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浪漫:讀閱趣與淘書樂(限量典藏書盒精裝藏書票版)

  • 79 632
    80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文學總論/研究閱讀/賞析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李志銘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聯經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5/09/30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送給愛書人的最佳獻禮 ──
李志銘最新作品《舊書浪漫:讀閱趣與淘書樂》,限量典藏、精裝書盒、藏書票!

 

書與人相遇,人與書結緣,一切從這裡開始。
從一本書的裝幀設計,到收藏舊書與閱讀新書,甚至遊走各類型書店
三屆金鼎獎得主 ── 李志銘,述說讀書與淘書的最浪漫!

 

繼《裝幀台灣:台灣現代書籍設計的誕生》、《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讀書放浪:藏書記憶與裝幀物語》後,李志銘新作《舊書浪漫:讀閱趣與淘書樂》懷著愛書人的浪漫,以天真和執著的個人追憶今昔之情懷式書寫,表達「玩書」的概念:浪跡在看不盡的舊書店、古書店、二手書店、外文書店的旅途上,尋尋覓覓,搜訪輾轉流傳於人們手中的舊書、體會店家的人情和書緣,於此連輟成篇、娓娓訴說著如何買書、藏書、閱讀的一則則「書話」傳奇。

 

《舊書浪漫:讀閱趣與淘書樂》是李志銘從個人熱愛淘書、走訪書店的切身經驗出發,逐一探詢、挖掘出那些被遺忘的故事,包括早期書籍裝幀家及其美術設計、書與人之間的因緣流轉,乃至作為媒介的巷弄書店紀聞、古本屋沙龍女主人的書業史話,同時亦為一介普通讀者的讀書隨筆。

作者

李志銘
 

1976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具有天秤座理性的冷淡與分析傾向,對人對事缺乏諂媚的熱情,工作餘暇偏嗜在舊書攤中窺探歷史與人性,同時喜好蒐集黑膠唱片、聆聽現代音樂以及台語老歌。著作獲獎眾多,備受肯定,《半世紀舊書回味》獲2005年《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裝幀時代》獲2011年金鼎獎,《裝幀台灣:台灣現代書籍設計的誕生》獲2012年金鼎獎、《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獲2014年金鼎獎,以及談黑膠的《尋聲記:我的黑膠時代》、書話文集《讀書放浪:藏書記憶與裝幀物語》。目前專事寫作。

目錄

序 一場浪漫的時間旅行/吳卡密(舊香居店主)
序 相遇的表情/陳允元(詩人)

 

輯一:相約在書店
一頁台北‧書店之城
舊香沙龍:台北城南瑯嬛寶窟「舊香居」
宛如一場流動的盛宴:信鴿法國書店
閱讀城市人文小風景:胡思二手書店
通往那美麗的年代:小藝埕一九二○書店
上了山就看海:尋訪九份「樂伯二手書店」
書店行旅,島嶼之東:花蓮舊書店散記
書街歲月:重慶南路

 

輯二:何故亂翻書
守護書籍的黑夜裡,永遠有星光
奇幻瑰麗的甜美及悲傷:法國鬼才作家鮑里斯‧維昂的泡沫人生
那一天,我的靈魂已跳向妳
青春幻滅、歲月如歌:石黑一雄小說裡的音樂與鄉愁
此生猶有未竟之志:李哲洋與巴托克
吟詠孤獨和鄉愁的滋味:赫曼‧赫塞的《玻璃珠遊戲》與我
騷動的靈魂無可遏止:亨利‧米勒的巨蟹(Cancer)與女人
欲向怒海頑抗:談海明威與蔣介石
凝望歲月青春,我們依然孤寂
何妨浮生盡荒唐:讀《日安憂鬱》與少女莎岡
從海洋到宇宙:凡爾納的奇幻歷險
絕版書的死與生:波特萊爾《惡之華》中譯本拾掇

 

輯三:書窗的風景
宛如魔鬼在花朵上跳舞:法國插畫家艾迪‧勒格朗(Edy Legrand)
海的精靈憂鬱瘋狂向天使發起進攻:卡洛斯‧舒瓦伯(Carlos Schwabe)的神話與幻想
病與狂的夢幻曲:法國象徵主義畫家奧迪隆‧雷東
共赴一場假面舞會的華麗盛宴:色彩魔術師克里斯汀‧拉克魯瓦
克勞斯‧哈帕尼米的北歐奇幻森林
揮霍的美麗與慾望交纏的激情:阿根廷超現實主義女畫家萊歐娜‧費妮
光影交疊的華麗與前衛:「瑞士學派」平面設計巨匠馬克斯‧胡貝
從風格中解放出來:荷蘭風格派前衛設計師彼特‧玆瓦特
我已將音樂一勞永逸地放下了
黑與白的狂歌亂舞:棟方志功的木刻裝幀
關於舊書與裝幀隨想三則

