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跨越空間與距離的日本建築美學與文化

看日本人對於「橋」的精神與文化
  • 79 300
    380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日本三大古橋與三大奇橋,你知道各是哪三座嗎?
當石造拱橋已經普遍流傳於世,日本的石造拱橋卻只有四百年歷史?
比起橋的堅固耐用,日本人更擔心橋阻礙自然水流造成災害!
站在橋上聽人說話,竟然可以用作占卜?
死者前往冥界的路上,也必先經過一座橋?


橋,讓人往來原本不相連的兩處空間,因而產生說不盡的故事

從古到今,橋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人類為了生存所需,或者為了滿足好奇,而想要拓展生活的範圍,遇到天然的阻礙如山谷、河川、大海,就想方設法,於是造出了橋,連接兩個端點,成為溝通兩地的重要建築物,承擔運輸、各式物資交換、社交聚會等等功能,有時,也成為征戰的主要戰場。

土木學者五十畑弘,以橋為中心,談論以橋而生的事,從古至今的發展,東西雙方交會的影響,技術、需求改變而使橋的型態更多樣化,此外還有發生在橋上的種種,記錄在文學、藝術、傳說裡的故事,夏目漱石《三四郎》中登場的橋、《源氏物語》最終話的舞台……此外,也談及橋的設計、技術發展與思考,例如橋不求堅固,但求無礙於自然的河川流向,以非石造-木造為基礎的建築哲學。

若是橋從世界上消失了,這個世界肯定蒼白許多。

本書特色

★    卷首彩色特輯收集了各式各樣的橋的影像,展現出繽紛樣貌。
★    介紹不同時代、地域的代表橋梁,並論及橋的技術、設計、系譜。
★    在設計、系譜中,延展至各時代的流行、傳說、樣式,看橋與日常生活的息息相關。
★    除了日本的橋之外,同時也談及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梁。
★    除了文字解說之外,並搭配作者長年攝影、蒐集的照片與圖片,更容易理解。

作者

五十畑弘

一九四七年生於東京。畢業於日本大學生產工學部土木工學科。博士(工學)、技術士(建設部門)、土木學會特別上及技術者。於日本鋼管(株)從事鋼構造物的設計、開發與營業。企業統合後的JEF工程顧問(株)歷任機場連結的PM、技術主席等職。現在為日本大學生產工學部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鋼構造、土木史、土木遺產的保存。並擔任文化廳文化審議會專門委員、國交省總和評價委員、東京都、富山縣、琦玉縣等文化財保護審議會委員、土木遺產修復、保存委員會委員或委員長等職。主要著書有《圖解入門 簡單易解的「橋」的基本與組成》、《歷史土木構造物的保存》、《一百年橋梁》、監修《橋的大解剖》等。

譯者

章蓓蕾

又名立場寬子(Tateba Hiroko),政大新聞系畢業。一九八一年起定居日本,現專事翻譯,曾在北京、瀋陽、洛杉磯、曼谷等地長住。二○○一年至二○○三年曾任「江戶東京博物館」義務解說員。譯作有:《木暮莊物語》、《平成徒步日記》、《散步時總想吃點什麼》、《男子漢的家常菜》、《冰點》、《續冰點》等四十餘部。

目錄

彩色特集:橋與其相關的日本文化
前言
第一章  從古代到近代
第二章  原生種與外來種
第三章  從對外關係檢視日本的橋
第四章  鐵與混凝土
第五章  傳說與故事
第六章  可動式的橋
第七章  木造橋的構造
第八章 橋的建設與契約
後記
專題

試閱

第一章 從古代到近代

有關橋的文字記述,最早出現在《日本書紀》的卷二〈神代下〉。七世紀的時候,「日本三大古橋」:宇治川的宇治橋、山崎橋、瀨田橋就已建成。當時為了興建外地通往京城的交通要衝而建的三座橋,後來都數度淪為戰場,並在歷史的舞台上嶄露頭角。

古代的掌權者也利用神社信徒的捐款以及僧侶的協助,在京城的鴨川上建造了三大橋:三条大橋、四条大橋、五条大橋。中世紀之前建造的橋,大部分的構造都很簡樸。直到十六世紀後期以後,戰國時代結束了,天下漸趨統一,京都、大坂,以及號稱「東國」的關東地區,各地才開始紛紛動工興建真正的橋。之後,到了江戶時代,全國大小城鎮都忙著修建道路,整建城鄉,同時也在各地建築橋梁。

