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原鄉紀遊:走進蒙古高原帝王州

作者遊刃有餘地把旅行隨筆,糅合詩文與歷史考證,帶領讀者行走一趟豐富、新奇的紙上之旅。
  • 9 342
    380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各國觀察中國觀察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陳萬雄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網路與書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7/06/27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旅行解開了他對歷史的迷惑。
歷史增長了知識,詩文豐富了感受。眼前見景是景,心中有景是景,遊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遊興盎然。


醞釀二十年,
記錄一個出版人闖進另一種陌生文明的探索與心路歷程。

生長在稻香帆影的南國少年,夢想一天能騎著駿馬,奔馳在天高雲低、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香港出版界重量級人物陳萬雄博士,因編輯出版工作不斷跋涉於廣闊的內蒙古高原上,徜徉於草原、沙漠、森林、海子和濕地的大自然中,終於一圓少年時的夢;更闖進了另一種陌生的文明,顛覆過去他所學習到以中原為本位的中國歷史,有了始料不及的新認識。

陳萬雄長年實踐「行走學歷史」,是個穿越歷史的旅人。他認為離開對地理環境的認識,就無法真正認識歷史,這樣的旅行也只是浮光掠影。在蒙古高原的旅途上,踏足大興安嶺與呼倫貝爾草原,讓他悟出歷史上一個祕密:一個時代的轉換,一個民族文化的轉型,最是驚心動魄,最是艱難的,也是最讓人入勝。幾千年來進逼中原而能建立王朝的,為何總是北方遊牧民族而非西南眾多的少數民族?陰山下、河套邊,何以成為農牧文明攻防戰的主舞台,匯演出一幕幕南北衝突與融合、扣人心弦的歷史劇?

本書是遊記,也是敘述草原文明的歷史作品。作者遊刃有餘地把旅行隨筆,糅合詩文與歷史考證,帶領讀者行走一趟豐富、新奇的紙上之旅。

內容重點
*醞釀二十年,記錄一個出版人闖進另一種陌生文明的探索與心路歷程。
*在過去的幾千年,陰山下,河套邊,何以會成為農牧文明攻防戰的主舞台?
*一個山洞的發現,如何揭開了一個北方狩獵部落搖身一變,在中原建立王朝的神奇歷史之旅?
*大興安嶺森林,是曾建立過世界歷史上最大帝國的蒙古人的原鄉。蒙古人先祖如何進入大興安嶺森林,又如何走了出來,繼而征服歐亞世界?
*蒙古象棋為什麼是蒙古民族的歷史寫照?

作者

陳萬雄

長期從事出版和文化工作,研究中國近代史,是陳獨秀和五四運動研究專家。喜歡書法和紅學,同考古界和學術界多有交往。曾任聯合出版集團總裁、商務印書館總編輯兼總經理、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香港科技大學榮譽大學院士、廣州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董事、饒宗頤文化館館長。主要著作有《新文化運動前的陳獨秀》、《五四新文化的源流》、《歷史與文化的穿梭》、《讀人與讀世》和《人生方圓》等。

目錄

序言:北緯四十一度線的征戰與融合(魏堅)
前言:來龍去脈(陳萬雄)
楔子:尋夢——尋歷史足跡 圓少年夢想

第一部:塞內・塞外
跨越長城 奔走朔方
「塞外之城」呼和浩特市
陰山下 河套邊
農牧文明攻防戰主舞台——土默川平原
土默川平原歷史兩女性——王昭君與三娘子
長城內外——二千年萬里長的歷史舞台
華山玫瑰燕山龍——南北相攘共融的起始
闖蕩長城 攀登雄關

第二部:森林・草原
森林民族的原鄉——興安嶺
森林原鄉最後的守護者——鄂溫克族
千年之覆的嘎仙洞
拓跋鮮卑神奇的歷史旅程(一)——百年的草原闖蕩
拓跋鮮卑神奇的歷史旅程(二)——再闖農業文明新天地
歷史的交會點——室韋鎮
蒙古民族的母親河——額爾古納河
民族的搖籃——呼倫貝爾草原

