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對:終於融化的鐵疙瘩

  • 79 316
    40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華文創作現代小說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阿來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九歌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6/07/01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一則兩百年的康巴傳奇。
繼《空山》、《塵埃落定》、《格薩爾王》後,
阿來另一部非虛構歷史故事巨著。


在我的少年時代,家鄉有喜歡顯示英雄氣概的男子會在腰帶斜插長刀一把,牛皮作鞘,刀出鞘,寬約三四寸,長二三尺,寒光閃閃,刃口鋒利。在我家鄉方言中,此刀就被稱為夾壩。夾壩,就是劫盜,「游俠」是他們對於自己生存方式的定義。──阿來

在藏地,受清廷分封的世襲土司,其轄下藏民得負擔無償兵役與勞役,並上繳糧食產品,還得應付需索無度的駐藏官員,物資匱乏。在今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古稱「瞻對」,藏語原義「鐵疙瘩」。這裡的康巴人,與拉薩藏人不同,其性格剽悍善戰,男人們以劫掠作營生。

從清朝盛世乾隆時期的班滾、嘉慶時期的洛布七力、道光時期的貢布郎加到紅軍時期青梅志瑪,兩百年的歷史,豪雄四起,搶奪牛馬財物,控制川藏交通,無視噶廈政府。小小一隅邊疆小域,成為統治者食不下嚥、如鯁在喉、名副其實的「鐵疙瘩」。

瞻對邊疆小地,屢次震驚天朝,一開始總是小事:強取清廷糧餉,劫掠官方文書。朝廷派兵鎮壓,幾次纏鬥,其中故事曲折離奇,放火燒寨番酋詐死,娶妻嫁女壯大勢力,誘奪侄兒印信,間諜滲透,四方土司傾軋爭鬥,將官謊報戰功,丟官喪命……

小說家阿來,親赴康巴走訪昔時故跡,搜集官方史料,結合民間傳說、寺廟記載,訝於史料的戲劇性遠勝小說。西藏問題從何而來?如何演變?這不僅是一則兩百年的瞻對戰爭史,「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些偶發事件,對今日漢藏關係有極大的啟發與借鑒意義。

本書特色

★    本書獲亞洲周刊二○一四年十大好書、大眾喜愛的五十本圖書、中國三十本好書、第六屆在場主義散文獎。

★    李敬澤讚:「如果沒有《瞻對》,阿來是一個非常好的、非常優秀的作家,但是有了《瞻對》,我覺得阿來證明了他是一個真正的大作家,是一個在民族上的大作家。」

作者

阿來

藏族,生於四川阿壩藏區的馬爾康縣。畢業於馬爾康師範學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雜誌主編、總編及社長。一九八二年開始詩歌創作,八○年代中後期轉向小說創作。二○○○年,其第一部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為該獎項有史以來最年輕得獎者及首位得獎藏族作家。二○○九年三月,當選為四川省作協主席。主要作品有詩集《棱磨河》,小說集《舊年的血跡》、《月光下的銀匠》、《蘑菇圈》,長篇《塵埃落定》、《空山》、《格薩爾王》、《瞻對》,散文《大地的階梯》等。

目錄

〔代序〕我不是在寫歷史,而是在寫現實      阿來

第一章
小事一件
瞻對,說從前
戰雲初布
皇帝催兵
大軍出動
一七四六的年關
一個插曲:藏兵
總督出關
欽差大臣來了
瞻對與西藏
勝利了

第二章
說說夾壩
瞻對善後
新亂已起,舊亂未了
金川戰事套著瞻對舊事
班滾現身,瞻對案結
閒話岳鐘琪

第三章
番酋洛布七力
導火線,還是一個低級軍官
羅總兵擅自收兵
成都將軍再次進剿
又是重複的老故事
民間傳說,迷亂的時空

第四章
在西藏的琦善
理塘,琦大人遇到「夾壩」
誰是布魯曼
瞻對──鐵疙瘩
護法轉世的貢布郎加
布魯曼統一瞻對
十土司征瞻對
琦善總督親征瞻對
老故事再三重演

第五章
瞻對征服霍爾章谷
瞻對征服北方土司之戰
瞻對征服康巴最大土司
民間傳說中的多面布魯曼
繼續進行的老故事
理塘的「細菌戰」
不是每個藏人都心向拉薩
西藏出兵攻擊瞻對
藏軍剿滅瞻對英雄貢布郎加
所向披糜的「神兵」
一代梟雄的最後時刻
英雄故事餘韻悠長
瞻對善後不善

