如此一來,心肺功能會變好,促進新鮮血液送至全身,便能預防因生活習慣不良而生病,也可以消除壓力,還有美容效果。
 
正確的走路姿勢,會使用到上半身,就像「北歐式健走法」一樣(也就是兩隻手各拿一支登山杖健走的方法)。我們走路時,經常只是運動到腰部以下的區域,但是活動上半身也很重要。建議每天以這個方法健走大約六十分鐘。
 
如果你採用的是「運動式健走」(Exercise Walking),因為步伐比平日走路大,速度也較快,也奉勸最好停止。過於勉強矯正姿勢,會造成雙腳和腰部的負擔。

A17:晨跑百害無一利。雖然跑步並非絕對無益健康,但是要具備所有條件相當困難,純粹是自我滿足。如果真為了健康著想,建議你採用走路的方式運動。

第四章
怎樣吃喝最能減重又養生?傳授你7個飲食祕訣

Q21:「規律吃三餐」與「想吃時才吃」,哪種會讓人發胖?
 
「最近變胖了……。」「我該認真減肥了……。」這世上在意自己胖的人還真不少,你也是其中的一員嗎?
 
因肥胖引起的疾病,除了脂肪異常症(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三種代謝症候群之外,糖尿病、腎臟病、動脈硬化也跟肥胖有關。甚至,高血壓或動脈硬化是腦梗塞、腦出血、心肌梗塞、狹心症、高尿酸血症、痛風、脂肪肝、胰臟炎等疾病的導因。
 
根據厚生勞動省的調查,二○一三年時,日本人的死因第一名是癌症,第二名是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和狹心症)、第四名是腦中風(腦梗塞和腦出血),這些死因無疑都與肥胖有關,所以一定要認真預防及積極改善。
 
重點在於,要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生活。所謂良好的飲食生活是什麼情況呢?以下兩種飲食習慣,各位認為哪一種有益健康?一、每天在固定的時間享用早、午、晚三餐。
二、用餐時間不固定,覺得肚子餓時才進食。

你的答案是哪一個?乍看之下似乎是「一」比較健康。然而事實是,「二」的習慣比「一」好。那麼,「一」是哪裡不好呢?
 
關鍵便在於「一天三餐」、「每天在固定時間用餐」。只要和自然界的動物習性作比較,就能明白原因了。
 
自然界之中,沒有發胖的動物。自然界裡的野生動物,幾乎都不是在固定時間吃早、午、晚三餐,只要肚子不餓就不會吃東西。當體內熱量消耗到一定程度,必須補充食物時,動物的大腦才會發出「找東西吃」的指令。然後,只要吃了適當的分量就會停止進食,所以野生動物不會發胖。
 
反觀文明社會演進下的人類,午休時間到了就去吃飯,即使已經覺得飽足,但因為怕浪費食物,還是會勉強自己再多吃一些。
 
總而言之,想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重點在於覺得餓了,就放鬆心情進食,不覺得餓時,就放下筷子不再進食。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因遺傳或體質影響而發胖的人,也不會胖得太誇張,清瘦的人也會瘦得恰到好處,每個人都能維持適合自己的理想體型與健康。

■「攝取對身體有益的食材」是不健康的觀念
 
吃什麼食物也是保健重點之一。挑選食材或調味的重點,不在於是否有益身體健康,而是自己認為美味與否。所謂的飲食之道,是要能讓你在享用完餐點後,自然脫口說出:「哇,真好吃,謝謝招待。」
 
當脂肪或蛋白質攝取量不足時,大腦就會覺得肉類料理真美味,持續一段時間蔬菜攝取量不足時,看到肉會覺得厭煩,反而想吃炒青菜或沙拉,這就是健康的食慾,也是大腦正常運作的證據。當你想吃高油脂或重口味的食物,其實是身體為了維持健康而發出的欲求訊號。
 
「一定要吃對身體有益的食材」這種束縛式的觀念,反而阻撓身體的欲求。當大腦的飽腹中樞與攝食中樞正常運作,大腦會自行判斷身體所需的進食量。讓大腦這項功能正常運作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吃得開心,吃得津津有味。

