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言的勇氣:拿回你的話語權,成為說話高手

Permission to Speak How to Chage Power Sounds Like- Starting with You
  • 79 315
    399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其實你不是不會演說,只是忘了自己的話語權

明明該你說話,你也準備得很完美,但台下陌生或質疑的眼光,卻讓你只敢以最四平八穩的方式發言,而不敢展現你最生動活潑、創新且與眾不同的觀點。不是你不會演說,而是你忘了你說話的的權利。本書告訴你如何拿回你的話語權,如何應用各種技巧找回自己真正的聲音,成為說話高手。當屬於你的那一刻到來,你也可以占據整個屬於你的空間,大聲的說出來。

甚麼樣的聲音強而有力,打動人心?

讓其他人「聽到你」,不是件簡單的事:你說的話和表達的方式,必須通過聽眾的,甚至你自己的假設和偏見。女性、有色人種和新移民等族群說話的方式,往往有別於人們集體印象中位高權重者,也就是歷史上掌權的有錢白人男性的說話方式。幸運的是,「權力之聲」正在改變。

《發言的勇氣》,可以提供你落實這項改變革的工具。在這本充滿革命性的書籍中,廣受歡迎的演講教練 (speech coach) 薩瑪拉‧貝(Samara Bay)提供了全新觀點,教導你如何運用自己的聲音,得到你想得到的東西,並且重新定義權力的聲音—你的聲音就是新的權力之聲。她結合領導、語言學和社會學等跨領域的研究,透過小故事和引人入勝的案例,告訴你在傳遞訊息時,如何在力量和溫暖間找到適度的平衡;在重大場合前,該做些甚麼,讓你的聲音、心靈和精神都做足準備;以及該如何讓自己特殊的說話習慣,像是氣泡音和語尾上揚音等成為你的助力而非阻力。最重要的是,你會找到藏在自己聲音背後的故事:為什麼你會像現在這樣說話,有哪些優點,又有哪些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你。

《發言的勇氣》充滿熱情,既有趣又深刻,在個人和集體文化層面上,對公開演講進行了省思,並描繪出公開演講可以有的樣貌。這本書符合時代趨勢,同時帶來希望:改變權力之聲,就能改變誰擁有權力。

名人推薦

各界人士對《發言的勇氣:拿回你的話語權,成為說話高手》的讚美和推薦

「我深愛這本書—這本書幽默、令人驚喜、振奮人心,而且非常重要!這是一項美好的成就,也是一份送給世界的禮物。」
—瑞秋‧麥克亞當斯(Rachel McAdams)

「薩瑪拉‧貝用卓越的專業知識幫助我們明白,當我們鼓起發言勇氣時,就能充分發揮女性的力量。她鼓勵我們丟掉那些後天學來的,幾乎總是為別人服務的習慣,向我們展現如何運用自己的故事成為英雄,改變自己被世界聽見的方式。」
—伊芙‧羅德斯凱(Eve Rodsky),紐約時報暢銷書《公平競爭》(Fair Play)作者

「《發言的勇氣》充滿了魅力和原創性,帶著清晰的批判精神和溫柔的推力,就像你最好的商業夥伴,在耳邊輕輕督促你,勇敢大膽地說出心聲、掌控全場。」
—凱洛琳‧希爾德(Carolyn Hilders),領導聯盟(Chief)共同創始人暨執行長,以及琳西‧卡普蘭(Lindsay Kaplan),領導聯盟共同創始人暨品牌長

作者

薩瑪拉‧貝(Samara Bay)

是語言和演說教練 (speech coach),她指導需要在公共場合發聲的新興商業領袖、政治人物和公眾人物,讓他們運用屬於自己的聲音發言,進而發揮真正的影響力。她在全球各地舉辦工作坊,並在許多組織發表演說,推動多樣化的權力之聲。在好萊塢,她幫助電影明星把出色的演技和口音融合;她指導過的知名人士包括蓋爾‧加朵(Gal Gadot)、皮爾斯‧布洛斯南(Pierce Brosnan)、潘妮洛普‧克魯茲(Penelope Cruz)、瑞奇‧馬丁(Ricky Martin)、瑞秋‧麥克亞當斯(Rachel McAdams)和安潔莉卡‧休斯頓(Anjelica Huston)等。她擁有普林斯頓大學的學士學位和布朗大學的碩士學位,目前現與丈夫、兒子和寵物狗墨克西居住在洛杉磯。