第六章
新形勢下的族與國
清廷重視藏區問題,但晚了一點
川邊藏區土司制的前世今生
一次真正的農奴起義
清廷第五次用兵瞻對

第七章
養癰者貽患
清廷第六次用兵瞻對
鹿傳霖嘗試改土歸流
反對變革的成都將軍
進退失據,在瞻對,也在西藏
西藏問題國際化的開端

第八章
終於要革新了
皇廟也造反
巴塘死了鳳大人
趙爾豐來了
川邊改土歸流
鐵疙瘩的融化

第九章
民國來了
影響至今的西姆拉會議
「五族共和」口號下的邊局糜爛
民初的瞻化縣
大金白利再起戰端
唐柯三,久候不至的調處大員
大白之戰中的瞻化

第十章
調處失敗,特派員遇兵變
還是靠實力說話
諾那活佛的傳奇
大白之戰後的瞻化

序/導讀

代序

我不是在寫歷史,而是在寫現實

創作《瞻對》這部作品,於我完全是個意外 。

幾年前,為寫《格薩爾王》,我去了西藏很多地方搜集資料。在一兩年的行走過程中聽到很多故事,其中就有一個關於瞻對的故事。《瞻對》是一部歷史紀實文學作品,我本來是想寫成小說,開始想寫個短篇,隨著史料增多,官府的正史、民間傳說、寺廟記載,最後搜集的資料已經足夠寫個長篇了。但是到後來,我發現真實的材料太豐富,現實的離奇和戲劇性更勝於小說,用不著我再虛構,歷史材料遠比小說更有力量。於是我開始更多地接觸這些材料,慢慢就有了《瞻對》。

我去實地考察了以後發現,關於瞻對的故事並不只是一個民間傳說,它是當地實實在在發生過的一系列歷史事件,並且與很多歷史人物都有關係。比如道光皇帝,還有清朝另一個人物──琦善。學中國史的人都知道,鴉片戰爭時期有個投降派叫琦善,他曾是清廷的欽差大臣。琦善先是主戰的,因為派人前往廣州與英軍議和並簽訂不平等條約被皇帝罷免。後來道光皇帝重新起用琦善,把他發配到西藏當駐藏大臣,不久又被調任四川總督。就在他從西藏回四川的路上,在今天的甘孜州境內,遇到了被稱為「夾壩」的一群藏人。這些藏人截斷了川藏大道,琦善主張鎮壓,這才發生了清廷和西藏地方政府聯合起來鎮壓布魯曼割據勢力的這一系列故事。

原本我是從事虛構文學創作的,但是在追蹤這個故事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些歷史真實發生過的種種事情已經非常精采了,根本不用你再去想像和虛構什麼。就像今天我們在討論現實問題的時候,就常常會感到,今天這個現實世界不用小說家寫就已經光怪陸離了,好多事懂那麼不可思議 ,那樣匪夷所思。

人們研究歷史,其實是希望通過歷史來觀照我們下社會的現狀。觀察這些年來我國出現的少數民族問題,我發現,無論是過去了一百年還是兩百年,問題發生背後的那個原因或者動機居然是那麼驚人的一致 ,甚至今天處理這些事情的方式方法,還有中間的種種曲折,也都一模一樣。瞻對雖然只是一個小縣,但發生在它那裡的歷史也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歷史或許就對今天有很大的借鑒意義。「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句話並沒有失效。

所以我覺得,我寫這本書不旦寫歷史,而是在寫現實。我寫作的目的,是想探求如今的西藏問題是從哪裡來的,是怎麼演變成現在這樣的,是為了告訴大家一個真實的西藏。我生活在藏地,寫的歷史往事,但動機是針對當下的現實。這裡面也包含我一個強烈的願望,就是作為一個中國人,不管是哪個民族,都希望這個國家安定,希望這個國家的老百姓生活幸福。