■一天裡選一餐不吃米飯
 
對於住在家裡的人或是上班族而言,要到了肚子餓時才烹煮身體想吃的食物,似乎很難辦到。這種情況下,建議你一天裡選擇一餐不吃米飯。一、每天在固定的時間享用早、午、晚三餐。
二、用餐時間不固定,覺得肚子餓時才進食。

你的答案是哪一個?乍看之下似乎是「一」比較健康。然而事實是,「二」的習慣比「一」好。那麼,「一」是哪裡不好呢?
 
關鍵便在於「一天三餐」、「每天在固定時間用餐」。只要和自然界的動物習性作比較,就能明白原因了。
 
自然界之中,沒有發胖的動物。自然界裡的野生動物,幾乎都不是在固定時間吃早、午、晚三餐,只要肚子不餓就不會吃東西。當體內熱量消耗到一定程度,必須補充食物時,動物的大腦才會發出「找東西吃」的指令。然後,只要吃了適當的分量就會停止進食,所以野生動物不會發胖。
 
反觀文明社會演進下的人類,午休時間到了就去吃飯,即使已經覺得飽足,但因為怕浪費食物,還是會勉強自己再多吃一些。
 
總而言之,想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重點在於覺得餓了,就放鬆心情進食,不覺得餓時,就放下筷子不再進食。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因遺傳或體質影響而發胖的人,也不會胖得太誇張,清瘦的人也會瘦得恰到好處,每個人都能維持適合自己的理想體型與健康。

■「攝取對身體有益的食材」是不健康的觀念
 
吃什麼食物也是保健重點之一。挑選食材或調味的重點,不在於是否有益身體健康,而是自己認為美味與否。所謂的飲食之道,是要能讓你在享用完餐點後,自然脫口說出:「哇,真好吃,謝謝招待。」
 
當脂肪或蛋白質攝取量不足時,大腦就會覺得肉類料理真美味,持續一段時間蔬菜攝取量不足時,看到肉會覺得厭煩,反而想吃炒青菜或沙拉,這就是健康的食慾,也是大腦正常運作的證據。當你想吃高油脂或重口味的食物,其實是身體為了維持健康而發出的欲求訊號。
 
「一定要吃對身體有益的食材」這種束縛式的觀念,反而阻撓身體的欲求。當大腦的飽腹中樞與攝食中樞正常運作,大腦會自行判斷身體所需的進食量。讓大腦這項功能正常運作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吃得開心,吃得津津有味。

■一天裡選一餐不吃米飯
 
對於住在家裡的人或是上班族而言,要到了肚子餓時才烹煮身體想吃的食物,似乎很難辦到。這種情況下,建議你一天裡選擇一餐不吃米飯。現今即使準時吃三餐,大家也都有攝食過量的現象。每天三餐都是米飯搭配大量的配菜料理,久而久之恐怕代謝症候群會找上門。為了預防這種情況發生,只好選擇一餐不吃米飯。
 
也許有人會想:「只是一餐不吃米飯有意義嗎?」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根據厚生勞動省的「日本人飲食攝取基準(二○一五年度版本)」,身體活動量一般的人,其一日必須攝取熱量是成人男性(十八歲至四十九歲)約二六五○卡,成人女性(十八歲至四十九歲)約一九五○至二○○○卡。一碗飯的熱量是二五○卡至三○○卡,因此一餐不吃米飯,的確可以達到控制熱量攝取的效果。
 
至於肥胖指數,就是指BMI值。BMI值的算法是「體重(公斤)÷[身高(公尺)×身高(公尺)]」,如果數值在二十五以上就是肥胖,在二十五以下就不需要減肥。因為人們會依據外表判斷,誤以為自己胖,所以請依據BMI值做好體重管理。

A21:想吃的時候才進食,這樣的習慣比起每天定時吃三餐更不容易發胖。如果辦不到,那就一天裡選擇一餐不吃米飯。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45810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5/04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