 

附錄
傳承台灣古書業的新世代:側寫舊香居(台大店)(今已歇業,特以此文誌念)

 

後記
與書有染的浪漫

序/導讀

後記
與書有染的浪漫

 

明人張岱曾言:「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只是,嗜書的人其實最是無情,因為,沒有最愛,只有更愛。
 

自從我的第一本著作《半世紀舊書回味》出版問世(二○○五年)以來,迄今剛好滿十年。再加上先前因寫作碩士論文、

研究台北舊書業期間而開始逛舊書店的因緣契機,隨之即對淘書產生濃厚興趣,舉凡牯嶺舊書街、台大師大附近巷弄小書店、新舊書市集、網路珍本拍賣,乃至福和橋下跳蚤市場等幾乎無所不逛、無所不淘。這十多年來,儼然已養成了一種習慣:無法克制買書的癮頭!
 

都是浪漫惹的禍。
 

尤其當你走入一家鍾愛的書店,便宛如浸潤在一片知識的書海,漫遊於書架之間,儘管你根本不可能讀遍每一本書,甚至連許多書名也只是匆匆一瞥而過,卻會令你萌生一股狂喜的暈眩感,而你仍然興奮不已,彷彿已經獲得了全世界。
 

彼時於我最熱衷逛書店蒐書的日子,只消隔幾天不到熟悉的書店走走,就好像平日辛勤耕作的農夫突然有一天因為沒去「巡田水」(有時一天還要巡好幾次)而為此感到惶惶不安回首過去,我剛開始購書無所用心,單純只為排遣個人餘興而買,之後隨著知識的積累、興趣的延伸,閱讀範圍便逐漸如滾雪球般急遽增多,以致買書脾胃愈益癲狂,寧可錯買而不可錯失,每每為求蒐得心中的奇書珍本而傾盡囊中,近年則又增添了一項新歡:黑膠唱片,無異於踏上了另一條浪漫的不歸路。
 

對於每個時代的文青或文化人而言,書店,不僅僅是賣書的地方,而是一處「與書相逢」、「與人相遇」的美好場域,是讓書與人完整彼此的理想所在(無怪乎古今「開書店」的浪漫想像總吸引著人們前仆後繼)。
 

「逛書店」之於我,與其說是樂趣或喜好,毋寧更近乎一種規律的生活、日常的浪漫。同時,也正因為書店的緣故,令我無心插柳地開啟了通往寫作出版的意外人生道上,迄今走來即便有些跌跌撞撞、風雨不斷,倒也慶幸自己總有機會得到許多人的幫助,且仍樂在其中,受益匪淺。
 

 


 

一場浪漫的時間旅行/吳卡密(舊香居店主)
 

不久前在為鹿島茂《古書比孩子重要》寫序時,讀著資深重度書痴的愛戀史,不自覺會想起周遭認識、接觸過的書人書痴們,如書中所言:「古書店既是通往過去,自由旅行的時光機,但恐怕也是讓善良老百姓淪落地獄的陷阱。」有經驗、嗜書癖的書人絕對了解書海無涯,對於他們,買書藏書往往是越陷越深、愛戀無盡,征服了某個領域的古書,又會對別的領域展開新的幻想,徹徹底底就是條不歸路,書領著人從原來的領域不斷擴張,即使不向外延展,一旦上癮,大多也會走向特定的收藏主題,朝向專家之路,勇往前進。
 

每個書痴書蟲的演變過程,大抵不外乎從一開始買書是出於需求,買需要讀的書,繼而開始搜尋想要讀的書、特定作家的書,接下來是從新書買到舊書,想搜盡所喜歡類別的書,並立志要讀完所有的書!最後是追求特殊版本:限量毛邊、裝幀特別、書封美麗,甚至到即便是看不懂的文字也統統納入書架,買書、玩書、藏書一次到位,書痴書奴已經確立!嚴格說,十多年累積下來,志銘已離最後階段不遠矣!
 

志銘從寫碩論開始泡舊書店,論文完成後,他也變成每天「不是在書店,就是在前往書店的路上」。若說每天都在書店或許是誇張了!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將近有四分之三的時間,他絕對是每天遊走在城南,穿梭在新舊書店間,在舊香居看到志銘或在他筆下其他書店捕獲他大概也不意外,唯一固定時刻的是每週四明目書社的開箱時刻,和一幫同好前輩們談天,傍晚時刻最容易巧遇他!若問他為何天天往書店跑,他肯定會憨憨的笑著,一時之間無法回答。因為對他來說,這根本不是問題,書店幾乎已是他每一天的固定行程,生活的一部分,週而復始的慣性行為。
 

一如黃裳說琉璃廠書肆有沙龍氣息,書店是文人聚集之地,書友聚談,交換意見與軼聞。志銘也喜歡講沙龍,尤其偏好舊書店,舊書古本老物件對他就是有擋不住的吸引力,彷彿瞬間開啟與過往時光的連接,墜入某個不知名的兔子洞,尋書訪書像是未知的冒險,人與人的交流好比不期而遇的浪漫邂逅。書店和書,早已是他生活的基本配備,如陽光、空氣、水一般不可缺少!
 