譯者

謝嘉雯

台大國際企業系學士,台大經濟研究所碩士,曾任職於陶氏化學及外貿協會二十餘年,現為自由譯者,譯有:《越活越年輕:長壽與逆齡的科學與技術》,《強化腦力,你需要知道的七件事》,和《活出生命力:健康到老的長壽地圖》等書。

目錄

序:重新定義權力之聲
第一章 呼吸(Breath):好好呼吸才能好好說話
第二章 大小(Size):讓你的聲音佔據應有的空間
第三章 情緒(Emotion):將情緒轉化為熱情
第四章 音調(Pitch):忘卻恐懼,讓聲音適度高低起伏
第五章 語氣(Tone):語氣助你達成目標
第六章 嗓音(Sounds):找回你自然的嗓音
第七章 措辭(Words):別出心裁,不如誠懇如實
第八章 英雄主義(Heroism):做自己的英雄,也為別人挺身而出
謝辭
關於作者
附註

序/導讀

【自序】

重新定義權力之聲
我們需要提升過時的意識形態,
重新認識我們所謂「權威的聲音」(voice of authority)是甚麼意思,
以及它是如何形成的。
──瑪莉.比爾德(Mary Beard),
《女性與權力:一項宣言》(Women & Power: A Manifesto)

我在洛杉磯東區自家附近的一家獨立書店閒逛,和收銀員話家常。收銀員問我打算給目前在寫的書定什麼標題,我說出答案時,排在我身後那位高大,紅髮、臉頰紅潤的男人大笑著說:「《發言的勇氣》?不是我會買來讀的書!」
收銀員和我互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你說對了,這位先生,完全正確。
這本書…不是為了像他這樣的人而寫的。
二十四歲那年,我的嗓音突然出現問題。大多數早晨我可以說出話來,嗓音裡帶著膽怯,但至少聽得見,可是到了晚上就發不出聲音。白天我費力地說話,感覺到喉嚨裡不斷出現摩擦聲,用力說話不但消耗我的體力,還讓我的精神備受打擊。有點不對勁,但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我生病了嗎?我沒救了嗎?
當時我住在羅德島的普羅維登斯,正在攻讀表演研究所,課程進行到一半──這是我曾為之奮鬥的夢想──但似乎它並不適合我。我原本就覺得很孤單,無法說話,讓我越來越孤立。我退出了原本參與的戲劇,像幽靈一樣在課堂上飄來飄去,清楚意識到自己想與他人交流的每個衝動,以及最後只能黯然壓抑下來的無奈感受。我不再打電話給朋友和父母,因為喉嚨實在太痛了,當然,我再也笑不出來。在寒冷的冬天夜晚,我獨自蜷縮在租來的單人房,啜飲著蜂蜜茶,思索我的嗓音到底想告訴我什麼,到底為什麼,我不能像別人那樣正常。
答案是,我的聲帶上長了一個小結節,這個結節把聲帶磨出水泡。我還留著那個V形結節的照片,是醫生從我的鼻腔放入微型相機,再塞進喉嚨裡拍攝到的,他把結節摩擦出水泡的位置指給我看。結節之所以生成,和我無意間養成的說話習慣有關,我慣用的音調,比我身體的最佳音調來得低沉。還好,修復方法相當簡單。放寒假時,在一位語言病理學家的幫助下,我反覆練習新的說話方式,直到熟能生巧為止。就這樣,我彷彿重獲新生。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話?
但是,我心中有個揮之不去的問號: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洩砸自己生活的習慣?這樣說話有什麼甜頭嗎?或者單純只是像我的表演課程主任在我全班同學面前宣告的「喔,不當使用!」。他的聲音裡夾雜著不屑的語氣,好像在指責我故意弄壞自己的嗓音,好像我本來可以選擇良好、健康的說話方式,卻故意選擇惡劣的──我幹嘛這樣對自己?偷懶嗎?
研究所畢業後,我有更多時間思索這個結節事件,而且聽到更多別人的故事,這個問題也逐漸緩慢成形:我真的不正常嗎?我想知道有多少人曾經在身體和嗓音間體驗過不協調、不同步的感覺,特別是女性。女性似乎比較傾向用不自然、不自由的方式說話,因為她們在腦海裡對自己的碎碎唸:妳說錯了,妳的聲音不夠大,妳聽起來不夠有權威──妳到底有什麼毛病?
也許你也曾對自己這樣碎碎念,也許好心的導師或老闆,曾經對你大聲說出這些話,甚至把你拉到旁邊「給你一個小建議」,也許你收過溫馨小提醒,如果你一直用「就像」這個字眼,或如果你繼續輕聲細語,沒有人會把你當一回事。又或者,那些善意、學識淵博的專業人士可能會告訴你,你聽起來太生氣、太刺耳、太急躁或太尖銳,或者你說話時帶著不夠專業、沒受過高等教育的口音,又或者你習慣用某種特定風格說話。
不當用法,不當用法,不當用法。

