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媽媽這樣教出會理財的小孩:把握金錢觀養成的黃金期,替孩子打下一生幸福的基礎

  • 9 234
    260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孩子需要「三種自立」。
生活自立、心靈自立、以及「金錢(經濟)自立」!
我的育兒目標是:「讓孩子在18歲獨立」,等兒子們高中畢業後,我不會再提供學費與生活費。即便如此,我還是設法安排,讓長男於求學階段就開始創業!──作者
 
身為父母,我們該何時、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金錢教育並非只是教導「金錢的機制」。而是要培養出孩子的生存能力,例如「用自己賺的錢買想要的東西」。讓孩子思考,如何有效率地經由想做的事賺取金錢並付諸實行、善用手中的資源,才是金錢教育的真諦。

本書特色

★日本母學學院院長親自執筆!亞馬遜熱銷,讀者五星推薦!

作者

河村京子

1963年生。畢業於東京學藝大學教育學部。曾在山口縣經營補習班、主持幼兒教室等,現為「母學學院」院長。育有兩男一女,長男應屆錄取東大;次男連續兩年進入數學奧林匹克總決賽,並且應屆錄取京大;長女自2016年1月開始在英國留學。以「教育出能夠管理金錢的孩子」為首要目標,活躍地舉辦各種研討會與講座。持續向全國有育兒煩惱的母親們提供建議。本書以特別受歡迎的金錢教育研討會為基礎,整理了如何培養出左右孩子一生的金錢感覺。著作有《0歲到6歲是打好基礎的黃金期! 讓孩子應屆考上東京大學的教育法》(KADOKAWA)、《父母也能樂在其中,「先苦後甘」的教育方針》(ハート出版)。
 
母學學院:haha-gaku.com/

目錄

前言……3
當今追求的「金錢教育」之卷……8
實踐金錢教育的母親心聲……12
 
序章
孩子的金錢感受很危險!
如今需要金錢教育的理由……21
ATM會吐錢出來?……22
刷卡會失去「金錢價值」的感覺……25
「金錢≠只是數字」……28
孩子認為「有錢是理所當然的事」……31
錢的話題太俗氣?……33
孩子世界的金錢感受……36
現在的孩子比起東西更想要錢……38
專欄 依孩子的年紀劃分 金錢教育的提示……42
●3歲前的孩子……「金錢很重要、很重要」期 ●3歲~6歲的孩子……「瞭解金錢價值」期
●6歲~9歲的孩子……「金錢體驗」期 ●10歲以後……「洞察未來的金錢管理」期
 
1
父母的習慣造就
「對錢無節制的孩子」
遺傳下來的金錢觀念令人畏懼……45
父母養出如出一轍的孩子……46
避免長大成人後罹患「金錢的生活習慣病」……50
從小灌輸「金錢是勞動的代價」的理由……53
「工作」與「花錢」何者為先?……57
錢不要全都存著,應該循環流通……61
不能浪費、也不能吝嗇。養成平衡的金錢感覺……65
金錢教育培育出會思考的腦袋……67
確認父母的意識!對金錢抱持何種印象?……70
對金錢的印象確認表……72
 
2
如何培養能自立的孩子「賺錢的能力」?
傳授工作的意義……81
育兒目標是「讓孩子自立」……82
從3歲開始感受「幫助別人的喜悅」……87
從6歲開始習慣「勞動」……90
活用自己想做的事,養成有效率的賺錢能力(=開創的能力)……93
養成善用賺取的金錢的能力(=生存的能力)……96
「是幫忙?還是工作?」藉此也能改變孩子的意識……99
幫忙期 從3歲開始的工作……102
專欄 孩子能做各種工作……107
如果孩子討厭工作呢?……108
薪水期 從6歲開始付薪水……114
薪水期 提升工作品質→採用獎勵制度……118
薪水期 不做工作的自由與做更多工作的權利……120
薪水期 做不到也要原諒……124
專欄 「自己的事」算是工作?……128
 