在本書第一章,我將按照古代到近代的順序,介紹幾座緊隨時代腳步登上歷史舞台的橋,以及跟這些橋有關的故事。

◇日本的古橋

●史籍中的古橋

◎《日本書紀》中的記載

日本現有的文獻當中,最早跟橋有關的文字紀錄,出現在《日本書紀》的卷二〈神代下〉。現代語譯本《日本書紀》裡面有這一段文字:「為了讓大家能在海上任意往來遨遊,讓我們建造高大的橋梁、漂在水上的浮橋,以及像鳥兒飛行一樣迅速的船隻吧。此外,也讓我們在天河之上搭建可以隨時拆卸的便橋吧。」《日本書紀》〈神代下〉的內容主要講述關於海神與山神的神話世界,儘管我們現在無法確認內容的真偽,但是根據這段最早的文字記述可知,當時除了普通橋梁之外,還有浮橋,以及用完後可以拆除的便橋。

同樣也是在《日本書紀》的卷十一〈仁德天皇〉裡,有一段文字記載茨田堤和淀川的堀江等日本最古老的土木工程。此外,還有關於搭建橋梁的紀錄:「十四年冬十一月,豬甘津之上架起一座橋,訂名為小橋。」仁德天皇十四年就是西元三二六年,當時搭建的那座橋,架設在今天大阪市東成區內的平野川上面。

不僅如此,書中還有一段記錄,記述西元六一二年(推古天皇二十年),架橋技術從大陸傳來日本的經過。「這一年,許多百濟居民因仰慕日本而前來定居。(中略)其中有個人主動表示:『我會一些小技能,如能將我收留,肯定能對貴國有利。』於是掌權者就命令他建造須彌山(佛教中象徵宇宙中心的神山),並在御所的庭院裡興建一座具有『吳風』特色的橋。當時,大家給這名技工取了名字,叫做路子工。」所謂具有「吳風」特色的橋,一說是指石橋,但是眾說紛紜,直到今天都沒有定論。大分縣宇佐神宮的西參道有一座「吳橋」,長約二十五公尺,是一座上方覆有屋頂的木造拱橋。香川縣的金刀比羅宮有一座「鞘橋」,橋上也覆蓋著宏偉的屋頂。或許所謂的「吳橋」就是指這種附有屋頂的橋。另外還有一種可能,或許因為這種橋跟中國蘇州附近的拱橋外型十分相似,所以叫做「吳橋」。因為蘇州古代稱為「吳」,當地的拱橋是利用具有弧度的橋梁做為支撐(請參閱本書第二章的「反橋」)。

◎長柄橋

此外,《日本後紀》裡有關嵯峨天皇八一二年(弘仁三年)的記載裡寫道:「六月己丑遣使造攝國長柄」(為攝津國架設長柄橋而派遣造橋使)。據說這座長柄橋的架設地點,就在通往難波長柄豊碕宮那條路橫越淀川的地點。

今日的長柄橋是一座提籃式拱橋,從橫跨淀川的東海道本線鐵路望去,長柄橋位於上游,跟天神橋筋(路名)相連。但因為古時淀川的河道流向跟今天不一樣,所以我們並不清楚古代長柄橋的確切位置。

在中央集權的律令時代,朝廷即將興建橋梁之前,首先要設置造橋所,由天皇或太政官頒布命令,任命造橋使。橋梁建設工程所需的材料由當地提供,造橋使負責執行監工。

長柄橋曾經多次出現在《古今和歌集》等詩歌或文學作品裡,一般人也對這座橋耳熟能詳,所以大家都以為這座橋已為行人服務了很長的時間。其實,這座橋從建成到廢棄,只有短短的四十年。之後,淀川之上一千多年都沒再建橋,只靠渡船聯繫兩岸。直到明治時代以後,才重新建造另一座長柄橋。

◎相模川橋的木製橋墩

有些古橋是因為留下了物證,我們才知道它們曾經存在。譬如相模川橋就是其中之一。關東大地震的時候,由於當地的土壤發生液狀化現象,地底冒出了十根檜木橋墩,每根長達五十公分至七十公分。發現橋墩的地點跟現在的相模川之間有一段距離,大約位於JR茅崎車站西邊約兩公里的地方,也就是新湘南外環道路跟一號國道相交處。根據已知的資料顯示,中世紀的相模川位於今天的河道之東,我們再對照《吾妻鏡》的文字紀錄即可推斷,後來因地震而露出地面的那些木柱,應是鎌倉時代的相模川橋的橋墩。

橋墩出現之後,歷史學家沼田賴輔根據史蹟調查結果進行考證,結果發現,那座相模川橋是在鎌倉時代一一九八年,由幕府將軍源賴朝的部下稻毛重成所建,而他建橋的目的,則是為了紀念自己的妻子(源賴朝的正室北条政子的妹妹)。

