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夢空間:美國夢中國夢 男人夢女人夢(簡體中文版)

Dream-Making Space
  • 9 810
    90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文學總論/研究閱讀/賞析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海陽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漢世紀數位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4/02/01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幾何原本》處。本書從不同的角度(地理的、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真理的);不同的方面(數學的、文化的、文字的、圖符的、宗教的);從不同的國度(中美俄英埃及)來論述人類社會的起源、演化和走向;從而論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史都逃不出兩個數字(0,1),兩個符號(⊙,十)和一個金字塔的形式與邏輯。本書開創先河,第一次用性染色體的符號(XX,XY)來探論東西方化的異同和人類文明演化的形式。這是一本旅行記,也是一本隨想錄,還是一本論文集。

作者

海陽

一個從小喜歡繪畫,長大了喜歡攝畫。現在喜歡用文字描畫的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一幅畫。在中國學地球物理,來到楓國學電腦網路,因此喜用“力與場”和“數與網”的方法去“讀”與“解”世界這幅畫。最後這一幅畫變成了一張圖,一個符。然後,我又把一個個符拼成一張圖,一個夢,這就是我用文字寫出的一張“畫”。

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凱西爾有句名言:人是“符號的動物”,海陽現在喜歡用符號來繪畫人,不同文化下的人具有不同的符號特徵。近五年來,海陽專注於用數學幾何的方法“讀”與“解”東西方文化,還喜用性染色體的符號(XX, XY)來探論東西方文化的異同和人類文明演化的形式。

目錄

※第“0”卷※
序言一

第0章 海市蜃樓(序幕)
走進楓國
尋夢尋家
從大海到天空的路

第1章 楓葉色彩
女王的“楓彩”
楓林大道
圖像與文字
平凡的國度

第2章 城市文明路
城市大發展
刻在地面的“十字架”
走路如思路

第3章 回顧與思考
嶺南文化
“沐足”與“洗頭”
女人的國度
山水與文化

第4章 左右為難
誰創造了誰
坐左邊還是坐右邊

第5章 登峰造極
泰山之頂
思考者
四色地圖

第6章 生命的智慧
金字塔裡的生命符
自由女神爬上了鐵塔
總督的“智慧”

第7章 大腦的文化
藝術腦與科學腦
女人腦男人腦
腦與文字和文化

第8章 三館一院兩大學
羅馬競技場的世界
“天方地圓”的世界
四艘擱淺的船
拿著“十字架”的女神
海旁與山頂的大學

第9章 給世界的啟迪
奧運的預言
東方的圖與西方的符
從2D 到3D時代
人,認識你自已

※第“1”卷※
序言二

第0章 飛越時空(序幕)

第1章 東方時空
外灘(過去)與明珠(現代)
城市“十字路”
“五”的智慧
“五行”的城市
“三貴與三居”

第2章 三角形文明
三心兩意
“三角戀”的城市
孩子的“心意”

第3章 彎曲時空
大黑洞裡的生命符
沙幕上的“月亮船”
地中海的“貝殼”
畫卷時空

第4章 夢幻空間
夢醒時分
陀螺公理
“點”無大小
盜夢與植夢

第5章 四色空間
情感空間
黃金比例文化圖
文化性格
金字塔的“三圍”
解構與解體
姐妹城市
序幕

第6章 四的困惑
奇幻空間
“魔方”與 “魔球”
數字“共和國”
人間“正”道

第7章 上帝又扔骰子了- 2011年
春秋之事
歐幾裡得“路”
寵加萊的“蘋果”

第8章 太陽從西邊升起 - 2012年
節節高升
百丈杆頭更進一步
賭出規則
日落西山
“一根筋”與“搭錯筋”
路在何方

第9章 世界幾何了
大氣球與救生圈
中美“示性數”
垂直城市
《暴風雨》來了
走在“米字旗”的舞臺上

第10章 男人夢女人夢
平等夢
陰陽度
化繁為簡
走向相對
最後的選擇
家庭的幸福度
無五不成伍

後記:數字的遊戲

序/導讀

萬里尋“路”千百度,驀然回首,那“路”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一條自然的路,人文的路,思想的路,從大海到天空的“幾何路”。