書店對他而言,也是知識、靈感的充電所,在拓展視野和刺激多元創作上都有絕對的影響力。但最吸引他的仍然是因書結緣的同好、各有專攻的前輩朋友們,這些經常偶遇的書人班底們,是實體書店最可貴的風景。在書店的交流當然不只聊書,也時而穿插些妙人妙事、FB藝文界的奇人異事等。就創作的角度來說,除了書之外,書店沙龍中人情、故事相互竄流,也是不可錯過的風景之一。
 

志銘旺盛的求知慾,如同餵不飽的飢餓,加上高度的好奇心和學習力的驅使下,他努力學習日文,是為了更貼近日本文化。因老辜(辜振豐先生)翻譯《惡之華》期間,經常陪同進出信鴿法國書店找資料,不知不覺接觸許多具有特色的法文出版品和
 

文學小說,不諳法文的志銘,也折服於法國出版品的魅力,定期拜訪信鴿便成為固定行程之一,相信不久後他應該也會跑去學法文。
 

每每看到他的新文章,就發現他平常看似沒作筆記的習慣,卻絕對有張大耳朵,將大家閒談、交流間所分享的種種都吸納成他寫作的靈感之一,朋友的喜好樂趣,彼此影響,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對法國文學的喜好,閱讀的內容似乎間接也成為了他的喜好,好學好奇的他總能在短時間練就功夫,沒多久我們就可以談沙岡、談波特萊爾、談伍迪艾倫、談亨利‧米勒,有時看他信手寫來,輕鬆快意,不刻意渲染、自然自在的表達,我想,源源不絕的熱情是他寫作的最大動力。多年下來,看似他用文字打造出一座書天堂,倒不如說他因進了天堂有了翅膀,讓他可以展翅快意的遨遊其中。
 

延續《讀書放浪》,《舊書浪漫》更多了點個人情懷式的抒寫,看來寡言憨厚的他,或許很難和浪漫二字立即連結,但他每每見到自己喜歡的書本、裝幀時,總會像撫摸小孩、小貓般反覆摩娑。記得有一天他用極其興奮的語氣和高亢的聲調告訴我,剛看完根據棟方志功《板極道》改編的傳記電影《我はゴッホになる! 愛を彫った男‧棟方志功とその妻》,飾演棟方的男演員相當出色,不僅做足功課,更精彩是日常生活的呈現,將棟方志功的氣質、神韻表現得維妙維肖,志銘滔滔不絕地描述主角創作時的情景和投入狀況,尤其是平時木訥的他,一碰到開心的事便會口沫橫飛、手足舞蹈。志銘在說棟方志功的同時,我也覺得此時的他不也是如此嗎?面對偶像、書事、創作,埋首其中樂此不疲,寫起文章自信有力,談起舊書口若懸河!總覺得他骨子裡的浪漫基因絕對爆表!當年他毅然放棄穩定的工作,挑戰專職的作家生涯,若沒有龐大的熱情、開放的心態,肯定無法下定決心,一路走來,雖也有困難、焦慮,但不可動搖的執念,是他前進的信心!
 

一直以來我們用「玩書」的概念和大家分享關於買書、藏書、有各種癖好,熱愛紙本書之行為,以更輕鬆、浪漫的心情來傾訴對書的迷戀。對志銘而言,寫作不僅是與自己的對話, 每天持續寫作也是對外在世界的傳達,將閱讀的心得、新奇的發現與觀察研究,定時吸納、整理、提煉、撰寫出最精華的一篇篇文字,傳遞給大家。 藉由分享的熱情,慢慢堆砌成屬於他獨具一格的書話。

 

相遇的表情/陳允元(詩人)
 

一九三三年七月,時設籍於明治大學文藝科的巫永福,在《福爾摩沙》創刊號發表了小說〈首與體〉。小說描述一對來自殖民地台灣的青年漫步於東京街頭,打算到帝國飯店的東京座觀看契訶夫作品《櫻園》的演出,卻同時憂慮著「首」與「體」相反對立的問題:青年S想留在東京,台灣的家書卻催他返鄉,處理結婚問題。一九二○年代的知識青年帶著社會改革之志前往帝都東京;一九三○年代,有志於文學藝術、懷抱「前進中央文壇」之夢的文學青年,也前仆後繼來到東京。巫永福之外,張文環、楊熾昌、翁鬧等等,都在行列之中。東京的魅力,翁鬧曾在《有港口的街市》寫道:「大東京是一塊巨大的磁鐵,將這地上所有的存在物不斷地吸引過去。」
 