我這次寫作靠兩方面的材料,一個是清史和清朝的檔案,另一個就是民間知識分子的記錄。民間材料的意義在於,很多時候它跟官方立場是不一樣的。更有意思的是,除了這兩個方面之外,這些歷史事件也同時在老百姓中間流傳,因此又有一種記述方式叫口頭傳說,也就是講故事。這裡面就有好多故事,保留了過去很多生動的信息。作為非虛構創作,我知道把這些傳說故事寫進歷史是沒有什麼特別意義的。但是這些虛構的、似是而非的傳說當中其實也包含了當時老百姓對於政治以及重大事件的一些看法和情感傾向。另外,民間文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對同樣一牛事情有很多不同的說法,這些我都主現書裡了。

從另一個層面上講,間文學還有一種美學上的風格。它沒有歷史現實那麼可靠,但它在形式上更生動、更美。在寫《瞻對》的過程中,我把每一個故事涉及的村莊以及發生過戰爭的地方都走了一遍,這是值得並且可以做到的,走一遍就可以得一個很好的空間感。

過去傳統的族文化中,當有人要寫一本書的時候,他們會在書的前面寫一首詩,表達他將要寫的書中有什麼願景,在佛教裡叫作發願。今天寫作的文體在不斷變化,但是我醞釀這本書的時候,有強烈的發願在心裡。這個發願就是,當我們看到這個社會還有種種問題的時候,我希望這些問題得到消滅。當我們在強調文化多樣性的時候,同時又很痛心地發現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在某些程度上也會變成政治衝突。我沛望民族多樣性保持的同時,文化矛盾也得到解決。

到今天為止,雖然外部條件有了巨大變化,但對於農民、對於少數民族地區,我們一些政府官員的想法,從某種程度上看,雖然經過了一些新詞的包裝,卻和一個滿清官員、知縣沒有什麼區別,甚至還不如他們。這本書也可以說影射了社會結構,其實你可以把瞻對看成一個中國的鄉村,它就是稍微落後一點的鄉村地區的處境。

瞻對雖然是一個很小的地方,但它牽涉了幾乎從清代以來的漢藏關係。壬藏問題原來只是一個中國內部問題,近代以來漸變成一個國際性問題。考察這個過程,你會發現它遠不像今天公眾所理解的漢藏關係這麼簡單。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漢藏關係,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間有衝突是必然的。但我們今天只有一種簡單化的思維:要是在族出了問題,都理解為漢藏關係。我寫這本書,也是望對這個認識誤區進行更正,希望讀者能正確認識漢藏關係。
 

阿來

試閱

小事一件

那時是盛世。康乾盛世。

乾隆九年,西元一七四四年。

大清國如日中天。

就是這時,清代以來才正式開闢,一路設了若干塘汛和糧臺由四川進西藏的大道上,卻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讓我們來開講一個幾近三百年的漫長故事。

的確是小事,川藏大道上,有三十六個人被藏語稱為「夾壩」的人搶劫了。在那樣的年代,一行人路經僻遠而被搶劫,以至被謀財害命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但是,這件事情卻先上報到川陝總督慶復那裡。又由慶復上奏給乾隆皇帝。說明這件搶劫案太不一般。原來被搶的人是一眾清兵。用今天的話講,叫維穩無小事,何況被搶的還是在川藏大道上維穩的軍人。

《清實錄》明確記載:「江卡汛撤回把總張鳳帶領兵丁三十六名,行至海子塘地方,遇夾壩二、三百人,搶去馱馬、軍器、行李、銀糧等物。」

江卡,今天是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下屬的一個縣,名叫芒康,地處金沙江西岸,與金沙江東今屬於四川的巴塘縣隔江相望。汛,清代綠營兵的駐扎之地。江卡汛,正是清代沿川藏驛道分布的綠營兵駐地之一。跟今天的軍隊一樣,那時兵丁也會到期換防。把總,在清代所領兵丁,也就十人到上百人不等,相當於今天軍隊裡的一個連排級幹部。就是這位張鳳把總帶著三十多位軍人,在江卡汛駐防期滿,從西藏回內地途中,渡過金沙江,過了巴塘,不一日,就來到理塘土司地面。就在這叫做海子塘的地方被搶了。海子,就是高原湖。他們被搶之處,是一個風景漂亮的地方。塘和汛一樣,也是清代在川藏大道上的駐兵之地。