第三部:文化・感悟
蒙古人的生活天地
沒污染的人情
喝酒的故事
草原上的世界大都會——元上都
從蒙古象棋說起——蒙古高原與世界歷史

序/導讀



北緯四十一度線的征戰與融合(魏堅)

陳萬雄先生是我的摯友,也可以說是內蒙古文博界的摯友。我們相識於二十多年前對「草原文化」的推廣,並因此而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記得是一九九四年的五月初,那時我在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任副所長,正在主持南流黃河西岸鄂爾多斯寨子塔遺址的發掘。當時所裡兩位年輕的業務骨幹參加了在鄭州西山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領隊培訓班」的田野培訓和考核,為了他們能夠順利過關,我決定去鄭州西山一探究竟。那日下午,為了節省時間,我從遺址東側的懸崖邊下到高差約九十米的黃河岸邊,跨過「七○一黃河戰備大橋」,搭上唯一的一趟長途班車趕回了呼和浩特,湊巧的是正好趕上當晚內蒙古文化廳為香港商務印書館陳萬雄總編輯舉行的歡送晚宴,此乃與陳萬雄先生酒桌初識。第二天,我搭航班飛鄭州,沒有想到陳萬雄先生就和我鄰坐。

有了前一晚喝酒的鋪墊,飛機上自然交談甚歡,藉此我也了解了他對編寫「草原文化」專題圖錄的主要構想和基本思路,此乃與陳萬雄先生飛機深聊,並從此開啟了二十幾年學術、文化的深入探究和友情的不斷昇華。萬雄先生行思敏捷,精力充沛,且性格豪爽,為人篤誠,言談交往之中,常能感受到他的熱情和大度。雖然他的粵式普通話講得並不標準,常常會在講話時把「我們這些做編輯的」說成是「我們這些做騙子的」,引起哄堂大笑,但是他極具感染力的為人之道,卻使我們這些北方漢子個個對其折服,並願意與他合作共事。九○年代中期,他正積極籌劃,為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整理出版《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同時在認真領會蘇先生「考古學文化區系類型」學說的基礎上,準備編撰一套圖錄,他稱之為「中國地域文化大系」,即是利用考古學的資料,將全國的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以若干冊圖文並茂的大型圖錄完整呈現出來。

這樣一個浩大的文化工程,恐怕除了萬雄先生的膽魄和氣度,無人敢於承擔起來。當時的「草原文化」和「東北文化」就在首刊發行之列。於是就有了萬雄先生在這本書中提到的「成吉思汗原鄉」的考察。那時,我們一輛麵包車,一行八人:香港商務印書館的陳萬雄先生、張倩儀小姐、李家駒和溫銳光先生;內蒙古方面有文物處蘇俊處長、考古所的我和博物館傅寧先生、陶平順師傅。西迄陰山腳下、黃河兩岸的巴彥淖爾和鄂爾多斯,東至大興安嶺西麓的呼倫貝爾和赤峰紅山,在呼和浩特東郊探訪過舊石器時代的大窯南山,在錫林郭勒草原拜謁了草原都城元上都……晝夜兼程,跋山涉水的勞頓和歡聲笑語,溫故知新的喜悅充斥了整個行程——那是一次東西五千里,上下八千年的歷史文化巡禮!

而勤奮、細心的萬雄先生記下了考察中的所有這一切。現在奉獻給大家的,就是他作為一個文化工作者,以赤子之心,「一生傾注中國歷史文化的探索和思考的心路歷程。」誠如萬雄先生書中所言,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長期活動的地區主要在蒙古高原的大漠南北。這個地區疆土遼闊,東起大興安嶺,西接阿爾泰山,北界西伯利亞,南逾陰山,大體上包括清朝初年以來所稱的內、外蒙古。遼遠廣袤的內蒙古自治區,就地處蒙古高原南緣的漠南之地,東西橫跨東北、華北、西北三大自然地理單元,大部分疆域處在北緯四十一度線以北,由東向西,燕山連綿,陰山橫亙,中國歷代長城也基本分布在這條山系南北。特殊的地理環境,多變的氣候條件,形成了形態各異的自然經濟類型,也造就了源遠流長、色彩紛呈的燦爛古代民族文化。北方草原的古代文明,從其發端便是以農業與牧業、狩獵與畜牧多種經濟形態相互交錯的形式,在這一區域孕育和發展。舊石器時代「大窯人」石器撞擊的火花,與「北京人」燃起的火焰同樣耀眼。地處西拉木倫河兩岸的原始村落,同一曲黃河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並稱為內蒙古的「兩河流域」文明,其在中華文明起源的「滿天星斗」中,應是最耀眼的星座之一。

