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公共藝術的環境美學

【KINYO】KIHP-2250 智慧溫控快煮杯0.5L

【KINYO】KIHP-2250 智慧溫控快煮杯0.5L

最強熱水支援,讓你隨時喝熱茶、煮泡麵

  • 380
  • 分類:
    中文書藝術設計建築/室內設計公共藝術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施慧美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五南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0/12/10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校園公共藝術,是形成建築與自然景觀中,不可或缺且具有藝術教育作用的裝置。在歷史悠久的臺藝大校園,藏有許多藝術名家之作,陳設於戶外空間的多件雕塑作品,更是其中較為引人矚目者,這些作品與創作者都屬於重量級,也和臺灣雕塑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值得深入探究作品中的內涵與理念。

校園內公共藝術的設置除了美化空間,也能讓學生透過欣賞而產生美感,提升人文素養與藝術鑑賞能力。本書以探討公共藝術與校園公共藝術開始,再對臺藝大與臺灣現代雕塑發展的密切關聯進行探討,最後介紹臺藝大戶外開放空間的藝術作品,冀望能喚起更多人一同發掘藝術之美。

作者

施慧美 副教授

學歷
澳洲臥龍崗大學藝術史博士

經歷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1998.02~迄今)
國立歷史博物館助理編輯(1996.06~1998.02)

專業領域
藝術學、藝術創作與批評、藝術概論、臺灣民間藝術、日本藝術、當代藝術

目錄

前言 1

第一章 公共藝術與校園公共藝術 5
一、公共空間與公共藝術 6
二、公共藝術的起源 11
三、臺灣公共藝術的開啟與政策執行 14
四、臺灣公共藝術的法令修正 21
五、公共藝術的設置目的與功能 26
六、公共藝術的類別與表現形式 27
七、校園公共藝術 32
八、藝術欣賞與鑑賞 39
九、如何欣賞公共藝術 43

第二章 臺藝大與臺灣現代雕塑發展 49
一、臺灣西洋雕塑的萌芽 51
二、戰後初期臺灣雕塑的發展 55
三、西方現代思潮的影響與藝專雕塑科的成立 58
四、1970年代現代思潮影響下臺灣的雕塑發展 61
五、戒嚴末期臺灣雕塑藝術的發展 64
六、藝專畢業生的留學潮與本土雕塑家 67
七、1990年代臺灣的雕塑發展 70
八、小結 74

第三章 臺藝大校園公共藝術 79
一、臺藝大校園公共藝術品的界定 81
二、臺藝大校園公共藝術的設置 83
三、作品來源 88

第四章 臺藝大校園公共藝術作品欣賞 91
一、臺藝大師生共同合作創作的作品 92
二、臺藝大戶外公共藝術作品 104

第五章 結語與建議 165
一、結語 166
二、建議 170
參考書目 173
附錄 186

序/導讀

自序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簡稱臺藝大)從創校迄今已超過了半世紀,其前身為1955年成立的「國立藝術學校」(屬高級職業學校學制),之後歷經不同階段的發展—1960年改制為「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簡稱國立藝專,三年制),1994年升格為「國立臺灣藝術學院」(四年制),到2001年改名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迄今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藝術高等學府,也是近代臺灣藝術教育的搖籃之一,對於藝術創作人才的培育向來不遺餘力,至今培育出許多知名藝文人士,活躍於電影界、廣播界、電視界、藝文界與設計界等不同的藝術領域。