慶復這位封疆大吏在奏摺中有理由表達自己的憤怒:「官兵猝遇野賊,自當奮勇前敵,苟槍斃一、二,眾自驚散。」但這位張把總卻「怯懦不堪,束手被劫」。「川省界雜番夷,弁兵積弱,向為悍番玩視。」以至「即擺設塘汛,俱屬具文。」

所謂「野賊」,就是當地百姓。

承平日久,兵不能戰,這似乎是盛世帝國的通病。

但清代康乾盛世間,其實戰事不斷。翻翻清代史料,不說其他地方,光是藏區,這些年中,從西藏,到青海,再到四川,都大小戰事不斷。真正的問題還是體制醞釀腐敗,不但造成財富以非正常方式,向少數人集聚。腐敗更重要的惡果,是這一體制的上下的懈怠因循,漸漸造成吏不能治而兵不能戰。從奏摺看,慶復不但詳陳事情原委,而且提出具體的處置建議:「一面將該把總飭革拿問,再札致撫、提二臣,將大海子地方遼闊,塘汛隔絕之處,作何嚴密防查,以杜後來竊劫。」那時,川陝總督駐在陝西,直接管理四川事務的,是駐成都的四川巡撫和四川提督,所以,要「札致撫、督二臣」。

乾隆皇帝也還冷靜:「所見甚是,應如是辦理者。」

遠在陝西的川陝總督慶復已經奏報在前,才有近在成都的四川巡撫紀山就同一件事情上奏在後:「江卡撤回把總張鳳行至海子塘被劫。現在飭拿拿問。」相比慶復的奏摺,簡單多了,頗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意。這就怪不得皇帝要憤怒了。人一憤怒,話就多,而且翻出舊賬:「郭羅克之事甫完」,郭羅克也屬藏人一部,那時也在四川巡撫責任區內,今天已劃入青海,也是同樣的事由:「悍番夾壩」。也就是搶劫今天所說的茶馬古道上的來往商旅,甚至官差。乾隆皇帝降旨說:「郭羅克之事甫完,而複有此,則去年汝等所辦不過苟且了事可知。況此事慶復早已奏聞,意見亦甚正,而汝所奏遲緩,且意若非甚要務者,大失封疆大吏之體。此案必期示之以威而革其心,首犯務獲,以警刁頑。不然,將來川省無寧歲矣!」

這一來,一件發生在小地方的小事件,就開始因為皇帝的重視,皇帝的憤怒而變大了。

當時只知道是相當於今天一個排的兵被搶得精光,誰搶的?還沒人知道。

那就先查是誰搶了張把總手下全副武裝的軍人。

一個多月後,乾隆皇帝收到四川巡撫紀山奏報,作案的人有了出處。

「查打箭爐至西藏,番蠻種類甚多,而剽悍尤甚者,莫如瞻對等部落,每以劫奪為生。」

這本書將始終關注的地方──瞻對的名字出現了。

打箭爐是今天的甘孜州首府康定。從康定西去,川藏公路循的還是清代川藏驛道的路線。出康定,翻折多山叫做出關,然後過雅礱江到雅江縣,再上高原到理塘,瞻對就在理塘北面的叢山之中。那時瞻對人常常南下來到川藏大道上,在來往商旅身上發點橫財。過了理塘,川藏大道再一路向西,到巴塘,再過金沙江,便是西藏。今天,這一路上的藏人,有一個被賦予了頗多浪漫傳奇色彩的名字:康巴。其實,正如紀山奏摺中所說「番蠻種類甚多」,這一路西去的藏人部落,其間還有種種分別,一句話,大文化中包含多種小文化,小的文化造成語言與風習的差異之美。這種文化多樣性與這一地區的生物多樣相互映照,蔚為大觀。

找到強盜,也就是「夾壩」的出處不難,又如何處置呢?

四川巡撫紀山上奏:「此次搶奪官兵行李,理應奏請懲以大法。緣雍正八年征剿瞻對大費兵力,總因該番恃險,攻擊匪易。惟恐不籌劃于事前,未免周章于日後,是以此案檄飭理塘土司追拿贓盜。原欲以蠻制蠻,相機酌辦,斷不敢視為非要,稍萌輕忽之念。」原來,瞻對番人,早已作過亂了,且朝廷也派兵剿辦過,但山險路遠,效果並不彰顯。