根據出土的橋墩排列位置來看,當時橋面寬度約為九公尺,遠超過瀨田橋或宇治橋的七‧二公尺,規模幾乎可跟五条大橋的九‧五公尺匹敵。
●日本三大古橋

宇治川的宇治橋、淀川的山崎橋,以及琵琶湖支流瀨田川上的瀨田橋,這三座橋號稱「日本三大古橋」,都是在歷史舞台上露過臉的代表性古橋,也是擁有各自歷史故事的著名古橋。

◎宇治橋

今天的宇治橋位於京阪宇治車站前方的宇治川上。橋寬二十五公尺,兩側是人行道,橋長約一百五十五公尺,交通流量相當頻繁。我們走出車站,立刻就能看到宇治橋(p14第一行的「宇治川橋」應是「宇治橋」之誤)的東端,從這裡過橋後,就能到達西岸的宇治平等院。

宇治橋是由僧侶道登(生卒年月不詳)於西元六四六年(大化二年)創建。橋邊的「橋寺放生院」內收藏著江戶時代發掘的石碑碎塊,上面的碑文記載了這段建橋的經過。但根據《續日本紀》記載,宇治橋卻是法相宗的僧侶道昭(六二九~七○○)所建。

紫式部所寫的《源氏物語》結尾的部分「宇治十帖」,就是以這裡做為舞台,也因為這個理由,宇治橋西側橋頭現在建了一座紫式部的石像。

平安時代中期編纂的律令條文《延喜式》曾提到:「宇治橋的橋面木板分別由近江國提供十塊,丹波國提供八塊,每塊木板長三丈,寬一尺三寸,厚八寸。」由此可知,當時地方進貢的橋板尺寸也有明文規定,每塊木板的寬度四十公分,厚度二十四公分,長度約九公尺,若將這些木板縱向順序鋪在橋面上,當然可以建成一座寬幅九公尺的宏偉木橋。

然而,十五世紀後期發生「應仁之亂」以後,負責管理這座橋「橋寺放生院」日漸式微,再加上宇治川常常洪水氾濫,宇治橋被水沖走之後,長達一個世紀以上都是無橋的狀態。直到一五八○年,織田信長才又重新建造了另一座宇治橋;之後,豐臣秀吉興建伏見城的時候,也同時重建宇治橋。等到德川幕府完全掌握政權之後,二代將軍德川秀忠於一六一九年再度改建宇治橋。此後,這座橋一直是由德川幕府負責掌管。

◎山崎橋

淀川是由桂川、木津川與宇治川等三條河流會合而成,山崎橋就建在合流處附近,擔負了連接山城國山崎與橋本的任務。這座橋是在八世紀初,由奈良時代高僧行基(六六八~七四九年)興建而成,現在橋身已不存在。

西元六四五年的大化革新之後,為了完成建設律令國家的目的,政府實施的政策之一,就是藉由執行班田收授法來確保國家的歲收。這項政策還需要各項技術支援才能付諸實現,譬如按照「条里制」(南北稱条,東西稱里)劃分土地的測量技術,還有開鑿渠道,將水引進蓄水池的土木技術……等,上述各項技術在當時被視為先進知識,跟隨佛教一起從大陸傳來日本。而擔負起傳遞知識任務的,就是日本的僧侶。八世紀至九世紀之間的著名高僧空海(七七四~八三五年),曾以遣唐使的身分前往長安修習密教,同時也習得藥學與土木技術。「道路、水渠、儲水池、橋梁等土木工程都跟宣揚佛教一樣,屬於僧侶的活動範圍。」讀到這段文字,大家或許會以為,當時的僧侶除了宣揚佛法的正業之外,還要從事架設橋梁的副業。而事實上,只有現代人才會把僧侶跟技術人員分開,以為他們是不同領域的專家,其實不論是宗教、藥學或土木工程,當時都是僧侶的正業。

譬如行基就是其中一例,他跟隨高僧道昭學習專門技術,製成了號稱日本地圖原形的「行基圖」,這幅圖也是日本最早的全國地圖,直到後來的江戶時代,全國仍在廣泛利用這幅地圖。

據說,中世紀的歐洲也有僧侶從事土木工程的前例。當時的聖職人員團體除了宣傳基督教義,也同時進行橋梁的修補與架設等工程。譬如像羅馬教皇的正式名稱「大祭司(pontifex maximus)」(造橋者之長),就跟造橋有關,這個名稱一直到現在仍在沿用。

接下來,讓我繼續介紹一下山崎。前面提到的三條河流在山崎地方會合後流向攝津平原,也因此,山崎自古就常發生洪災,山崎橋也經常被大水沖毀。這座橋最初是由僧侶行基在七二五年(神龜二年)建成。同時還設立了「山崎院」,專門負責管理橋梁相關事務。不過根據歷史記載,山崎橋在十一世紀時就已不復存在,後來雖在十六世紀末暫時重建,卻又馬上被沖毀了。之後,直到二十世紀的今天,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民眾只能利渡船過河,山崎橋也始終沒再重建。