歷年來臺藝大收藏不少名家的藝術作品,目前這些藝術品由校內的有章藝術博物館統一負責造冊、管理與維護;其中部分的藝術品被規劃後,設置在校園戶外的公共空間中,只要在校園中走動,就可以看得到這些作品。這些位於校園戶外的公共藝術作品,由於創作者不同,風格迥異之外,創作年代、題材、造形、尺寸、媒材、所在位置等均不同,具有豐富又多元的樣貌,但卻也加深了介紹的困難。筆者長年任教於臺藝大,每學期都會帶領學生們前往欣賞校園的戶外藝術作品,並做簡單的介紹與說明;然而在這些作品旁邊雖然附有作品題目、作者名字與創作年代等的簡單基本資料,但對作品本身卻沒有更進一步的說明與解釋,讓觀賞者無法充分來理解作品與創作者想要表現的意涵,總覺得既然校園內能有這麼多名家的大作,卻沒能對這些藝術作品做更深一層欣賞上的解說,或是對創作藝術家的生平做介紹與了解,乃是十分可惜的事情;身為臺藝大的一份子,筆者遂萌生想為臺藝大校園藝術品做點補充說明的念頭,於是便開始蒐集藝術家的生平與創作等資料,並再三地前往現場仔細觀察藝術品,以揣摩出藝術作品的意涵,最後提出自己對這些藝術作品的看法。

臺藝大校園的戶外藝術作品主要是來自臺藝大雕塑系(國立藝專雕塑科)的早期畢業生,他們現在都已經是臺灣藝術界橫跨老、中世代的知名人物,筆者除了對這些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必須提及他們和臺灣雕塑發展密不可分的關係;此外,這些藝術品藉由作品本身傳達出其內涵,訴說著創作者的理念。這些名家目前還在持續進行創作,其生命史非常值得有興趣者繼續深入研究,筆者希望透過本文的介紹讓更多人能認識臺藝大的校園藝術品之美,若能因此拋磚引玉引起他人的研究興趣,將是筆者十分樂見之事。最後,尚請藝界先進不吝賜予批評與指教。

為了確保資料內容的正確性,本文也諮詢雕塑學系前主任陳銘教授與有章博物館前組長李斐瑩老師,感謝他們的熱心幫忙,讓本調查得以順利完成;同時特別感謝臺藝大圖書館前館長趙慶河教授在百忙當中抽空幫本書作序,圖書館同仁協助出版;還有人文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與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多位同仁們,承蒙他們的鼓勵與支持,讓本書能夠順利完成,筆者在此一併致上謝意。

施慧美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副教授

翻開一頁臺灣雕塑史

「公共藝術」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是其「公共性」,它超越階級、金錢、環境及時間的限制,而使美學成為全方位教育,舉例而言,我們雖然買不起羅丹的作品,但絕對可以利用公共藝術,親炙大師的真跡,身歷其境受其潛移與默化;公共藝術突破場域的限制,使整個居住環境成為一個大型的藝術館,優游其間的人們感同身受,心中的美學素養很難不被啟發,文藝復興期間的佛羅倫斯何以文學、藝術家輩出,如果你走一趟該城的舊市區,然後在米開蘭基羅廣場或市政廳旁的大衛塑像下稍作沉思,就會明白其中道理。梁啟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訪遊歐洲,曾有精確的觀察:雖有人認為歐洲的強大是科學發達所致,但他卻認為藝術發達是更重要的關鍵,藝術啟發人心,釋放潛力,才導致科學的發展;從歷史的觀察來看,確也如此,先有文藝復興,再有科學啟蒙和工業革命,美學素養絕對是看不見的一種公共潛質,也可將之歸納為「美學力就是國力」這樣的推論。

施慧美教授的新書《校園公共藝術的環境美學—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舉隅》,以校本部十五件公共藝術作品,作為研究對象,實在是一種樸實而有創意的研究方法,以臺藝大在臺灣藝術史上的地位,這樣的取樣研究,絕對有代表性,這本著作絕非只是點選臺藝大校園的藝術收藏而已,應該有更具延伸性的研究潛能和提出問題討論的企圖,施教授曾在通識教育中心及藝教所開過與此相關的課程,她關心校園公共藝術的景觀功能與隱藏式的美學教育,畢竟課堂不只是教室,推而擴及校園、社區,以及更外圍的大社會,都是我們的大教室,而日日夜夜沉浸其間的芸芸學子,校園社區的影響恐怕不輸給教室的知識傳授,這也是施教授本書隱含的主題:校園景觀規劃能否創造該校的美學文化?創造一種屬於該校特有的美學品味?