3
「管理金錢的能力」、
「善用金錢的能力」的發展方式
傳授金錢的四大功用……129
金錢分成四類來思考……130
金錢的功用其❶「花用」……134
金錢的功用其❷「儲蓄」……137
金錢的功用其❸「增加」……140
金錢的功用其❹「捐贈」……143
管理金錢的具體方法……146

4
生活中才能養成
真正的金錢感受
每天都是學習機會。父母才能做到的事……151
用真正的金錢玩遊戲!……152
金錢遊戲 初級篇 高級篇……157
避免說「因為沒錢所以不能買」……163
一星期花多少錢?……166
食衣住的花費是父母的責任……170
手機、遊戲是誰的物品?……173
壓歲錢該如何運用?……176
靠自己取得想要的東西就不會浪費……178
做何用途交給本人決定……180
養成用固定的金錢滿足自己的能力……183
 
5
看清金錢流向的
「零用錢帳簿」的魔法
沒有記清楚也無妨。親子一起享受記帳樂趣……187
如果要付薪水就叫孩子記在零用錢帳簿上……188
父母的管理鬆散一點才會剛剛好……192
適合當成親子的交流工具……195
孩子的薪資申請單就用零用錢帳簿替代……197
零用錢帳簿也能提升算術能力……200
能夠鍛鍊洞察整體的能力……204
 
後記……206

序/導讀

前言

18歲自立」的教育目標──以我的情況

「幫我打掃浴缸就給你10圓。」

當你對孩子這麼說,就連幼稚園的小孩也會開心地接受。

媽媽可以輕鬆一下,孩子也能學到工作的樂趣與金錢的重要性,看起來是個非常好的方法。第2天、第3天孩子也會願意做吧。可是過了1個禮拜,有不少孩子會覺得厭倦。

如果你對上國中的孩子說:「我給你10圓,幫我做。」大多數的孩子只會回答:「我才不要~」

假如我對你說:「如果你幫忙打掃我家浴缸,我就奉上10圓。」

應該不會有人願意幫忙吧(笑)?

養育孩子並非在幼稚園或托兒所就結束了。直到孩子長大成人,是必須花上漫長時間的大事業。養育孩子「只看眼前」,通常以後就會碰上麻煩。尤其關於金錢教育,實際需要得等到孩子長大成人獨立之後。此時不為錢所困的「金錢教育」是如何呢?

拿起本書閱讀的你,可能是正在養育孩子的母親,或者是父親。你是否覺得困惑,該從何時開始,給孩子多少零用錢呢?

大家好。這麼晚才自我介紹,我是母學學院院長河村京子。我對養育孩子的母親傳授「教出具有思考能力的孩子」、「如何成為一位貫徹信念的母親」。我既不是理財顧問,也不是會計師。而且對於經濟問題算是頗為生疏。那為何要寫一本「孩子的金錢教育」的書呢?首先我要聲明幾件事。

養育孩子時,有許多必須教導孩子的事。

遇到人要打招呼、回到家要洗手、學校的功課要做完等,養育孩子每天都是「教育」。所謂「打鐵趁熱」,我猜你一定認為教育愈早開始愈好。從孩子走路都還搖搖晃晃的時候就教他說:「午安!」一回到家就把手勾不到水龍頭的孩子抱起來讓他洗手。

那麼金錢教育該從何時開始呢?從幼稚園?上小學之後?或是你認為孩子還小,金錢教育等他年紀更大的時候再開始也不遲?或者你心裡覺得不安:「我也沒學過金錢常識,其實也不懂,實在不想接觸。」於是一直拖延。

日本人對於金錢覺得「庸俗」、「不想被人知道」、「不想被認為對金錢很感興趣」,這樣的想法十分強烈。即使親子之間也一樣。所以我們從父母身上幾乎不曾好好地接受過「金錢教育」。要教孩子自己沒學過的事,實在非常困難。所以才覺得為難啊。

可是要教出能夠自立的孩子,「金錢教育」是不能迴避的問題。孩子將來要成為能夠自立的大人生存,除了「生活自立」與「精神自立」,「經濟自立」也是絕對必要的。就算舉止有禮、學力出眾、精明能幹、收入優渥,如果浪費成性就無法度過幸福人生。反之吝嗇小氣也不會得到幸福。想成為自立的大人,「經濟自立」是必要條件。因此金錢教育是父母得教導孩子的「育兒必須科目」。