夏商之際,隨著北方地區氣候的乾燥和變冷,畜牧業便也悄然興起,伴隨著遊牧民族登上歷史舞台,北方草原的青銅文明也翩然而至。周、秦、西漢以降,東胡、匈奴、鮮卑、烏桓、突厥、契丹、党項、女真、蒙古、滿族等北方各少數民族,如浪潮般一次次地興起,他們離開興安嶺,跨過草原、大漠,在與中原王朝的長期較量中,不斷充實和壯大自己,一旦時機成熟,便越過陰山,入主中原,建立王朝。中華民族就是在周邊民族不斷地融入中逐步形成,特別是在北方民族強勢融入,並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中日益更新和壯大。

北緯四十一度線造成了農牧差異,也造成了征戰和融合,而這種征戰和融合恰恰是中華民族不斷創造新歷史的原動力。中國歷史的朝代序列在魏晉南北朝之後,常常以「唐宋元明清」一以貫之,這應當說是一種不完整的表述。北宋時北方有遼、西夏並存,「澶淵之盟」後的百年和平,造就了北方經濟和社會的高度發展,以至於俄語至今仍以「契丹」稱呼中國;南宋時北方仍有金、西夏並立,偏居東北一隅的海陵王甚至把都城遷到了北京,就此開創了北京建都的歷史。但在以中原為中心的觀念支配下,史家居然沒有給遼、金、西夏修史,即便是後來補修的《遼史》和《金史》,也是十分簡陋,錯謬百出。今天看來,北宋的二百八十萬和南宋的二百萬平方公里土地當然不能代表當時的中國,但卻依然有人對南宋的滅亡和元朝的統一發出「厓山之後無中國」的哀嘆,站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上看,這實在是狹隘的歷史觀和民族觀。

即便是享國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在永樂北征後不久,就在比漢長城更偏南的區域修建了「萬里長城」,將北元——蒙古部落阻隔在長城以北,實際上開啟了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南北朝時代。因此,我們沒有權利不去正視和思考這一歷史的真實。否則,我們就將永遠無法去認識歷史上一個意義完整的中國。草原民族在大漠苦寒的環境下,長期過著騎馬射獵、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養成了胸襟開闊和堅韌不拔的性格,他們在融入中華文明之時,便為中華文化帶來了蓬勃向上、生機盎然的新鮮血液和發展動力。同時,草原民族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豪邁氣概,也打通了歐亞大陸上的壁壘,猶如一座橋梁,使中西文化得以交流。與此同時,草原文明也在這種交流中發展繁榮,其獨樹一幟的文明成果,又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鑑,使草原文明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一九九六年初,為了配合「中國地域文化大系」之《草原文化》和《東北文化》在香港出版的宣傳推廣,我和蘇俊先生,以及遼寧文博界的徐炳琨和孫守道兩位先生,受陳萬雄先生之邀,赴香港參加了一次精心準備的學術推廣活動。那次活動除了學術講座外,有和媒體的懇談見面會;有香港電台關於「草原絲綢之路」的錄音訪問;有報社記者對考古生活的單獨採訪;有晚餐的美酒,也有下午在咖啡館的「快樂時光」。記得在一次學術講座中,我以「中國的史前史應當重新架構——以興隆窪、紅山文化系列為例」為題做了發言。