今天大家搭乘阪急電鐵在大山車站下車,立刻就能看到站旁的「大山崎歷史資料館」。館內有一座模型,展示出山崎橋連接山崎與對岸的橋本等地的整體風貌。

◎瀨田橋

現今的瀨田橋架設在大津市瀨田,是滋賀二號縣道大津能登川長浜公路跨越瀨田川的位置,全長兩百六十公尺,橋身被河中的沙洲分為兩段。瀨田橋與宇治橋一樣,自古就經常出現在歷史舞台上。

古代從東國前往京都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是穿越琵琶湖的水路,先順著中山道南下,越過琵琶湖東岸的近江平原後,從湖面漸窄的矢橋乘船渡過南端的湖面;另一條路線走陸路,從更南端的瀨田前進。

瀨田川從它的源頭琵琶湖流出後,先向南流,再向西繞個大彎,從琵琶湖西岸流經逢坂,繼續往南流過丘陵連綿的醍醐山地南部,最後抵達宇治。從這裡開始,瀨田川改名叫做宇治川,一直向前流去,到了山崎附近,跟東南方面流來的木津川,還有京都方面流來的桂川會合後,改名叫做淀川。

瀨田川、宇治川從琵琶湖流至山崎的全長大約是五十公里。河道在琵琶湖南邊八公里處突然轉個彎,變成了南北走向。而這種絕妙的地形條件,全是靠周圍的山岳地帶造成。瀬田川、宇治川是抵禦東國進軍京都的自然防線,架設在兩條河上的瀨田橋和宇治橋,則是進出京都的交通要衝。所以從古代起,瀨田和宇治兩地就發生過無數次戰爭,因而登上歷史的舞台。
◎與瀨田川有關的戰爭

根據《日本書紀》記載,歷史上最早發生在瀨田的戰役,是麛坂王與忍熊王聯手向神功皇后發動的叛變之戰。西元二○一年(神功皇后攝政元年),皇后命令武內宿禰帶兵跟忍熊王在宇治展開戰鬥,忍熊王中了武內宿禰的計謀,兵敗撤退,武內帶領精兵追擊,一直追到大津西邊的逢坂(也叫「追坂」),大批士兵在栗樹林中被殺,忍熊王繼續逃往瀨田,最後終於走投無路,在瀨田的渡口投水自盡。當時的瀨田川必須搭乘渡船才能到達對岸。據說忍熊王的屍體一直沒有在瀨田找到,幾天之後,才在下游的宇治被人發現。

後來發生壬申之亂的時候,瀨田再度成為戰場,但那時河上已有瀨田橋。《日本書紀》的〈天武天皇 上〉裡記載了大友皇子與大海人皇子分別佔據瀨田橋兩端對峙的戰況。西元六七二年(天武天皇元年)七月,大友皇子的軍隊佔據了瀨田橋西端,他命令士兵將橋梁中央部分截斷,並在缺口鋪上木板,只要敵兵企圖踏上木板進襲,士兵立即抽掉木板,藉此阻止敵軍來襲。但是大海人皇子的軍隊仍然前仆後繼不斷襲來,最後擊潰了大友皇子的軍隊,大友皇子被逼無奈,只好選擇自盡。

惠美押勝之亂(西元七六四年)的戰場則是從宇治轉向瀨田。根據史料記載,那場戰爭中瀨田橋曾被燒毀,由此可知,當時瀨田川上是有橋的。之後,雖又架設了另一座橋,但隨著時代的演變,瀨田川在某些年代也曾因為橋梁破損,而改用渡船作為連接兩岸的交通工具。

時光荏苒,瀨田橋和宇治橋在之後的時代也曾數度成為動亂事件的舞台,譬如木曾義仲與平家之間的交戰(一一八三年);第二年,源範賴、義經合力討伐義仲;後來又發生「承久之亂」(一二二一年),也就是後鳥羽上皇的士兵跟鎌倉幕府軍進行交戰;一三三六年,足利直義與名和長年、千種忠顯等人進行戰鬥;一五八二年(天正十年)「本能寺之變」發生後,明智光秀與山岡景隆的對立等。

第五章 橋的傳說與物語

我們的身邊總是隨時都能看到橋梁,橋梁已經成為人類日常生活的舞台。除了扮演連結隔離地區的物理性角色之外,橋梁也被視為一種意識上的連結,或是隔絕、分界、區隔的象徵。

規模龐大的橋梁外觀會給我們的身心兩面帶來巨大影響。只要有橋梁的地方,就有人群聚集,並在橋梁周圍創造歷史,製造故事。而我們經由傳說、迷信,或小說裡的橋梁,也可體會日本人對橋梁的認知。

在這一章裡,讓我們從夏目漱石的小說當中選讀一些與橋梁有關的片段,或經由古代的傳說、迷信,以及有關橋梁的史實,深入理解日本或日本人對橋梁抱持的看法。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70266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讀享日金幣加碼回饋最高7倍
預計 2024/05/0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