本書並非從經濟學的立場寫成。內容也不是讓孩子將來變成有錢人的方法。而是寫了能讓孩子長大成人時成為「經濟自立」的社會人士,這樣的育兒方法。希望能作為一項「育兒必須科目」,將金錢教育傳給孩子。

我有三個孩子。兩個上大學的兒子和一個唸國中的女兒。我的育兒目標是「讓孩子在18歲自立」。而這種自立也包含了「經濟自立」。當我的兩個兒子從高中畢業成為大學生時,我向他們宣告:「媽媽已經從養兒育女畢業了。往後你們要獨自過生活。」所以我沒有寄學費與生活費給他們。我的女兒在幾年後也即將自立。

為了讓孩子在18歲時經濟上自立,從小我就對他們灌輸金錢教育。因為這18年來和三個孩子朝夕相處,困難或複雜的方法是無法持續的。這是粗枝大葉、性格悠哉的我也能做到的簡單至極的方法。起初我思考了緊繃精實的金錢教育,但隨即領悟到這樣是無法持續的(笑)。於是逐漸變成非常簡單的方法。本書所寫的是任何人都能夠簡簡單單、毫不勉強地實行的簡易方法。

目前我向全國母親傳授這個「簡單至極的金錢教育」方法。實際在家裡實踐的母親們都驚訝於孩子改變了對於金錢的想法與用法。我在撰寫本書時穿插了超過200位母親的報告。

當你讀完本書時,相信你一定會躍躍欲試。在你閱讀後,請務必從能夠實行的部分配合孩子開始實踐。也請想像將來自己孩子成長為在經濟上、精神上與生活上自立的大人模樣──


母學學院 河村京子

試閱

ATM會吐錢出來?

養育孩子時,身為父母的我們會心想:「以自己的成長過程教育孩子吧!」因為沒有養兒育女的經驗,便以數十年前自己成長時的經驗為基礎。
  
關於金錢教育也相同吧?父母灌輸給我們的金錢教育,理所當然地也套用在我們孩子身上。可是這數十年來整個經濟環境大為改變。在你小時候ATM還尚未普及吧?當時一般是用現金買車票,在超市購物也是用現金支付。
  
換言之,我們自然地學會這種感受:「金錢是買東西時絕對需要的重要東西」。並且也親身體認到「沒錢就無法購買需要及想要的東西」。
  
那麼現今的經濟環境是如何呢?
  
一般人通常是從ATM提領薪水,買車票或在超市超商付款時大多也使用卡片。有時會突然發覺:「今天都沒用到現金。」換言之「金錢」正逐漸從「現代」的正式舞台上消失。
  
近數十年來,日本人的經濟環境有著如此巨大的轉變。明知如此卻仍以自己數十年前的經驗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顯然是不合時宜的。首先讓我們來瞭解一下現代孩子的金錢感受。

事例1 孩子想要買玩具,你對孩子說:「我們沒錢。」結果他回你一句:「去ATM領錢不就好了?」

事例2 你從銀行ATM領錢時,孩子對你說:「隔壁那台ATM會吐出更多錢。」

事例3 我的孩子以為操作ATM就能得到錢。

事例4 在街上或店家可以得到免費的面紙或試用品,所以孩子以為商品不用錢。

這些事例中的孩子絕非特別的例子。也許你的孩子也有同樣的想法。請大家問問孩子對金錢的感覺。並且也請意識到自己成長時的金錢教育,對現在的小孩是行不通的。

刷卡會失去「金錢價值」的感覺

現代如此便利的社會,即使出門忘了帶錢包,只要有卡片就綽綽有餘。在商店可以用信用卡或電子貨幣結帳、車票有電車專用卡、書籍則可以用圖書卡購買。使用卡片不用攜帶現金,所以比較安全,而且還有累積點數的優惠。可能有些家庭覺得:「要是孩子掉錢就糟了,所以只帶卡片就好。」不過讓我們停下來思考一下。身為大人的我們小時候並沒有卡片。無論買任何東西都使用現金。所以自然而然學會金錢的機制與流向。因此我們明白帶著零錢很麻煩,身懷巨款十分危險。如果使用卡片就能彌補這些缺點,感覺十分便利。然而現代的孩子從出生時就理所當然地使用卡片,比起使用現金的次數更多。當然倘若孩子還小,不會是孩子自己付錢,而是看著父母使用卡片。
  