留學生作家對東京的迷戀,倒不是耽溺於爵士樂、霓虹、咖啡廳的摩登物質生活,而毋寧是愛其作為西方文明之中介、也作為東亞文化發信地的這個層面。他們的文學之卵,必須在與世界同步的文化刺激中孵育、茁壯,長出自己的羽翼。同屬留學生的劉捷即在〈台灣文學鳥瞰〉描述,他們「處在中央文壇膝下,對世界文學的潮流有最敏銳的感受」。這一點,在巫永福身上有深刻的體現。他在明治大學文藝科階段,即師事橫光利一、小林秀雄、山本有三等大家;小說〈首與體〉,也有這麼一段敘述:「身為文學青年,對於能接觸到偉大作家的戲曲,自然感到十分的興奮跟欣慰,平常上學總是無精打采的,今天卻不管風大,一路笑談著到學校」;青年S與敘事者「我」開始讀契訶夫的契機,是放學途中發現契訶夫的全集。
 

讓他們發現契訶夫全集、進而接觸世界文學的,想必就是鄰近明治大學的書街神保町吧。一九二九年,打出「考現學」旗幟、在震災後「帝都復興」的昭和初期東京進行都市風俗採集的今和次郎,在其編纂之《新版大東京案內》寫道:「若到市電駿河台下到九段坂下之間、橫亙於神保町北神保町的電車通的兩側走走看看,會因櫛比鱗次的店家幾乎都是古本屋而感到驚訝。」這一段路線,便是小說中兩位台灣青年下課後的漫步路線的其中一段。巫永福曾這麼回憶他的神保町:「安定開放與繁榮的東京、神田神保町的書店,原書或翻譯本想要的書籍什麼都有。」言談之間,彷彿可以看見八十年前的他站在東京街頭,與書相遇的欣喜的表情。
 

二○○七年,當我第一次飛抵東京,第一個想去的當然便是神保町。如同當年巫永福漫步於神保町的情境,日本最新出版的書、重要海外思潮的譯本,只要逛一圈都找得到。更神奇的是,由於古本屋的存在,原本歷時的時空,竟壓縮在一間間個性、專門各異的書店裡共時呈現。記得第一次走進戰前即已存在的「田村書店」,穿過門口一落落高高疊起的套書,進到狹窄的書牆走道時,我倒抽了一口氣。先前在文學史上讀到的明治時期以降重要作家著作的初版本(有些甚至還附有作家署名),竟就這樣排排站,陳列在同一個架上,心裡真的相當震撼。一個書櫃,便是一段文學史。而一九三○年代台灣留學生作家曾經歷的閱讀時光,竟也躲過了空襲、與世事的各種變數,被保存了下來。去年因研究之故,在東京的早稻田大學待了七個月。除了神保町,早大往JR高田馬場駅方向的古本街,或是高圓寺、阿佐谷、荻漥一帶,也成為流連忘返的地方。我不是什麼藏書家,一來沒有財力,二來對研究者而言,初版、復刻版或圖書館的複印都無所謂,重點在於資訊。然而我也曾因偶然的機運,在不起眼的角落,以便宜的價錢購得刊有呂赫若〈牛車〉的《文學評論》(一九三五)、楊熾昌當年耽讀的《詩と詩論》(一九二八年創刊)數冊、西脇順三郎的《歐洲文學》(一九三三)、百田宗治的《詩作法》(一九三四)、幾冊刊有饒正太郎作品的詩誌《新領土》(一九三七年創刊)、以及庄司總一的《陳夫人》(一九四二)等。在日本的古書市場,這些名字未必受到太多重視,對台灣人而

試閱

一頁台北‧書店之城

書店在城市裡,就像是一段段被傳唱的故事。

從上世紀二○年代在日治期間獨立設市迄今不到百來年歷史的台北城,隨著一股亟欲吸收外來文化以及謀求工商業發展太過快速更替的時間之流,許多即將面臨衰敗的老街區在短短數年內徹底被迫更換成了一付陌生的青春容顏,無論是七○年代因應道路拓寬規劃遷移舊書攤的牯嶺街,抑或見證了世紀末三十年老台北歲月風華的光華橋地下商場(該商場於二○○六年正式拆遷),就連早期六○年代曾經作為台灣書業重心、繼八○年代過後店面裝潢連年翻新的重慶南路這條老字號書店街看在不少資深愛書人士眼中也都挾有一份難以言喻的蒼然古味。