為什麼我們的聲音會消失?
賦權大師和網路迷因(memes)整天叫我們「找到自己的聲音」,但大家對於為什麼我們的聲音會消失這個問題,卻討論得不夠多。我們沒有討論的,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像我在書店裡遇到的那位愉快紳士一樣,輕鬆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劇透提醒:這不是我們的錯。我們從小聽著某種聲音長大,那種聲音聽起來帶著命令和信念,是我們在學校看過的約翰.甘迺迪的演講影片,是溫斯頓.邱吉爾激勵人心的戰爭演說,是史蒂夫.賈伯斯知名的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演講,是湯姆.漢克在深夜談話節目中與史帝芬.科爾伯特(Stephen Colbert)席捲人心的詼諧對談。
請注意,這也不是他們的錯,他們只是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可是這些男人──這些異性戀、白皮膚、有錢、高大的男人──是幾個世代以來人們所定義的權威,他們聽起來值得被認真看待,他們是我們很多人的父母,父母的父母,還有祖父母的父母直覺就會洗耳恭聽的對象,他們是我們願意相信的人,他們是專家、主播、領袖和英雄。他們是權威聲音的標準,就像五官對稱、淺膚色、年輕的外表就是美貌的標準一樣,即使我們心知肚明,整天盯著雜誌和社群媒體上有影響力、過度修圖的模特兒相片,只會讓我們感覺自己不夠好。有時候,如果我們不夠小心,我們甚至不會意識到自己受到影響──我們就是會沒來由地嫌棄自己的外表。

誰的是標準聲音?
聲音標準這個問題也是一樣的:當你我想要成為專家或領導人時,我們會試圖模仿掌權者的演講,而陷入邯鄲學步的困境。你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這樣做──你只是單純不喜歡自己的聲音。這就是標準運作的方式,標準無處不在,所以,就像魚兒一樣,你不會意識到水的存在。
不過,只要你上一門關於「高管風度」(executive presence)的課程,或搜尋怎樣才能聽起來像一名領導者的研究,找到的建議口徑一致到令人難以置信。他們會說,讓聲音保持「低沉」、「穩重」,避免「情緒化」或「單調」,「長話短說」,拜託不要在結尾時「提高音調」,而且要維持有節制的速度,大約是「你正常說話速度的75%。」這就是標準,這就是傳統定義上的權威。也就是,像著名的英國古典主義者瑪莉.比爾德博士所說的,我們一路以來為權威建構的聲音標準。你最好用這個標準來檢視自己的所有直覺,否則就得承受被嘲笑、被輕視或被忽略的風險。
我想說的是,說真的,難怪我們在公開場合發言會如此坐立難安。我們當然會擔心自己的說話方式不對,或者用了太多「嗯」或「呃」,而非自然流暢地說話。我們當然會因為怕聽起來太柔和、太刺耳、太尖銳、太像小女孩、太不正式或帶有外國腔而出現心理障礙,而且為了克服這些恐懼而養成了一些奇怪的習慣。這裡是有傳統,有標準的!整個產業──雖然不像美容產業那麼明顯,但也有效地遍佈主流文化的各個角落──都在對我們說,想要成功,就要用特定方式說話,要學異性戀、白皮膚、有錢、高大的男人那樣說話。