任何物品只要掏出卡片就能取得,在這種社會中長大的孩子,或許並不瞭解金錢真正的意義與價值。所謂金錢真正的意義與價值是「和同等價值的東西交換」。有價值的物品要付很多錢,價值低的物品只須付一點錢。如果任何東西只要掏出1張卡片就能取得,也難怪孩子會以為「只要掏出1張卡片就能得到任何東西」。

實際上這些孩子的心聲是:

事例1 如果有想要的東西就去拜託爺爺:「爺爺,把魔法卡片拿出來~」

事例2 在商店猶豫是否要購買商品時,孩子說:「在網路上買就好了嘛!」

事例3 正在玩商店遊戲的幼稚園兒童的對話:「老闆,我要這個。我要刷卡付帳。」

事例4 孩子在店裡看到想要的東西,你說:「沒錢所以不能買。」孩子卻回你一句:「刷卡買不就好了?」

事例5 母親在超市收銀櫃台用電子貨幣結帳時,孩子說:「我來『嗶一下』!」

事例6 母親忘了帶電車卡,正要拿現金買票時孩子說:「媽媽,這(售票機)是什麼?今天為什麼不嗶嗶?」

通常會聽到孩子這樣的心聲。由於刷卡和網路購物太過普遍,從一開始就沒有使用現金的概念。如此無法理解金錢的概念,成為大人後究竟會變得如何呢?一想到此處實在令人惶恐不已。

「金錢≠只是數字」

某位母親和上幼稚園的孩子一起搭電車時忘了帶票卡。沒辦法只好去買車票。孩子看著母親的行動覺得很不可思議,他對著小小的車票端詳許久然後發問:
  
「這是什麼?用這個就能搭電車嗎?」
  
母親聽了大吃一驚。她沒想到孩子竟然不知道車票是什麼?此時這位母親覺得應該把金錢像電子錶一樣化為數字。她決定至少要在孩子面前用現金買車票。就像這個沒見過車票的孩子,由於刷卡付費的場面增加了,於是在孩子們心中引發了「金錢空洞化」。所謂「金錢空洞化」是指不懂金錢的價值,只覺得那是一個數字。恐怕有孩子連數字都無法理解。「卡片=可以買到任何東西」的公式一旦深植腦海中,可能會無法理解「金錢的價值」,就這麼長大成人。
  
另外我還聽過一些關於「金錢空洞化」的實例:

事例1 孩子順路經過便利商店就以為能得到一些東西。並且欠缺不買東西就離開的意識。

事例2 父母拿200圓給孩子去買筆記本,結果孩子卻說:「我可能還有其他想買的東西,給我500圓。」

事例3 給孩子600圓零用錢時,因為沒有零錢,於是拿千圓鈔票給孩子,要拿找零的4枚100圓硬幣時,孩子卻說:「100圓硬幣比較多,你太奸詐了!」孩子不懂金額,以為枚數多的比較有價值。

不只孩子,連有些母親心裡也開始「金錢空洞化」。某位小兒科醫師表示,愈年輕的母親愈會毫不在乎地讓孩子拿著1萬圓紙鈔,就這樣去超商買東西。
  
如果是我們這個世代的母親,不可能讓孩子帶著大筆金額吧?因為孩子尚未理解金錢的價值,做母親的知道孩子只會把「大筆金額」當成一般的紙張。所以不會讓孩子帶著大筆金額,而是從運用零錢開始學習金錢的價值。
  
年輕的母親也許只把金錢的價值理解成一個數字。無法理解金錢的價值,在心裡淪為普通的數字,不難想像這樣的大人在運用金錢時肯定會失衡。
  
首先讓孩子理解「金錢的價值」正是最重要的課題。

孩子認為「有錢是理所當然的事」

在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孩子?