舊時的老商圈店鋪拆除殆盡,換來與捷運共構的新建築。幾乎所有關於對這城市的往事追憶和老街巷弄裡尋常人家的眾聲喧嘩,到了最後也就都自然而然地沉澱到這些書店的紙頁間。

相較於中國北京或日本京都這些東方現代千年古都,在近代城市發展史上仍屬年輕的台北予人遲暮之感格外鮮明,城市裡太多突如其來的迅疾驟變不留下任何記憶殘痕,只停格在所謂懷舊題材影視劇的情節想像之中。

當一處城市空間充滿了喜新厭舊,那便是「誰也不記得誰」。偶然翻閱多年前(二○○四)晨星出版社彙編《台灣書店地圖》所刊載全台書店名錄,訝然驚覺其中就有不少特色書店如今已是不存在了。我幾乎可以扳著手指數出許多名字:桂冠書局、FNAC法雅客書店、木心書屋、草葉集概念書店、儒林書店、墊腳石書店、凱風卡瑪‧‧‧‧‧,多少年來這些書店隱身在台灣城鎮大街小巷默默地守候著寂寞散播著書香,直到有一天它們突然宣告消失,只來得及在幾個熟悉的讀者心頭留下一個悵然的背影。

每在一家書店歇業隱遁之後,誰又知道那些被遺棄的書籍的下落?

因為開了一家書店,所以美好

人的生活方式有多少種,書店的城市表情就有多少種。作為所有一切故事的起點,何妨熟悉一座城市首先從它的書店開始。

按香港專欄作家馬家輝的說法,港島當地特色小書店大約以每五年為一循環,意味著即便其中一家將要關門倒閉了,不久後必定又會有另一家懷抱理想熱血的新書店再起爐灶。宛如山林野草般,台灣南北城鎮大小獨立書店也就彷彿週而復始地同樣死了一批又新生一批。往來出入在這半徑方圓五點七公里、匯聚了島內最多書店與咖啡館的台北盆地。儘管最近幾年台灣書業出版界盛傳「景氣寒冬」之說日益甚囂塵上,城市裡總還是不乏有人無畏現實殘酷而不斷前仆後繼地投入「開書店」往火坑裡去。

二○○七年,我從書友Booker口中得知北投地區將要新開一家舊書店,位在鄰近陽明大學、地處天母北投兩地往來捷徑的立農街上,名曰「蘭臺藝廊」。女主人May自云從事稅務及地政工作多年,卻因始終忘情不了童年時在父親引領下遨遊書海的甜蜜舊夢,所以才開設了這家夢想中的書店,除以鬻書生活為樂之外還不時兼作藝文展覽。室內約莫只十來坪的書店雖小,卻有著難得一見整面明亮精緻的大片臨街櫥窗。後來我陸續幾度造訪了「蘭臺」,也確實在這兒淘到了不少寶,記得包括蔡琴的絕版黑膠唱片《火舞》、廖未林設計封面的舊版小說《多色的雲》,以及台北縣文化中心未曾對外發行的《江文也紀念音樂會》現場錄音專輯等幾乎都是從「蘭臺」得來的收獲。

平日除以鬻書生活為樂之外,「蘭臺藝廊」還不時兼作免費藝文展覽。這些活動包括有「前塵影事─五○年代電影傳單本事、集刊、歌本特展」(二○○八年八月三十一日~十一月三十日)、「口說無憑—古契書收藏展」(二○○九年八月二十九日~十一月二十九日)、「粉墨登場-王小明老師臉譜面具珍藏展」(二○一○年四月十七日~七月四日)等精采內容。

位居城鎮一方偏隅的「蘭臺」儘管挾有某些地利之便,包括鄰近陽明大學文風興盛,又是天母與北投兩地往來的捷徑,有利於二手書店生存。然而,畢竟現實世界裡的書商夢想之路艱困難行,所謂「開店容易守店難」,加諸台灣書業大環境不乏頻傳景氣寒冬的慘澹警訊,總不禁讓人掛念在大城市裡這樣一家精緻小書店到底還能維持多久?