這個議題引起了前來參加講座的饒宗頤先生和香港學術界的熱烈回響,饒先生隨後做了長篇的講話,認為以往對信史的認識只可以到中原的商周和北方的東胡,而考古的發現完全可以重建中國的史前史。會後的餐會中,饒先生熱情地邀我「到香港來教書」,雖因種種原因此事未有結果,但饒先生對歷史文化的重視和對晚輩的提攜可見一斑。應當說,萬雄先生策劃的這次活動完全超出了預期的設想,香港媒體的大量報導,包括「美國之音」的相關播出,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萬雄先生生在南國,讀書做事也在南國,卻因探尋中華文明的多個源頭,來到了北方,投身於草原,完成了對「另一種文明的體驗」。

幾年的奔波與不斷地思考,用他自己的話說,「令我對中國歷史和中華文明有重新的認識和理解」。這裡反映出的是他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深刻認識和對草原文化的執著熱愛。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當這位精力過人、工作起來不知疲倦的文化學者在「重遊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大草原,勾起舊憶,喚發了感情,又以退休之身,重新動筆」之時,這部凝聚著大半生感情與思考,飽含著諸多好友囑託的「舊帳」,終於要面世了!這或許是對歷史的思考,或許就是對過往歲月的回憶,我相信,每一個經歷過的人都會從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老友所囑,匆匆寫就。是為序。

試閱


〈陰山下 河套邊〉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首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出現的〈敕勒歌〉。文字簡淺,樸實無華,宛如天籟,是草原牧歌中的千古絕唱。

詩歌描繪的,正是陰山山脈的中段——大青山的南面,以呼和浩特市為中心的陰山下、河套邊的土默川平原。北魏分裂(約公元五三四年)後,北朝各代、各族戰爭頻繁。土默川平原是他們之間必然爭奪的主要戰場,烽煙不絕。生長於斯而建立了東魏的高歡,目睹故鄉的荒涼景象,與臣下斛律令唱和起來而留存下的一首詩歌。詩歌原意是感慨經過長久戰亂,草原一片荒涼,而非後來大多數人以此去理解草原牧草茂盛的情境。幾百年後的宋朝,大臣劉敞出使遼國,途經陰山,用詩描述自己所見,說:「陰山天下險,鳥道上崚嶒。抱石千年樹,懸崖萬丈冰。」雖說陰山與敕勒川間,仍然是分隔漠南與漠北的險要地方,但同時,陰山下,河套邊的土默川平原,環境優越,水土豐美,是宜農宜牧的天然沃野。《漢書》就描述說:「東西千餘里,草木茂盛,多禽獸,本冒頓單于(匈奴首領)依阻其中⋯⋯是其苑囿也。」

到了唐朝時代,《新唐書》〈突厥上〉有這樣的記載:

「南大河(指黃河),北白道(指陰山通上蒙古高原的峪谷重要通道),畜牧廣衍,龍荒之最壤。」

冒頓時的匈奴和唐代的突厥,都是歐亞草原上最強大的部落聯盟。史書如此描述,可見土默川平原環境的優越,及對強大遊牧民族的重要。明代大地理學家顧祖禹在他的名著《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四山西六)是這樣描繪的:

「東至威寧海子(即今日內蒙古的黃海旗),西至黃河岸,南北四百里,東西千餘里,一望平川,無山陂谿澗之險,耕種市廛,花柳蔬圃,與中國無異。」

呼和浩特市位於土默川平原的中央略偏北的位置。二十年前,走出呼和浩特市區,不管往東南西北方向走,穿過散布著新建的工廠和大廈林立的市郊後,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田野。春夏之間,田壟長著各色莊稼,一派江南田園的模樣,見不著一點兒草原風貌。帶著〈敕勒歌〉描述的印象,來到這裡,或許大失所望。我們有時讀書真不細心,容易人云亦云。試想像一下,牛羊埋在草中間,見不著,哪有這樣高密的草原?何況蒙古高原在地理上是屬於「乾地草原」或稱為「短草草原」。幾十年前珠三角基圍中的鹹水草田,或河涌邊盛長的鹹水草叢,就會這麼高密。但鹹水草,牛不大吃,羊更不會吃,只能曬乾後,用來編織草席和當作縛紮用繩。用不著過早的失望,蒙古草原另有水草豐美的地方。何況我們踏足的土默川這地方,千多年來已日趨農耕化和都市化,是中國幾千年來熱鬧之極的歷史舞台,是了解中國歷史全貌不能不到的地方。能來到這裡,不啻為我們上了歷史的一堂實地課。