●玩具壞掉了,卻滿不在乎地說:「再買新的不就好了?」

●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看到自動販賣機時就說:「我買果汁給你吧。反正沒錢再回家要就好了。」

●在糕餅店挑點心的時候說:「我買給你,我有錢。欸,媽媽!」

●滿不在乎地說:「沒錢再去跟爺爺要就好啦。」

●拿到壓歲錢如果是1千圓或5千圓,便會大聲嚷嚷:「咦~!不是1萬圓喔?」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時就過著豐足的物質生活。食物、衣服、遊戲都是應有盡有,完全不懂得「辛苦付出才有收穫」的道理。乍看之下孩子們無比幸福,可是「豐足的物質生活」果真是一種幸福嗎?
  
孩子們會以為「有錢是理所當然的事」、「自己身邊隨時都有錢」。這些並不是孩子的責任。也不是抱怨幾句:「現在的小孩實在是……」就能了事。這都是身為大人的我們疏於將金錢的重要性、賺取金錢的辛勞傳達給孩子的結果。「談錢很庸俗」、「談錢感覺很丟人」,都是這種感覺引起的後果。
  
我並沒有否定這個豐足的物質社會。想要享受豐足的生活,教導孩子「愛惜物品」、「珍惜地使用金錢」正是我們大人的職責。若不如此,孩子們也許將來會被金錢擺布,因而迷失自我。
  
父母在家庭中告訴孩子賺錢的過程有多辛苦,就是金錢教育的第一步。為了將孩子培養成擁有健全金錢感受的大人,請務必實踐這一點。

錢的話題太俗氣?

在日本有一股風潮,認為在眾人面前談錢很俗氣。就連家人、親子之間,也鮮少談論「家裡的經濟狀況」。可是如此一來,孩子何時才能學到經濟方面的常識呢?即使在家庭外能學習「經濟學」,對於「自己和家裡的經濟」卻一無所知,就這樣踏入社會。
  
假如你的孩子抱持著「錢會從ATM吐出來」的感覺,如此長大成人出社會以後會是如何?
  
現代社會中有非常多消費的誘惑。電視廣告上每天播放充滿魅力的商品,雜誌上也刊登了今年最流行的服飾與手提包,甚至令人產生一種錯覺,如果不買就會趕不上時代。街上到處都是開心的玩樂場所,也有許多歡樂的活動。一般人實在難以抗拒這些誘惑。
  
為了避免身陷誘惑之中,重點在於應該向孩子說明家裡的經濟狀況讓他們理解,並且想像若是自己會如何運用這筆收入。

那麼該從何時開始教導呢?就讀小學前的幼兒缺乏金錢概念,所以還無法理解。如果告訴國小低年級的孩子家裡年收入有多少,他可能會在學校裡大肆宣揚:「我家的年收入是○○萬圓喔~」(笑)。因為他還無法辨別哪些話該不該說。
  
我認為最好在孩子國小高年級之後,再誠實地告知「家裡的經濟狀況」。實際上我在孩子國小高年級時,告訴他家裡的收入與支出有多少。
  
譬如孩子考國中需要花費不少金錢。像是學費、交通費、上補習班的補習費,如果孩子知道這些花費,就會明白家裡的收入有多少錢花在自己身上。如此一來,想必就不會對於學習抱持著馬虎的心態。透過實際思考花在自己身上的金錢,就能切身體會自己對於金錢的感受。我家的教育目標是讓孩子在18歲自立,成為大學生的兩個兒子也是經濟自立,自己籌學費與生活費。長男和次男都會記錄家計簿。他們表示:
  
「不瞭解自己目前經濟狀況的日子太可怕了。瞭解自己的經濟狀況才能自由地玩樂,才能有自信地選擇是否要買想要的東西。」
  
請不要覺得跟家人「談錢很俗氣」,老實地告訴孩子家裡家計的真實情形。這在將來才能成為孩子掌握自己經濟的榜樣。

孩子世界的金錢感受

之前透過大人的眼光觀察了孩子的金錢感受,接下來要看看在孩子世界裡的金錢感受。
  
話說大人對於孩子身上帶著錢這件事,是否覺得不太合適呢?
  