試閱

第一章

呼吸(Breath):好好呼吸才能好好說話
我願意被看見。
我願意發聲。
我願意繼續前進。
我願意傾聽別人怎麼說。
即使感到孤獨,我也願意繼續前進。
我願意在每晚上床睡覺時,與自己和解。
我願意成為最大、最好、最有力量的自己。
我被這七句話給嚇壞了。
但我知道,這些話是一切的關鍵。
──艾瑪.華特森(Emma Watson)
暫停片刻,就只深呼吸。有時是,在我們睡覺或處理日常事務時,規律進出的節奏;有時是伴隨著生活中的驚喜時刻所出現的──溫暖的身體接觸、美妙的話語、突然現身的朋友。節奏改變了,我們吸入比平時更多的空氣,這個動作是對新鮮事物的本能反應。那一刻,我對丈夫大聲讀出驗孕手冊上的說明,想弄清楚驗孕棒的標記代表的意思──但讀到一半就停下來喘了口氣。緊接而來的是充滿無限可能和全然脆弱的嘆息。呼吸,是進行中的生命。
不過,呼吸同時也代表另外一件事。近十年來,「我不能呼吸」一直是黑人控訴警察不當執法的口號,提醒了大家脆弱的氣管──或人類──多麼容易遭受不當對待。當新冠疫情來襲,「我不能呼吸」的哭訴聲,透過人類使用的各種語言,在世界各地的醫院中迴盪。為了避免生病,我們把自己與他人隔離開來,手住鼻子和嘴巴,避免自己的氣息擴散。聚集在公共場所,讓彼此的願望和靈感相互融合,成為一件危險的事。在美國封城的第一個週末,我記得自己坐在床上,拚命閱讀新聞,換氣過度,腦中想著,上帝啊,如今分享呼吸竟然可能代表死亡。
在這樣的脈絡下,無論是在稀鬆平常的時刻,或在令人驚訝的時刻,留意自己的呼吸不再是件小事。原本呼吸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有點像眨眼,會自動發生。但在風險變高時,呼吸卻變成最困難的事,因為透過呼吸,你會釋放出內在的感覺或想法,但卻不知道後果是甚麼。
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公共場合分享自己的呼吸,向來都是危險的。對於我們這些看法前衛,忍不住質疑傳統的人來說,群眾從來都不曾無條件歡迎我們的感受或想法。我們一直受到威脅、毀謗和忽視,我們失去工作,像女巫般被公開審判,不被信任。對傳統掌權者以外的所有人而言,想要深吸一口氣,發表自己的看法,得先刪除數千年來「誰有資格公開發言、應該如何發言」的教條,打破由來已久的迷思。

大口呼吸,釋放自己
因為事實是這樣的:當你真實而完整的吸一口氣,這外來的空氣被吸在幾分之一秒後變成你的一部分──你的希望和夢想,你的憤怒和快樂,你所有的想望。當然,每個人都需要空氣來維持生命,但也都需要空氣來啟動自己的憤怒和喜悅,如果我們想改寫傳統,就得啟動這些情緒──來重塑「誰有資格公開發言、該如何發言」的迷思,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成為自己的英雄。我對你的期待是,在風險很高的情境下,你已經準備妥當,可以勇敢面對,大口深呼吸,釋放真實的自己。
不過,有時我們會察覺自己在所處場合中形單影隻──我們是唯一特定種族或酷兒群體的人,唯一的女人,唯一坐輪椅的人,唯一衣著鮮豔、穿二手衣,或明顯有孕在身的人,唯一說話有不同口音,或願意花錢做對的事的人。就像「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活動領袖塔米卡·馬洛里(Tamika Mallory)所說,有時候我們發現自己置身於不屬於自己的競技場,在那個時刻,我們會深深渴望縮小自己或隱藏差異,而讓自己消失的方法之一,就是屏住呼吸。
可是有時候,我們身處的場合的確需要整修──也許你躍躍欲試,想用重新設計的藍圖大展身手。我一次又一次目睹這樣的情景,在我指導過的客戶身上,在講台下隨處可見的局外人身上:我們帶著雄心壯志、過人膽識,宏大願景、堅定使命,準備好要征服全世界;可是後來,當我們站在想對抗的人面前時…我們屏住呼吸,把空氣擠進又擠出緊縮的喉嚨,用壓抑的姿態說話,聲音沙啞單調,聽起來無精打采。我們準備好要改寫這個迷思,但我們的聲音卻並未處於最佳狀態。也許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要求自己為應對這種窘境做足準備──缺乏歸屬感、不夠好、被誤解、被貶低或在噓聲中逃下台──以至於如今因為習慣而出現這種反應。結果,掌權者依然穩若泰山,屹立不搖。
我可以幫助你改掉這個習慣,目的是讓你獲得許可和勇氣,同時讓你重新熟悉自己的呼吸。你必須相信,真正相信你的身體屬於那裡,並且用真心誠意邀請自己走進讓你害怕的空間。這種信任需要練習,而我會提供一些技巧,協助你做到。
同時我也會提供一些看法,因為你並不孤單。你不是唯一一個感覺沒有歸屬感,而且一想到要分享自己真心相信的事,呼吸就會變急促的人。我們對於公開發言的不安全感,真正的根源其實在於「公開」這個詞,這是許多人共享的故事,屬於我們的母親、祖母以及所有特立獨行、格格不入的傢伙和夢想家的故事。億萬年前人們起草社會公約時,我們這些人沒有受邀參與,所以此刻互相關照,留意其他「落單者」,讓他們覺得受歡迎,讓他們更輕鬆地呼吸,是會有幫助的。允許自己想像我們都屬於同樣的群體,讓友情在你的臉頰上躍動,當你們目光交會時,或許你會看到自己的倒影,讓自己可以更輕鬆地呼吸。沒有任何力量比團結一心更能改寫過時傳統,讓我們為了彼此,鼓起勇氣去做。