離開了地理環境的認識,是無法真正認識歷史的,亦不可能遊好地方,因為太浮光掠影了。這是我幾十年來實踐「行走學歷史」的體會。攤開中國地圖,在正北方黃河沿線有一個「几」字形的大曲灣,這就是著名的黃河九曲的最大一曲。灣內的地區,就是著名的河套地帶。河套之上,隔著黃河,就是土默川平原。土默川平原的北部,橫亙著陰山山脈。陰山山脈全長一千公里,平均高度一千米,南北寬廣約五十至一百公里。陰山說是山脈,其北坡緊貼蒙古高原,可以說是與廣闊的蒙古高原緊連在一起。我走過陰山通向蒙古高原的白峪道,並不難走。陰山山脈的山勢向東南傾斜,東南支脈漸與燕山山脈和興安嶺山脈在南端相接。西北部接連了賀蘭山,是岳飛〈滿江紅〉中說「踏破賀蘭山闕」的賀蘭山,現在是遊覽甘肅、秦長城和西夏王朝的古蹟勝景。陰山向南,再與鄂爾多斯高原相接。這樣一加描述,寬廣的土默川平原,周圍形勝,宛如一張中國古老圈椅。北面是陰山中段的大青山,與蒙古高原相連為高靠,左右的興安嶺與賀蘭山如把手迴抱。另大青山有如一座碩大無比的天然屏風,擋住了秋冬颯颯南吹的朔風。土默川平原上有大黑河、小黑河和什拉烏素河,在其間流過,並自東北向西南匯入黃河,水草豐美,氣候溫和。

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兩個城市,首府呼和浩特在河套黃河北岸的東北角,包頭市在其正北,歷史名城五原,則在左上角。

現在我們走在大青山西段的土默川平原,風貌一如元時顧祖禹所描述的一樣,宛若江南。往南眺望,田疇莊稼間,隱約間還可以見到黃河。過了包頭市往南到鄂爾多斯高原,要渡過黃河。作為中原文明搖籃的黃河,與長久以來被目為塞外絕域的陰山,竟可相對而望。未曾來過,靠記載與地圖,真難想像。不過,黃河河水不再滔滔,架上過河的大橋,已無天塹之感了。旅遊古蹟勝景,要有幾分思古的想像,讀點歷史,自然會萌生出想像力。俗語說滄海桑田,幾千年、幾百年的遞變,要保持原貌,太不可能了。以前說是「江山不老」,如今的世界,科技太發達了,隨時可以移山倒海,變成了「江山易老」。還是趁江山尚未老,早走走,多走走。在陰山下,河套邊,走上一趟,歷史的靈光霎時閃動,豁然就會明白,在過去的幾千年,陰山下,河套邊,何以會成為人聲鼎沸的歷史舞台。

從傳說時代到商、周、春秋時期,在黃河流域中游即中原地區,以農業文明發展起來、且日益壯大的華夏民族活動地區的北部周圍,同時活躍過著不同生活文明的遊牧部落和民族。這些華夏北疆的部落和民族,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稱呼:如鬼方、葷粥、玁狁、山戎、北狄和後來大家熟知的匈奴、鮮卑和突厥等。農牧民族在黃河兩岸甚至互為進退,交錯而居,共飲黃河水。《詩經・小雅》有一首很有名的〈采薇〉詩,內中曰: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詩的背景正是《漢書》〈匈奴傳〉所載:

「懿王(周朝)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中國被其苦,詩人始作,疾而歌之⋯⋯」

大概是說在公元前十世紀,北方遊牧部落侵擾中原地區,引致紛亂的情況。詩中說的玁狁,乃春秋時期的北狄,戰國秦漢時期的匈奴。到中原地區秦漢帝國的出現,北方的草原也出現最早統合整個亞洲草原的匈奴帝國。匈奴帝國的根據地,主要就在土默川平原。南邊有黃河天塹,北邊有陰山天障以為塞而與秦漢相對峙。自此南北兩種文明展開了長達二千多年的激烈攻防戰。陰山下、河套邊,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舞台。