瞻對,說從前

從前,清雍正六年,即一七二八年,二十年前才被康熙皇帝冊封為安撫司的下瞻對土司便「縱容夾壩」,即縱民出境搶劫。四川有關方面為示懲創,便從靠這一地區最近的黎雅營調漢、土官兵進軍緝捕凶犯。游擊高奮志誘殺下瞻對土司策冷工布。本以為從此瞻對地方便群龍無龍,自可一路前驅,各個擊破,高奏凱歌。

不意此舉反激起瞻對民眾的仇恨,利用深峽密林的有利地形設伏,消滅清兵二百餘人。高奮志敗逃。雍正八年,為雪高奮志敗逃之恥,更為了大清朝的顏面,四川提督黃廷桂派遣副將馬良柱領兵一萬二千餘人前往征剿。瞻對人拆毀自北向南縱貫全境的雅礱江上的橋梁,退出江東,陳兵于江西岸。清軍被阻于江東,馬良柱一籌莫展,更因糧運之路漫長,只好草草收兵。

是為清代第一次對瞻對用兵。

不是對瞻對全境用兵。只是對靠近理塘土司地面的瞻對南部的下瞻對土司用兵,先是失敗,後是無功而返。

而當事人四川提督黃廷桂卻是以報功收場的。查《清代藏事輯要》,主持此次進剿事宜的黃廷桂如此上奏:「……口外瞻對等處賊番,糾黨搶劫,調兵次第剿撫。」雍正皇帝降旨:「進剿瞻對漢、土官兵,奮勇力戰,直搗巢穴,番眾率先輸誠,已將賊首擒獻。」皇帝不會親臨現場,也未派有欽差,只能根據上報材料作此總結。並下旨,對有功官兵論功行賞,傷亡官兵也「照例賞恤」。其實,清兵被阻于雅礱江東,根本未能深入下瞻對腹心,「直搗巢穴」云云,那就是彌天大謊。真實情形,皇帝或許知道,但裝不知道。也許真不知道。

但後來的慶復紀山們大概是十分清楚的。

戰雲初布

第一次用兵瞻對無功而返,前車之鑒不遠,紀山自然不敢輕言舉兵,所以要「以蠻制蠻」,命令與下瞻對相鄰的理塘土司「追拿贓盜」。這也不無道理。因為下瞻對地理位置並不在川藏大道之上。他們要搶掠官兵,必須南下,翻越崇山竣嶺,來到理塘土司境內,所以,領有護路守土之責的理塘土司自然不能說與此事毫無干係。所以,紀山的計畫是讓理塘土司有所動作,「如瞻地即將夾壩首犯獻出,別行請旨完結。」

巡撫紀山在官場上久經歷練,知道這番最省力省心的計策未必奏效,所以在奏摺中還留了後手,「倘或刁頑不悛,其作何示之以威,並善後之法,以及派委何員前往專辦之處,容與督、提二臣公同酌籌會奏。」

督是總督,提是提督。按清代官制,品級都高于從三品的巡撫。也就是說,如果小事變成大事,紀巡撫要拉他們與自己一起集體承擔決策與領導責任。

又三月後,紀山再次上奏皇帝,時間是一七四五年。「瞻對賊番搶劫撤回兵丁行李,正在嚴緝。」也就是說,該抓的強盜還沒有抓到。看來,用理塘土司威逼瞻對土司,此計不行。而且,此期間,理塘土司境內還在屢遭「夾壩」搶掠。這也寫進了紀山奏摺。

「據理塘所屬渣嗎隆黑帳房民報稱,有夾壩四十餘人,搶去帳房、牛只。」

「又據額哇奔松塘番兵報稱,有夾壩三十餘人,各帶槍箭,拆毀房舍,搶去文書。」

這些奏報說明,那些「夾壩」,不僅搶劫官兵,也搶劫當地百姓。

「該土司不將首犯擒獻,贓物全交,隨即檄飭諳練夷性弁目人等前往曉諭。將來示威與否,雖難懸定,而軍糧必須豫為密籌。」

所以,皇帝批示:「先事綢繆,甚合機宜。兵貴神速,不可不知。」又批示:「以此觀之,竟有不得不示以兵威者。」

皇帝有了批示,下面自然開始貫徹執行。

皇帝三月批示,川陝總督四月初一便上奏了初步計畫。

「上、下瞻對番民慣為夾壩」,也就是說,上瞻對和下瞻對向來就有出外搶掠的習慣。而且,奏摺中還對瞻對地形也有描摹,「上、下瞻對在雅籠江(今寫作雅礱江)東西,夾江而居,各二十餘寨。東有大路二條,西、南、北共有大路三條,俱屬要隘。界連四瓦述等土司。凡瞻對之出入內地者,俱由四瓦述地界經過。」