節奏:為想傳遞的想法而呼吸
當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在2020年夏天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接受提名時,她的表現時而熱情,時而調皮。她很健談,有親和力,但在言談間同時兼具儀式感和使命感,她的演講很適合在「呼吸進階班」的課堂裡再次播放。她用「美國,你好!」來開場,在沒有嘈雜群眾的會議室裡,少了許多政治家在疫情前習慣仰賴的現場即時回饋。但在進一步發言之前,她還是深吸了一口氣──彷彿吸進了所有支持她走到今天這一步的人,彷彿吸進了屬於她的歸屬感。她大可以欺騙自己,在沒有呼吸支持的情況下繼續前進,但她沒有這樣做。「今晚有機會在這裡說話,我深感榮幸」她繼續說,到這裡又再重新深吸一口氣。她用停頓幫助自己回到中心,用呼吸提示一個又一個想法。
你可以稱之為節奏──但我不太關心計算過的節奏,我關心的是你能為想傳遞的想法而呼吸,為需要聽到這個想法的人而呼吸        這代表你必須用夠多時間活在當下,才能不斷觀察會場、觀察自己。有些語句必須在結束時保持沉默,好在你環視充滿期待的群眾時留白,讓意義在會場間迴盪、沉澱,甚至可能會需要一整輪的呼吸循環,吸氣,呼氣,說下一句話之前,再吸入一口氣。除了呼吸聲之外一片寂靜的會場,會營造出驚人的力量。但有些語句需要加快速度,因為速度本身就能賦予語句意義        通常是在演講即將結束,或論述即將告一段落,在你高奏凱歌、走向結論時。你可以透過更快、更有律動感的吸氣來達成這項目標。賀錦麗做到了以上一切:她有強烈存在感,配合每個想法的強度調節呼吸,賦予訊息應有的份量,她深刻而敏銳地活在當下。
如果我們能見賢思齊,為呼吸負起全責,就有機會完全展現自己,創造真正驚喜的時刻,擁有不斷前進的人生。反叛份子會深深吸氣;事實上,我相信我們必須在呼吸的支持下,才有力量反叛。深呼吸給我們力量,展現最好的自己,讓別人聽見、看見;深呼吸給我們力量,在可能尚未準備好接受我們的場合,完整展現人性,讓與會者看見自己缺少了什麼。而這種力量,就是改寫故事的力量。
因此,在探討聲音的本書第一章,我想探討的其實是聲音出現前的那個靜默時刻,是你即將步上舞台,告訴自己「呼吸!」的那一刻,卻發現自己聳肩或挺胸,結果不但沒有放鬆,反而更緊張;是在你拿起麥克風、環視會場的那一刻,你嘗試呼吸,身體卻因為慣性壓力或習慣,無法順暢呼吸的那一刻,或者是你憧憬不已、屏息以待,卻忘記要放鬆的那一刻。這一章會探討所有可能出錯之處,不過只要藉由小小的技巧,就能迅速修正調整。