〈千年之覆的嘎仙洞〉

對大眾來說,「考古」或許是一門很沉悶的學問。事實上,花點時間去認識,考古不僅不會沉悶,一個考古項目的發現,有如尋寶遊戲,引人入勝。不過從事考古工作,是很艱苦的。幸好考古的發現,時常揭開歷史的謎團,令人振奮。位於大興安嶺的「嘎仙洞」的發現,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離開了敖鄉,我們朝東南走,往阿里河鎮。阿里河鎮住著跟鄂溫克族有親緣關係、同是現今大興安嶺森林狩獵民族的孑遺的鄂倫春族。我們到阿里河鎮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見識上世紀八○年代一個重大的考古發現——嘎仙洞。這個山洞的發現,像打開了中國歷史時光隧道的一扇大門。從那裡開始,揭開迷濛的歷史,再綜合了幾十年來的考古發現,草蛇灰線,讓我們隨著原來生活在大興安嶺森林的狩獵部落——大鮮卑族,如何走出了森林,進入蒙古高原,轉身成為了一個遊牧民族。再輾轉南下黃河流域的中原,在中原建立了北方民族第一個王朝——北魏。在中國歷史文化上,真是大放異彩的神奇歷史旅程。

我們從呼倫貝爾草原,經室韋鎮,再上大興安嶺,是為蒙古族人尋根。作為森林狩獵民族的蒙古人祖先,在大興安嶺森林的身影,早已化作落葉積泥,了無痕跡。現今仍存在的狩獵民族孑遺鄂溫克族和鄂倫春族,就是蒙古人祖先的影子。阿里河敖鄉有相當規模的民族博物館,文物陳列相當豐富,足夠我們認識森林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的輪廓。他們之前的鮮卑、烏桓、契丹、金和女真等我們比較熟悉的中國北方民族,都是源起大興安嶺,都曾在森林中過著狩獵漁穫的森林生活。至今在中國大地上,仍處於較原始狀態的大興安嶺森林,其實洋溢著令人奪目的歷史神采。歷史上曾活躍一時,甚至建過赫赫功業的大多數北方民族,雁過留聲,在莽莽森林,於茫茫草原,瀟灑地走過,不大留下痕跡。只有拓跋鮮卑,經近幾十年的考古發現,卻脈絡分明,讓後人能追跡他們千年以上的神奇歷史旅程,屬歷史的異數。從世界歷史而言,能如此清晰地見到一個民族歷史演進過程,也是罕見的。這就是吸引了我們來到他們在森林的祖庭嘎仙洞的原因。

從鄂倫春族自治區首府阿里河鎮,乘車顛顛簸簸的,向西北約走了十公里,來到了一高達百米、巍然陡立的石岩峭壁下。沿峻峭的山路爬上二十米高,就抵達洞口呈正三角形的嘎仙洞。洞口真大。在外面朝內張望,也覺山洞不小。往裡走,很難預想洞內會如此開闊幽深。據測量,說洞內進深是九十二米長,橫闊是二十八米,洞頂最高處有二十米,面積達二千平方米,宏偉有如一大展覽館,擠滿可容近千人。

嘎仙洞在當地,不算偏僻。鄂倫春族人一直知道這個地方,並流傳著動人的傳說和神話。但是,直到一九八一年,在離洞口西側不遠、千年苔垢斑駁漫漶的石壁上,由考古學家米文平先生,發現了完整的「石刻祝文」,才讓不為外界所知的嘎仙洞,名聲遠播。嘎仙洞「石刻祝文」的發現,在歷史研究上,破千年之惑,揭開了一段重要歷史之謎。在嘎仙洞發現的「石刻祝文」,竟與《魏書》〈禮志〉所載,內容大抵相符,也完全證實了《魏書》〈烏洛侯傳〉記載的真實。記載是這樣的:

「烏洛侯國,在地豆于之北,去代都四千五百餘里……世祖真君四年來朝,稱其國西北有國先帝舊墟。石室南北九十步,東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靈,民多祈請。世祖遺書中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於室之壁而還。」