通常孩子不帶錢包,口渴就去喝公園的自來水,不管去哪裡都是騎腳踏車或走路。有著這種想法的大人,對於現在孩子的金錢感受或許覺得不太對勁。例如……

事例1 從國小低年級開始,和朋友出去玩的時候一定會帶錢包。金額都超過一千圓!在糕餅店或店家買點心吃是稀鬆平常的事。

事例2 到了國小高年級,和朋友玩樂時如果沒帶錢就會被排擠。其中有些孩子會從父母的錢包擅自拿錢。

事例3 以為把自己的東西給朋友就是對人很好。被大人警告時竟然還回嘴:「東西沒了再買給我不就好了?」

似乎上了小學便形成一種價值觀:「身上帶著錢是理所當然的事。沒帶錢就沒辦法和朋友一起玩」。
  
假如你的孩子身邊都是這種金錢感受的朋友,那該怎麼辦?因為重視友情就讓他帶著錢嗎?還是你會對孩子說:
  
「不准和那種朋友來往!」
  
是否有辦法能兼顧自己家庭的金錢感受,又能和朋友相處融洽呢?過於勉強不會有好結果。一定要找出能兼顧自己家庭與朋友的金錢感受。

現在的孩子比起東西更想要錢

其實不管擁有多少錢,金錢本身既不能吃也不能玩樂。光是擁有錢並不覺得快樂。金錢不過是寫了數字的紙張,或者只是一枚硬幣。也沒有有趣的圖畫或色彩鮮豔的圖案。況且既不會動也不會跳舞。
  
金錢的魅力在於可以拿來和喜歡的物品交換。
  
原本孩子對於玩具或點心等「物品」感受到魅力。然而現代沒有當下就想要的東西,或者因為物質過於充足,無法立即做出選擇。覺得這個也不錯,那一件也想要。於是孩子們漸漸明白:「只要有錢隨時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或許因為如此,我聽過這樣的例子:事例1 我問小學1年級的外甥:「你想要什麼聖誕禮物?」
外甥回答:「我想要錢!」
我覺得很訝異,便問:「你要拿錢做什麼?」
「我想要玩100圓的卡片遊戲。」外甥這樣的回答,令我感到不可思議。(愛知縣H‧T小姐)

關於新年的壓歲錢,有個這樣的事例:

事例2 我拿壓歲錢給朋友就讀小學3年級的孩子,他說:「我要現在去買玩具!」這令我感到很訝異。他絲毫沒有存錢的想法,我深深地覺得,在他的認知中錢就是要拿來花的。(愛知縣S‧K小姐)

這種「金錢至上」的價值觀,不只小學生,也深入更小的孩子心中。

事例3 某位媽媽朋友的2歲孩子,非常沉迷扭蛋玩具。就算媽媽禁止,他也會大吵大鬧,於是奶奶就會讓他玩個不停。那個孩子十分清楚:「沒有錢就不能玩扭蛋」,即使還不太會說話,他也會用肢體語言央求:「給我錢!」(茨城縣Y‧N小姐)
  
在能夠說話之前,幼兒已經理解「玩扭蛋需要錢」。在瞭解「金錢的價值」之前,已經知道「花錢的樂趣」的孩子增加了。

事例4 和3歲的兒子一起洗澡時,兒子笑著說:「媽媽沒有小雞雞,下次我買給妳。」我很驚訝這孩子以為用錢可以買到任何東西,便決定對他實施正確的金錢教育。(佐賀縣K‧Y女士 3歲男孩)

也許你的孩子也符合其中一、兩項。我想各位已經理解到,這和幾十年前自己小時候的金錢感受有著極大差異。
  
對於現在的孩子,我們當父母的世代所接受的金錢教育已經行不通了。若是沒有全新的方針與廣闊的視野,便很難對現在的孩子實施金錢教育。此外對孩子實施金錢教育的母親,自己對於金錢的態度或許有必要重新省思。
  
從下一章開始,將告訴各位應該「從何時」、「如何」對孩子實施金錢教育。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75207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5/11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