以臺藝大而言,它有結構最完整的藝術科系與學院,也有臺灣最早成立的雕塑學系,名家輩出,幾乎是一部具體而微的臺灣雕塑史,而成名的校友也都不吝於捐贈自己的作品於母校,因此收藏之豐富絕非一般大學可望其項背,我們在校園走一圈,就好像翻開一頁臺灣的雕塑史;臺藝大的校地狹小,但據施教授的統計:校本部(未包括北側校區與文創園區) 即有十三件陳列於室外的公共藝術作品,包含謝棟樑、丘雲、何恆雄、許禮憲、許維中、郭清治、張子隆、葉振滄、李光裕、菲利浦‧金(Phillip King)和松本薰(Kaoru Matsumoto)等名家,尚未包括師生或藝術家的集體創作,以及文創園區如劉柏村、林文德等重要雕塑家的作品。在這些雕塑作品中,有具象式的,有抽象式的,也有介乎二者之間,具有轉型代表性的創作,亦不乏現代性強烈如極簡主義派的作品,在所嘗試的媒材,石雕、銅鑄、不鏽鋼、陶瓷等均包含其中,木雕則存置於藝術館、圖書館及各室內公共空間;所有在這裡出現的藝術家,除了許多國內的名家外,還有外國雕塑家如與亨利‧摩爾(Henry S‧Moore)關係密切的英國國寶級藝術家菲利浦‧金以及日本著名的動力藝術家松本薰等,菲利浦‧金是國際公認的雕塑大師,臺藝大有他的作品十分不容易,值得一提。

這本書的出版,可以預期對臺灣雕塑史的研究以及對臺藝大將會有貢獻,以臺藝大而言,學校近年來大力整修校園,又增加了北側校地與文創園區,正是重新思考如何定位與營造校園環境美學的時刻,學校雖設有景觀規劃小組,但對於細部的校園環境美學教育卻尚未完善落實,學生們對於校內有這麼多傑出的雕塑作品也未能仔細欣賞與理解,當我聽見學生把張子隆的作品《眺》暱稱為大屁股,雖然感到有趣,卻也為他們未能體會作品中簡化的力道,以及「以部分喻全體」這種「轉喻」(metonymy)的概念,而感到些許遺憾;在某一個溫暖的早晨,當我看到幾隻小鳥在丘雲教授作品《站立的少女》的掌心及身上跳躍時,起落有緻,十分優美,不禁讓我聯想起詩人鄭愁予的詩句:小鳥跳響枝頭/如琴鍵的起落/,我想如何營造一種氛圍,使徜徉其間的學子能產生詩意的藝術感動,應該是未來不只是臺藝大,也是所有大學校園要思考的課題,畢竟美感是一種判斷力與素養,要在環境中不斷地刺激,才能活化這種能力,校園作為一種教學的場域,尤其是藝術教育,絕不能局限於教室內,藝術智能應該也是一種必須實踐的「默會知識」(tacit knowledge)。

人文學院的老同事施慧美老師,最近將要出版的這本大作請我幫忙推薦寫序,我除了倍覺榮幸之外,也一則以懼,一則以喜;擔心的是個人所學不同,無法深入體會,但也因可先讀為快,而至感到欣喜,況且我們均屬臺藝大的成員,有關心此論題的責任,義不容辭,故不揣淺陋聊添數語,為學校進言也為好友慶賀,當然,最希望的是關心此論題的學界朋友能加入研究討論,能有更多的相關著作問世,以利提升藝術教育與公共藝術的素質,此應為施教授和我的共同期望。

趙慶河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前圖書館長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96205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23*17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5/13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