文中說到的世祖真君,是指北魏第三代君主拓跋燾,太平真君四年,即公元四四三年。拓跋氏北魏,是歷史上第一個入主中原,統一黃河以北,建立了王朝的少數民族。長久以來,因為《魏書》有這段記載,中外學者殫精竭慮,欲破解關乎該族的發源地,卻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直到發現嘎仙洞〈石刻祝文〉,才一錘定音,揭千年之覆。大興安嶺北部的大鮮山就是拓跋鮮卑的原鄉,而原封不動的嘎仙洞,就是其祖庭。

《魏書》〈序記〉對拓跋鮮卑的祖源,是這樣記載的,說在大興安嶺:

「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其後,世為君長,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為業……積六十七世,至成皇帝諱毛立。聰明武略,遠近所推,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

北魏創建者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詔定國號,也說:「昔朕遠祖,總御幽都」,「逮於朕躬,處百代之季」。如此看來,鮮卑之族興,遠祧百代,可追溯到夏、商之世。到了東漢年間公元初遷出,他們在森林的狩獵生活,長達一千七百年。在中國大地上,是一個很古老的民族。

繼〈石刻祝文〉的面世,在嘎仙洞內外,陸續出土了不少石、牙、骨、陶和青銅的器物,也有不少野生動物骨骼化石。《魏書》上的百世之說,不完全是誇飾。最少,由洞內外發現的文物,說明鮮卑族人在森林,的確過著原始而漫長的狩獵生活。在歷史被稱為「第一推寅」、酋長毛的帶領下,遷出森林之前,已是一個擁有三十六個山頭,統率大小近百血緣氏族的原始部落了。

嘎仙洞雖然是個自然洞穴,只要細心觀察,不少地方都有人工修整過的痕跡。洞堂結構,隱然可分前、中和後廳的幾個部分。中部大廳上堆放的巨石塊,雖見散落,但依然平整有序,很適合圍坐聚議。洞壁也斧鑿削理過,甚至留下燻煙的痕跡。走出洞口,位於洞口,站在左邊一塊巨大的臨崖石塊,可俯瞰幾十米下的開闊的空地。幻想一下,顧盼自豪的陪著薩滿,主持祭祀,下面篝火熊熊,眾信歌舞鼎沸,敬禮神靈。又可以幻想到,伴隨著族長,誓師出戰,武士志氣高昂,攜弓佩箭,呼嘯聲喧。嘎仙洞地處大興安嶺北段的峰巔,錯落群山圍繞,森林密布,在洞外外望,一覽無遺。正對百米之遙,有一條小河流過。雖稱為河,流經洞口對面的不如說一條淺溪。走近看,溪水湍急,清澈到底,確是一處古人類天然生息的絕佳地方。新近再重臨阿里河鎮與嘎仙洞,已整治成為一個熱門的旅遊點。設施、交通都完備了。當然,已不像二十年前的荒蕪。嘎仙洞下面原來荒野空地,已鋪上水泥地,圈上石雕圍欄,地方整潔了,遊客方便得多了。原荒地外疏林間的清澈可鏡的水溪不見了。既然開發成旅遊點,整治是免不了的,總覺失去原始的味道。幸好,洞的周圍和遠觀,仍能保持著原生態的景象。

北魏太武帝派大臣李敞一行,從中原的平城,跋山涉水,千里迢迢,來到大興安嶺鮮卑族人先祖舊墟石室,拜天地祭祖先,上距鮮卑族之離開大興安嶺,已三四百年了,經歷了約三十三代人。這時期的鮮卑族,已華麗轉身,生活模式、血緣與文化,已一再蛻變,並建立了中原式的王朝,進入了中國文明的核心。鮮卑族幾千年的演進過程,是神奇的,其歷史發展的軌跡,在中國歷史上,在組構中華民族上,不乏其例。只是鮮卑族的歷史更悠久,演進過程更神奇,演變的形式更典型而已。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84187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32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讀享日金幣加碼回饋最高7倍
預計 2024/05/02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