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扭曲的臺灣史:1684─1972撥開三百年的歷史迷霧

固定
版型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7 266
    380
  • 分類:
    電子書人文歷史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駱芬美蔡坤洲 追蹤
  • 出版社: 時報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5/02/17
  •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內容簡介

原來——

.十七世紀末,臺灣人就過著奢靡富裕的生活

.日治後期,臺灣人誤以為自己是日本人

.美國商人曾企圖殖民臺灣

十篇精采翻案,揭露影響今日臺灣發展的最重要史實!

 

一六八四年,臺灣被納入清朝版圖。三百年來,歷經甲午戰敗後簽訂《馬關條約》,被割讓給日本,開始長達五十餘年的日本殖民統治,以及不同制度與民族性的融合激盪。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展開另一波政經上的統治與文化調和,臺灣歷經戒嚴、報禁到開放,隨著一九七二年國父紀念館落成,偉人步入殿堂,當代臺灣走向另一番民主新貌……

 

三百年來——

★ 你以為:一九八○年代臺股、房地產狂飆,才出現臺灣錢淹腳目的現象?

★ 事實是:早在十七世紀末,臺灣人就過著奢靡富裕的生活

 

★ 你以為:只有荷蘭人和日本人對臺灣虎視眈眈?

★ 事實是:美國商人早在一八五○年代就想殖民臺灣

 

★ 你以為:日治時期,日本只想從臺灣掠取資源?

★ 事實是:日本統治者進一步改造思想,讓臺灣人誤以為自己是日本人。

 

本書以歷史主題為縱軸,橫跨約三百年時間為橫軸,立體架構真實的臺灣政治及社會面貌;以生動故事的敘述方式,糾舉歷史記載的謬誤,並配合古蹟實地勘查照片與史料老照片加以說明,撥開三百年的歷史迷霧,以期完整呈現近代臺灣政經發展的真貌。

 

獲獎記錄

 

作者駱芬美女士榮獲2014金石堂年度風雲作家

 

國內外暢銷記錄

 

 

《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2014年度金石堂人文歷史TOP2

2013年博客來「年度百大」人文類TOP18

2013年金石堂人文歷史暢銷百大TOP3

 

《被混淆的臺灣史:1861~1949之史實不等於事實 》

2014年度金石堂暢銷榜TOP76、2014年度金石堂人文歷史TOP1

2014年博客來「年度百大」銷售榜人文社科TOP17

2014年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非文學類入圍

目錄

推薦序一 〈歷史學家的「橘子蘋果經濟學」〉宋光宇

推薦序二 〈自己歷史自己說〉翁佳音

推薦序三 〈用圖像讓庶民走進臺灣歷史隧道〉楊蓮福

推薦序四 〈一本從圖書館走入咖啡館的臺灣史書〉吳美慧

推薦序五 〈如此寫書的人〉駱芳美

作者序   〈甲午‧臺灣‧我〉駱芬美

 

01 臺灣錢,淹腳目

你以為:一九八○年代臺股、房地產狂飆,才出現臺灣錢淹腳目的現象

事實是:早在十七世紀末,臺灣漢人已過著富裕奢靡的生活

 

02 美國人的「臺灣夢」

你以為:只有荷蘭人和日本人對臺灣虎視眈眈

事實是:美國商人早在一八五○年代就想殖民臺灣

 

03李仙得在臺灣當老大的日子

你以為:一九五○年代美國在臺成立美軍顧問團,才對臺灣具有影響力

事實是:清朝廷統治後期,美國人李仙得就已經在臺灣當老大哥

 

04臺灣為何讓日本人虎視眈眈?

你以為:日本人將臺灣視為南進的跳板

事實是:看上臺灣的砂糖、樟腦和日趨成長的消費市場

 

05日本為何能拿下臺灣?

你以為:是清朝廷的腐敗導致臺灣被割讓

事實是:美國人一路推動,暗助日本取得臺灣

 

06 趕鴨子上架的「民主」總統

你以為:臺灣直到二十世紀,才首次出現民主共和體制

事實是:一八九五年臺灣割讓給日本時,就成立了「臺灣民主國」以爭取自主

 

07 臺灣民主國如何滅亡?