雖言世事豈能盡如人意、但仍值得慶幸的是,前年(二○一三年八月)聞知「蘭臺藝廊」已搬遷到附近義理街巷弄內,該地點雖屬僻靜但空間卻更為寬敞,而女主人亦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堅持不在巷口做任何招牌與宣傳,漸漸地一些原本的老主顧也開始陸續「回鍋」,可見一般所謂「開書店賠錢」之說,有些時候到底還是阻擋不了愛書人的滿腔熱情。搭上捷運淡水線,一路從城南逛到城北,遠離市中心書店密集區來到「蘭臺藝廊」往往更能遇見那份難得置身化外之境的特殊悠閒。

乘一陣風穿街走巷,晃過人生海海。

及至去年(二○一四)盛夏,嗔愛戀書之人在台北開書店的「美事」又再增添一樁。此一緣份起於十多年前,當時仍只是碩士班學生的我,正剛開始起步研究台灣舊書業歷史,並且四處走訪台北附近的二手書店。記得那時差不多是在二○○二年底,我在和平東路(現今「台北教育大學」對面)邂逅了一家新開張的書店-名曰「何妨一上樓」,前前後後約造訪過兩三回並還買了些書,其中大多是和我當時撰寫碩士論文題材相關的近代書話與出版史著作,此外尤論其店內小而雅的書香氛圍,乃至店主本身愛書情切的博聞健談,皆令人留下極深的印象。但可惜的是,待我數月之後想要再去探訪,才知其早已歇業。

沒想到過了十多年後,原書店女主人文自秀歷經沉潛再度復出,於大稻埕甘州街「基督長老教會」旁一幢老屋店面重啟書緣,喚名「文自秀趣味書房」。開幕之日便堂皇推出「日本名著復刻本百部展」,現場展售夏目漱石、永井荷風、石川啄木、與謝野晶子、樋口一葉、谷崎潤一郎、川端康成 、芥川龍之介等明治大正昭和時代的文學裝幀經典(復刻)一百部,平素則以談書、蒐書為樂。書房本身風格一如既往,如今儘管店名稱謂大不相同(店主強調此處是「書房」,而非「書店」),而女主人殷切替有心人找書的那份熱情亦仍不變,但每周卻只開張三天(周五~周日)午後至傍晚,且隨店主當下心境及趣味之所至,仍會不定期策劃各檔主題書展(如三島由紀夫初版本展、《銀花》期刊雜誌展、歐美與日本復刻老童書展),號稱是「最任性的書店」,其人灑脫直率若此,至於「開書店究竟賠不賠錢」這等掃興問題,我想最終也就只得交由香港抗世詩人吾友陳智德最新出版發表的一部詩集名稱來回應了:

《市場去死吧》!讓我們從此理直氣壯地宣稱。

明知其不可為而為,面臨(抵抗)無所不在的商業壓力卻仍不放棄理想,難道竟是眼下大台北地區獨立個性書店以身殉美的共同宿命?只是不知若干年後,屆時還會有多少人能依戀那曾經分據城市邊緣南北一隅依舊堅持在低迷世道中苦撐的「小小」與「有河BOOK」。不大記得有沒有人這麼說過:決定「開書店」當下的心理狀態多多少少也就像追逐「一夜情」,因為兩者同樣都是基於「一時衝動」。

書店以內,祕境之外

了解一座城市其實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發現一處城市的隱秘部分並不在於它本身是否神秘,而在於人們能否經常以一種陌生眼光與心情來看待那些似曾相識的熟悉地方。隨處遍佈住商混合的華街陋巷,構成了台北城市街道引人入勝的獨特魅力,得以令你在熟悉和陌生之間有太多被縱容的新舊細節可供回味。

不少難得撥冗來台的香港背包客、大陸學者專家等外地人士,一到了台北,行程中總不免指名要走訪一趟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營業的誠品書店,尤其是在夜半時分眼見一大群人仍窩在書店裡閱讀的奇妙景象,每每讓許多這些熱愛閱讀的海外華人感到著迷不已。

未曾久居台灣的異鄉客,僅僅走進門面光鮮、可供購齊大量書種的誠品敦南或信義旗艦店,便自以為見識到了所謂名聞遐邇的台北書店風景。殊不知,對於本地書蠹圈內識途老馬來說,越是開在小街小巷裡那些頗為雅致精巧的書店,其實才是真能讓人悠閒遊逛兼顧淘書樂趣的一處隱秘花園書天堂。舉凡溫州街、汀洲路、師大路、龍泉街、青田街一帶的書店大都保有些內斂的純樸古風,無論周邊城市建設如何擴張變化,在我印象中這些書店彷彿總是予人置身小城的感覺。

挑一個閒暇的午後,抑或傍晚時分趁著好天氣,來到這幾許書肆街巷走走看看,人們或許將會突然弄懂了對於書店的曖昧情愫:那是一份無論你是有意識的巡店淘書、抑或只想隨意找個去處把心放空皆無所窒礙的單純自在。