按照“接受美學”的經典觀點〔“接受美學”(Receptional Aesthetic)這一概念是由德國康茨坦斯大學文藝學教授堯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年提出的。〕:人們認識任何事物,都是帶著一張已熟悉的“地圖”開始的,用自已已信賴的尺規來衡量一個陌生的環境。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國家科學院院士賈雷德‧戴蒙德的著作《崩潰》遵循“接受美學”的觀點進行。回到這本書,我同樣地“陷入”了“接受美學”的邏輯。書中的我,以遊學的身份第一次走出國門,對目的地的加國一無所知。如果說有,那也只是抽象的概念:資本主義工業化社會國家。我就是帶著這樣的“地圖”, 走進楓國這個佰生的國度。首先吸引我的是這新地方風景如畫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 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這哪裡象我想像中的工業化“城市”,更像是田園式的“鄉村”。這初始的印象,與我心裡裝著的想像“景象(高樓林立與工廠遍地)”發生了不對應和嚴重錯位。從這裡開始,我開始改寫我心中的“地圖”,重新認識這個千姿百態的世界。

於是,我開始了從千千萬萬的現象中尋找“蛛絲馬跡”:在無數象“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這樣“理所當然”的自然現象中;或者象“東方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這樣“習以為常”的習慣裡;或者象“人類社會都是從母系社會開始並轉化為父系社會”這樣“不可否定”的事實中;或者象“女人是感性的,男人是理性的”這樣“似是而非”的述語中;或者象“女人的方向感不如男人的方向感好”那樣的共識中;或者象“東方文化是“合”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分”的文化”那樣的比較中;或者象“城市的路都是十字路”那樣的不可置否的事實中;還有那些所謂的“天經地義”和“不言而喻”的觀念中;進行剝絲抽繭的去形象化,去具體化,乃至走進了“目中無人”的抽象化、符號化、數位化、公式化和幾何化,最後成就了我的這本書 《造夢空間》。

《造夢空間》分兩卷:第0卷 《從大海到天空》和第1卷 《世界幾何了》。我採用數位“0”與“1”來表示書的卷數,因為這本書也是探討“0”與“1”的問題。

在 《從大海到天空》的“路”上,以時間為順序(1990-2010),從進入加拿大開始,以楓葉之國的自然風光,家居環境為大背景,插入了中國社會近20年來的社會發展和各時期的現象與現狀,然後通過“東”奔“西”跑的形式探索東西方文化的特性,試圖找出其中東西方的“原始碼”與“轉換碼”。

第0卷的上部:“走馬觀花”地遊覽著楓國和中國的自然風光和城市文明,以地球的三大背景,藍天青山碧海,“腳踏實地”地遊歷了加拿大和中國的社會文化。這是一條“山山水水”的人文之路。下部:“天馬行空”地遊浮在人的思想文化世界裡,從圖與符,線與點,數字與幾何,男人與女人,光與色等等,浮光掠影地捕抓著人們“左思右想”的形象與抽象之路。這兩條路,既可互為滲透,也可若即若離,這正是世界自然的和思想的二部曲。

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人類所走的文化路,正如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描述的那樣,不知走過了多少彎彎曲曲的路,“過了一村又一村,始終還是在村中”。這就是傳統文化之路。在現代的工業社會,人類如日本豐田車在中國的汽車廣告“山重水複疑無路,有路必有豐田車”那樣,“過了一車又一車,始終還是在車上”。這就是西方文化之路。然而,不管是農業社會還是工業社會,一樣地“萬水千山總是情”。正是這情,令人類一路走過來,永不停止。

從20年前離開東方的國土,走進西方的國度,我心靈的根始終飄浮在天空中:對於西方文化,欲進難入,對於東方文化,已離難舍。最後,我在太陽底下,時東時西,左顧右盼,東南西北旋轉著,春夏秋冬重複著,成了“無家可歸”的人,懸浮在大海與天空文間。在這自由的一望無際的天空中,我看到了一個圖與一個符,這個世界的兩面。我發現正是這個圖(太極圖)與那個符(太陽十字元),自始至終,引領著世界走向未來。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幾何原本》處。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學生歐幾裡得(Euclid)完成了被稱為數學聖經的巨著《幾何原本》,從而成為了“幾何學之父”。