你以為:臺灣民主國是被日軍打敗的

事實是:主要領導人陸續逃回大陸,民主國群龍無首,不戰自敗

 

08 日本統治臺灣的初體驗

你以為:日本人取得臺灣後很快就建立殖民者的威信

事實是:來臺日本人素質低落,造成臺灣人怨恨、輕視,抗爭不斷

 

09 被扭曲的臺灣歷史課

你以為:日治時期日本人只是從臺灣掠取資源

事實是:日本進一步改造思想,讓臺灣人以為自己是日本人

 

10 隨政府播遷來臺的「國父」

你以為:孫中山因推翻滿清而被稱為「國父」

事實是:國民黨在孫中山逝世後,刻意且有步驟的為他建立「國父」地位

 

徵引書目

試閱

【臺灣錢,淹腳目】

你以為:一九八○年代臺股、房地產狂飆,才出現臺灣錢淹腳目的現象

事實是:早在十七世紀末,臺灣漢人已過著富裕奢靡的生活

一六八四年,臺灣被正式收入清朝廷的版圖後,一般人以為臺灣是個蠻荒初闢、亟待開發之地 。但在十一年後,《臺灣府志》提到:臺灣土地膏腴,沃野千里,漢人移民來臺後,不需要像在中國內地那麼辛勞,就可以有好的收成。也因此,當時的臺灣社會奢靡成風,送禮時不考慮當地產品,而偏好遠方珍貴物品,且一般家庭沒有儲蓄觀念,即使沒有剩餘錢財,仍要穿著華麗的衣服,女方選擇夫婿時考量對方財產的多寡,甚至連人情往來都喜新厭舊。雖然在當時僅一小部分人較奢靡,但這種風氣卻日漸發展。

兩年後來臺採硫磺的郁永河走遍臺灣各地,寫下了《裨海紀遊》,書中記述臺灣的瘴癘之氣,但也提到:與中國內地「民多饑色」相比,臺灣相對富庶。貨物大部分由中國內地運來,雖然售價是內地的好幾倍,但人們照樣購買。雇工的行情是日薪一百錢(約一斗米的價錢),屠夫、牧牛羊孩童隨身帶著數十金,賭博時會毫不猶豫一擲千金。可見臺灣經濟情況良好,商業發達,連勞動階層收入也很高。

那時一般人家都能經常吃到肉,宴客時必定山珍海味。婚禮重視聘禮多寡,女方收受聘金之後,要以豐厚的嫁妝回禮,一般人在禮俗慶典也常互相競爭、誇耀誰的花費較多。

到了乾隆中期,《彰化縣志》記載:臺灣人大多不自己耕種,而是買糧食蔬菜回家食用,即使田地就在附近,也要以牛車代步。有的人不肯自己走路,請人背著走,甚至有人由牛車改為馬車。即使是中等財力的人家,也餐餐吃肉,此外賭博風氣盛行,再加上神廟修建、神誕設醮等都是高額花費。

為何清朝統治以來,臺灣人可以過著經濟富裕的生活?
郁永河認為,經過明鄭時期二十多年休養生息,民間各行各業獲得發展的機會,人們積聚了不少財產。加上臺灣盛產糖,外銷日本和菲律賓,也產米、穀、麻、豆、鹿皮、鹿肉等,銷往東亞各地,海外貿易使臺灣人民獲得相當豐盛的收益。清朝統治後沒有發生重大戰事,人民財富得以累積,才有能力進行高消費行為。

其實奢靡的風氣來自臺灣移民的原鄉──福建。因福建文武官員好奢華排場,人民紛紛學習仿效,日益嚴重。

若以臺灣人對商業的敏感度,應該會有發達的紡織業。但施琅來臺後才發現臺灣擁有一切日用所需,卻獨缺紡織品。可能因為清初來臺的人多是單身漢,臺灣成為「男耕女不織」的社會。不過臺灣婦女雖不種桑養蠶、也不種棉花苧麻、不織布,卻追求華麗衣飾,對女紅刺繡的需求也很高。

臺灣婦女以刺繡聞名,連橫《臺灣通史》就提到:臺灣婦女刺繡精巧,贏過蘇杭等地。當時臺灣名媛以刺繡自我誇耀,貧女單靠刺繡就足以撐起家計。手藝巧的人不僅能糊口,還有盈餘,收入比紡織還高。刺繡既是早期臺灣女子的才藝表現也是產業之一,可謂是由女子主導的一種文化現象。
當時臺灣輸出到對岸的商品,除了一般熟知的蔗糖、稻米,更有賺頭的其實是從藍草提煉出來的染料──藍靛。臺灣藍草被譽為是最易生長的植物。除了糧食作物番薯,藍草成為適合開闢臺灣山區的第一波經濟作物。