地底下的書墟微光

二○○八年十月,一群個體書店經營者有感於在主流市場上勢單力薄,其中包括台北「小小書房」、「有河BOOK」、「唐山書店」,新竹「水木書苑」、「草葉集概念書店」,台中「東海書苑」,嘉義「洪雅書房」,以及花蓮「凱風卡瑪兒童書店」等八家獨立書店為此共同成立了「集書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又稱「獨立書店聯盟」)以期獲得更多的活動能量與生存空間。

其實早在三十年前,當所有這些個體書店尚未出現集體發聲之際,有一家名副其實的「地下」書店即已在熱鬧的台大商圈與連鎖書店夾縫中默默地推展所謂「小眾文化」(Minority)理想奉獻迄今。回首七○年代初期的台灣,乃是島內時興學運及社運風起雲湧、文學出版事業將欲蓬勃發展的啟蒙年代,學院圈內開始流行的馬克思主義、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等時髦理論紛紛讓許多知識青年趨之若鶩。一九七九高雄「美麗島事件」發生那年,當時有感於國內人文社科類型專書取得不易、早先在台大校園附近販售「翻版書」起家的陳隆昊以三十萬元微薄資金成立「唐山出版社」,五年後(1984)又在新生南路開設第一個「唐山書店」門市。

經營初期由於正值解嚴前後、各類思想資訊尚未開放,「唐山書店」主要販售的社會主義理論書籍遂多次引起警備總司令部和新聞局的密切關注,不時會有警察來沒收禁書,然而彼時青年學子們的讀書熱情並沒有因此稍減,店內翻印未授權的許多外國原文書不僅銷路極佳,比如當年陳隆昊第一本印製翻版Giddens的《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據說在兩星期內就賣出八百多本,此外像是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即使到了現在也仍是書店裡的招牌常銷書。

八、九○年代漸以社會學「翻版書」事業打響名號的「唐山書店」,於焉成了台灣引進大量西方現代批判理論新思潮的重要渡口,各式各樣新穎的知識在此匯流,除了學生以外,也吸引許多教授來買書。當年「唐山」幾乎可稱得上是全世界知名的盜版書店,不少國外教授來台甚至都會專程指名造訪。回顧過去幾番吹起學運風潮的全盛時期,「唐山」一度還曾兼營咖啡館,台大大新社、大陸社等知名社團最愛來「唐山」店裡開讀書會並討論運動實踐的方針,時常到了快打烊還捨不得走。

「以前書真的很好賣,」陳隆昊回憶:「那時台灣社會有股非常渴望改革的力量,初解嚴時這種感覺更是強烈,大學生開口閉口都是批判理論,一本厚厚的《哈伯瑪斯研究》原文書,一賣就是幾百本」。反倒是經歷了解嚴多年之後的現在,大半輩子幾以販書為志業的他不禁感嘆:「人們的求知欲反而沒有像以往過去那麼旺盛了」琳瑯滿目的人文社會叢書之外,文學書同時也是唐山的另一大重點特色,更是許多年輕作家詩人甫出茅蘆尋求獨立出版的發跡處。打自書店創辦以來,唐山對於寄售自印詩集來者不拒,只抽一成所得,長期支持創作者。此外,其他還有很多是其他書店買不到的,像是一些出版社的倒店貨,「唐山」有時也會搜購一些倒閉出版社的庫存書擺放堆置在新書平擺桌下方,靜待愛書的有心人前來挖寶。

三十年來,唐山書店總計搬過二次家,不過都圍繞著台大周邊打轉。如今位在溫州街「秋水堂書店」對面高掛著美語補習班字樣通往大樓地下室的「唐山」至今仍無明顯的招牌,僅僅在裡面陳舊的水泥樓梯版下貼了斑駁的「唐山書店」四字,隨著幽暗狹長的樓梯緩緩步入,潮濕霉味和略顯陰暗的氣息迎面而來,周邊牆面則是層層疊疊貼滿了小眾電影、講座、演唱會、劇場表演等各種藝文活動DM及海報,當然更別提店門內有如存書庫房的大量書籍擺得到處都是。所有這些簡陋破舊外觀所透露的,不啻正是老字號「唐山」長久以來僅賴口耳相傳毋需任何藻飾與遮掩、於樸素中稍帶髒亂與隨性的某種獨立精神。

一般連鎖書店所講究「窗明几淨、音樂悠揚」的舒適環境從來不是「唐山」所需,店內陳列書籍的桌子與櫃架亦是平凡無奇,並未配合書店氣氛作特別搭配。只有書,才是這裡的真正風采。

近年網路時代來臨,加上大環境的社會變遷,連帶使得不少老牌書店紛紛走向關門一途,這段期間「唐山」儘管也屢屢傳出經營危機,但仍始終維持它一貫的小眾、反叛調性,棲居在巷弄的地下室內屹立不搖。門外低頭亂翻書