瞻對地方確實路遙地險,清代史料載,上瞻對距打箭爐十四站,下瞻對距打箭爐十八站。一站一日,只是徒步抵達,時間就在半月以上。這樣的地理環境,使得「從前曾經萬餘兵攻彼,猶難一時懾服,今若兵力稍弱,不足示威。應選委鎮、將各一員,為正、副都統,以建昌道為監紀,酌調提標和鄰近鎮、協之漢兵四千名,雜穀、瓦寺、木坪等土司之土兵四千名,俱由打箭爐出口,向該土酋等近巢駐扎。並派撥該管之明正土司及附近之理塘土司等,于各隘口堵禦。其四瓦述土司,向懼瞻對侵犯,不無暗相結納,實非出于本心。應開導使弗黨惡,則瞻對勢孤。然後指定各夾壩姓名、寨分,令該土酋等擒獻。如上瞻對悔悟,則獎令並攻下瞻對。並令雜穀、瓦寺等土司奮力前驅,大軍隨後進剿。」

主管軍事的官員預作進軍計畫,行政官員也行動起來,預作後勤保障方面的籌劃。四川布政使李如蘭上書戶部,「預籌邊地倉儲」。在靠近藏區土司地面的雅州府雅安、縈經二縣各增買谷米五千石,在清溪一縣增買谷米三千石。

紀山又上奏,說雍正八年進剿瞻對,派漢、土兵一萬二千餘名,米麵、餉銀、軍械等費用浩繁。這次進兵數量有增無減,糧、餉和軍械更要多多預備。當時打箭爐和靠近打箭爐的官倉中貯米七千六百余石,雅州屬下各縣也有存糧。應碾谷成米五千石,預先運到打箭爐。又要多備銀兩,在打箭爐和理塘、巴塘兩處土司地面購買炒麵──也即是方便高原長途食用的藏民主食:糌粑。所以,「應請先于司庫封貯、備貯二項銀三十九萬三千兩。」

備戰一事,真是麻煩。

最大的麻煩,是花銀子。

動兵就要花錢。「應支月費、口糧、騎馱等項照例支給外,其將備弁兵借支製備軍裝,土兵按名給發安家坐糧及加賞銀兩,並漢、土各兵之鹽菜、口糧、茶葉、羊折,官兵、跟役、通事、譯字、鬥級倉夫等應支口糧、工食等項。」

打仗不是電視劇裡一番衝殺就可以了事的,沒打起來,先卻是這麼些婆婆媽媽的事讓人煩心哪!

所有這些,雍正八年那次草草收兵的征剿,倒也積累了經驗。因此,「雍正八年有例可循者,俱遵照辦理。」

此時,四川換了一位新提督叫李質粹。新官上任,作為一省最高武官,他也積極主張進兵。到任後便與慶復、紀山共同上奏「瞻對賊番屢肆搶劫,雖經動兵征討,而頑心終未盡革。必須增益官兵,懾其心膽,方可一勞永逸。」

三個地方大員聯名正式請戰了。

中央也正式議複。這個議複。是皇帝把請戰奏書,轉到相關部門,比如兵部,說你們拿個意見吧。兵部很快拿出意見,並下達貫徹:「以建昌鎮總兵袁士弼為總統,于川省提標各營及雜穀、瓦寺各土司內共派出漢、土官兵一萬二千名,遴選幹練之員帶領進剿。並撥附近瞻對之西寧鎮漢、土官兵一千,西藏郡王頗羅鼐所屬江卡番兵,德爾格土兵各一千,聯絡聲援,巡邏偵探。」

這「議複」下達的同時,乾隆皇帝也憂心忡忡,對軍機大臣說,「……用兵原非美事,即所費錢糧亦複不少。」「倘此番料理不善,或至有損軍威,或仍以雍正八年草率完結,複留後患,朕當于慶復、紀山、李質粹是問。」

皇帝此舉,不知是對下屬沒有信心,還是出于某種不好的預感。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50067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8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5/11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