乾隆年間,隨著水利設施完成,漢人在臺灣的拓墾達到高峰期。根據蔡承豪的研究:因為染布需要特殊器具及具有技術的專業工人,才能染出品質好的布匹,因此,直接從大陸買染好色的布更為方便。因此,不用開設染坊,只要轉賣即可獲利。而臺灣藍靛則銷往大陸,大陸商人也因臺灣所產藍靛品質很好,閃光和顏色耐久,紛紛來臺購買。臺南鹿耳門是臺灣最早開放的港口,商業貿易繁盛,因而出現「郊行」,因江浙地區需要用藍靛染布,促成了「北郊」;因應福建地區需要藍草種子播種的商機,則成立了「南郊」。

一七三八年,艋舺「泉郊」商人集資合建水仙宮,泉郊是以對渡泉州為主要貿易對象,也兼做福建以北的港口,最重要的輸出品是藍靛。

隨著藍草逐漸成為臺灣南北各地的重要作物。北部地區出口量達二十一萬擔,帶動了掌握貨源的艋舺地區的繁榮,並造就許多銷售藍靛的商人。藍靛輸出量足以和米、糖等並列為臺灣出口貿易大宗,且是十九世紀中葉少數快速成長的貿易品,促成「一府、二鹿、三艋舺」經濟重心北移的趨勢。

但後來臺灣藍靛主要輸出地──上海、寧波,改採用廣東的藍靛及當地的小藍。加上安全、速度快、載貨量大的輪船興起,衝擊到原有藍靛郊商經營的船頭行業務,北郊業務備受打擊。開港十年後(一八七○年),因藍靛價格降低,茶葉的利潤更豐厚,農民於是放棄藍草,改種茶葉,隨後茶和樟腦、糖成了臺灣重要的輸出品,臺灣人也因收入增加而提升了消費能力。

此時,原先以藍靛出口為主的郊商才開始轉而發展染布業。當時艋舺(今萬華)、三角湧(今三峽)、新竹等地有福建移民經營染布業,後來,染色技術最佳的江南地區,也有染工來臺,不過,江浙地區染布的品質還是比較高,因此只要有貿易往來,臺灣人民還是會選擇大陸色布。這時臺灣染布主要以供應本地市場為主,規模無法擴張,直到一八五○年代,技術高於福建的江南染工來到臺灣,染布業才逐步發展。

一八七○年代以後,因臺灣藍靛染成的黑布不易褪色,受到大陸市場喜愛,大陸輸入的布匹也從已染好的色布,轉為未染色的土胚布。臺灣染色原料相當豐富,除了藍靛,還有染紅褐色的薯榔、茄藤皮、紅花等,大陸和西洋布紛送來臺灣染色,不少染店陸續聘請會染紅、綠等顏色的染匠來臺工作。在清朝中葉,原本必須從大陸買染好色的布,隨著染布技術提升,到晚清時期逆轉成從大陸批購原布在臺染色,民眾也轉為使用臺灣自染的布。染成的黑布,還有一部分賣到大陸(主要是福州);紅布和綠布則留在島內使用,或是賣給原住民。臺灣進口不出產的物品,再運用技術加工,加值售出,除可節省買布支出,還可賺取外匯,蔡承豪認為:這是臺灣「第一次進口替代」。

清朝統治臺灣的兩百多年間,被「臺灣錢」吸引而移民來臺的人,向來市場敏感度極高,很有生意頭腦,透過蔗糖、稻米、茶、樟腦的生產及出口,快速累積的經濟實力,優質染料藍靛和染布業的成品出口,更是「臺灣錢淹腳目」的大功臣。

只是在一波波追逐「錢」的拚搏之後,究竟要為臺灣社會創造出什麼樣的「價值觀」,才是更值得深思的!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136201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0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閱讀方式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方式

電子書 金石堂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將儲存於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 最佳瀏覽載體: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電子書 Readmoo
  •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請至會員中心→我的交易紀錄「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商品不列入大咖方案累消回饋計算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