就像大自然界慣常依循先前留下蹤徑巡跡覓食的蟻族一般,我從多年來的「逛書」習癖當中也無意間養成了某些特定偏好「覓書」的私路線:

首先,大抵沿途巡逛汀洲路上的「古今書廊」、「茉莉書店」,乃至台大校門對面的「胡思」、「總書記」期盼遇得些許舊書機緣,接著橫越羅斯福路、來到台電大樓對面地下室的「山外圖書社」陸續挑揀最近期上架的簡體新書,此刻若是尚有餘裕,便再直奔溫州街上的「若水堂」與「唐山書店」。要不,倘若當天正值禮拜四的日子,通常就是特地前往「明目書社」專程走訪一趟,主要理由倒並非是純粹為了書,而只是想來這兒感染一下店門裡外主客齊聚品茗談天論地的書人氣氛罷了。

常來「明目」的書友們都知道,逢了周四這一天午後,書店老闆賴顯邦照例載著一車新進貨的簡體字書從台中來到台北,店員以美工刀裁開封條,把一箱箱新書放在地上打開、還來不及擺到書架上,聞風而至一批買書成癖的老客人便彎下腰,毫不客氣地挑搶起書來。甚至,還會有人順道帶了紅酒約了朋友,大夥乾脆就地圍起門外院子裡的方桌聊天,或者喝上賴老闆泡的一壺茶,書香配著茶香各言其志,一坐近黃昏。傍晚有時甚至還會升起炭火煮一鍋雞湯,一旁偶爾烤烤番薯,還有從老家帶上來的蔬果野菜,讓有緣在此聚首的書友熟客們隨興享用。執一而論,「明目書社」雖是以社科類學術著作為主的簡體書店,實際上反倒讓人感覺更像是台灣早期充滿人情味、帶有老派「柑仔店」風格的舊書攤:用紙箱裝著的書籍就直接堆放在地上,一箱一箱從院子裡蔓延進店內,登門訪書的書友們得低頭依次查看。或許逛慣了一般書店的讀者偶爾會覺得有些不便,但店主自有一套說法,說是書友應該在知識面前謙卑、低頭,想來也不無道理。類似這般獨特的鄉俗氛圍,回溯大約二十年前(上世紀九○年代初)在台大側門(新生南路)對面擺地攤賣書的歷史盛況早已有之:同樣也是書箱都還來不及擺好,讀者已瘋狂似地開箱動手翻書搶書,也不管有沒有需要、先拿再說,就是不能有所遺漏。據說「明目」的第一代客人就是這麼在街頭認識的,所謂「明目開箱儀式」大抵也就從那時開始,周周行禮如儀。而等到經營客源稍事穩定後,「明目」隨即從街頭轉進了台大對面的溫州街巷內,於一九九○年正式掛牌成立出版社和書店。庭院門柱上釘著一塊不起眼的小木板,上面用白色顏料寫著「明目書社」,這就是它的招牌了。

十幾年經營下來,乍看「明目」店面約莫不到十五坪的空間陳設簡陋,經常把書像地攤貨一樣擺賣,卻總有川流不息的客人流連忘返。「對我而言,書店不是咖啡廳,要裝潢的漂漂亮亮還要有音樂陪襯」,賴老闆說道:「當初只是想要做一位專業學術材料的提供者,到現在理念也一直都沒有改變」。

早先就讀北大哲學研究所兼職翻譯、隨後由學院圈內半路出走投身鬻書事業的書店老闆賴顯邦自有其不甘受體制侷限的卓爾理念。對於學術界,他其實有著不盡的批評。在他看來,如今整個學院早已定型僵化,學術語言和規範的標準化,更讓形式化既深、無法容納奇能異秀的體制本身益形鞏固,這也是「明目」於二○○八年五月獨立發行《門外》雜誌第一頁昭然寫著「院中少異秀,門外多長音」所欲殷切陳述的微言大義了。

這份三十二開大小、首刊發行一千本的刊物《門外》主要仿照日本「同人誌」模式,邀集平日慣來書店逛書串門子的書友同好們寫稿編印,全書內容僅五、六十餘頁的簡短篇幅囊括了小說、哲學論述、散文、新詩以及攝影。此處「門外」一詞無疑昭然宣示圍繞著他的書店的這群作家、教師、編輯、攝影家及其他民間奇能異士,其實才是台灣社會醞釀新思創見與文化厚度的根柢所在,並且,作為一種既存於學院大門之外的多元聲音不斷綻放出遍地花火。

微風吹過店門前庭院綠意環繞的瞬間,有些許涼意,也很愜意,原本看似地窄人稠的台北城竟也頓時不禁感覺開闊起來。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精裝
    • ISBN
    • 978957084611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12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預計 2024/05/14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