用呼吸為自己打氣
「如果你不幫自己,誰會幫你?」我清楚記得當高中合唱團老師說這句話時,我有多想翻白眼,老師警告我們要吸進足夠的空氣,才能順利唱完樂曲。聽起來很俗氣,用呼吸為自己加油,用士氣為自己打氣,酔嗎?不過現在,我正式收回那個白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允許自己呼吸的程度,
與我們允許自己「相信我是值得的」之間,
存在著不同凡響的身心連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允許自己呼吸的程度,與我們允許自己「相信我是值得的」之間,存在著不同凡響的身心連結,我的意思是值得擁有任何東西:更高的薪水、注意力、同情心、權力,正反兩面皆然。我們越能完整呼吸,就越有力量;我們感覺越有力量,就越能完整呼吸。如果我們能用呼吸和信念為自己打氣,我們就能改變世界。
有趣的是,在你和我呱呱墜地那一刻,我們完全清楚自己必須知道的,關於呼吸的一切,呼吸是嬰兒離開子宮後,第一件為自己做的有用的事。如果我們做得夠好,呼吸此刻仍是我們每天為自己所做的事之中最有用的。關於做得好,我的意思是像嬰兒一樣輕鬆自在地呼吸,在我們被世界規定應該怎麼做之前──說話音量應該多大,應該多輕柔,應該有多少存在感,應該隱藏多少力量。
在開口說話前好好呼吸,是我們每個人顯示為自己站起來(反之則是削弱自己)的最基本方式,透過這個動作,我們會對別人發出訊號,要他們也這樣做。如果賀錦麗副總統的呼吸短淺或Š 氣,讓自己的聲音卡喉嚨裡,那天晚上我們從她的演講收到的訊息,將會南轅北轍。如果那天晚上之前的幾年,她養成了呼吸短淺或Š 氣的習慣,我敢打賭,她根本就不會走上那座講台。如果你覺得我在說你,這不是你的錯,但是你有能力,而且必須要,掌控自己的呼吸。
表面上看起來,呼吸再簡單不過,畢竟,我們每天呼吸兩萬多次。事實上,在我們睡覺、跑步,或與朋友開懷大笑時,呼吸會平順流暢,身體會自然擴張,讓活動順利進行。但在更重要的時刻,當言語足以改變人生時──簡報、宣傳、提案、推銷,甚至在試著與伴侶或父母劃清界線時──所有一切都變得極不自然。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我們的身體仍然像幾十萬年前祖先的身體一樣運作:當我們感到焦慮或察覺危險時,身體會釋放出大量荷爾蒙,促使呼吸變得既短淺又急促,以迅速把氧氣輸送到大腦,進而應對威脅。但這會削弱其他所有功能,我們專注對付威脅,腎上腺素和血流量大增,心臟怦怦作響到自己都聽得見,隨時準備好暴衝或逃跑。

公開說話會啟動原始「戰或逃」的本能
而在公開演講時,我們受到的威脅不再是針對我們身體的,而是來自那些來聽演講人,他們盯著我們,評判我們。即使在身體走完這個應對威脅的流程以後,那些人還在,只不過如今他們看到的,是一個越來越不像我們的版本;我們變成一個驚慌失措、面紅耳赤的冒牌貨,能做的只是勉強峅在台上,遑論達成目標。身體知道如何調動所有「戰或逃」的功能,來應對類似「眼前向我們撲來那隻熊」這種挑戰。做得好,身體!但是,如果我們想超越自己,在別人面前成為最大、最好、最強大的自己,就必須教會自己的身體完整地調動其他能力,與其說這是生物學上的要求,不如說是習慣上的。比方說,我們看待鎂光燈下的自己的方式,我們與聽眾建立的關係,我們為聽眾帶來的價值,以及我們在發言時常有的行為模式。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983001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讀享日金幣加碼回饋最高7倍
預計 2024/04/28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