四百多年前,明代科學家徐光啟把《幾何原本》翻譯為中文,他在書序的第一句這樣寫著:《幾何原本》者,度數之宗,所以窮方圓平直之情,盡規矩準繩之用也。在評論這本書時,他說:“此書為益,能令學理者祛其浮氣,練其精心;學事者資其定法,發其巧思,故舉世無一人不當學。”徐光啟的這段話,在現時還是具有絕對的現實意義。

在《幾何原本》譯本的序文裡,他指出:“此書有五不可學:燥心人不可學,粗心人不可學,滿心人不可學,妒心人不可學,傲心人不可學”。他還斷言:“竊意百年之後,必人人習之”。可惜,他卻未能言中。其實他也言中了:凡有“五心(燥心、粗心、滿心、妒心和傲心)”者不可學也。四百年已過,其“五心”者,現時的國人樣樣皆有。如“五心”皆有者,實是“無心”向學者。正是如此,幾百年後,而非人人習之,從而中國既不能“窮方圓平直之情”,也沒有“盡規矩準繩之用”。

如果我們只是把《幾何原本》作為一本數學幾何的書籍來讀,這似乎有失它真正的價值。它所蘊含的思想與方法,才是它的精神核心所在。從人文思想的角度來讀這本書,我們將從它那裡得到無窮無盡的啟示。讀懂了《幾何原本》,才能真正明白:西方哲學的始祖柏拉圖在它學院門口的告示“凡不懂幾何者不得入內”的深刻含義,走進他的“幾何”世界,讀懂他的哲學“幾何”人生。我的書《造夢空間》,就是關於這“幾何”,這空間的幾何,這生命的幾何,這人生的幾何, 這幾何的人生。

作為一位政治人物的第十六任美國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 1809-1865),他在自傳中提到他熟讀了《幾何原本》的前六卷,並曾經說過:“任何人都有極大信心說服一位願意講道理的小孩,使他接受歐幾裡得那些較簡單的基本定理;但如果對方不接受定義和公理的話,他便完全束手無策,以失敗而告終。”可見,作為一位總統,他真正讀懂了《幾何原本》。他的這段讀後感,即使在今天,具有同樣的意義。誰將是21世紀的不願意接受歐幾裡得那些較簡單定義和公理的“小孩”?

2010秋,我正在從溫哥華飛往上海的飛機上。這本書的第1卷《世界幾何了》就是從那時開始,它是第0卷《從大海到天空》的姐妹版。二十年前,我第一次乘飛機從中國到加國。那一次,是從東而西的尋找;這一次,則是由西而東的回顧。世界的目光,也如我的這兩次飛行:二十年前,從東到西的走向;二十年後,轉向了東方的中國。第0卷是關於上世紀與本世紀交接的二十年(1990-2010),是尋夢的二十年。第1卷則是承接第0卷,在“大海與天空”之間“追夢”的兩年(2010-2012)。

第1卷從《幾何原本》的定義與公理體系出發,以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原理展開。上部: 以2010年上海世博園的“建築物”作為聚焦背景,解構人類社會文明大廈的前生今世與後(現)代。下部: 以姐妹城市廣州和溫哥華的“建築物”為“參照物”,解析五大文明的相異與相通之處。本書還把中華文化聖經《易經》的核心價值用數學的形式表達出來,挖掘《易經》中的數學元素。經過“解構”與“解析”,從而“解出”了人類文明路的五個原理,五種模式,並“得出”了人類社會文化的“四色地圖”和兩種“性示數”,還有人類社會文明的兩張“黃金分割圖”。“解構”不是為了“解體”,而是為了“重構”,為了《讓世界更美好》。這就是21世紀的挑戰,也是地球村的“屋頂設計”。“頭頂之上,只有藍天(Above Us only Sky)”— 約翰‧列儂。
這是一個造城的空間,
這是一個造雲的時代,
這是一個造夢的世界。
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將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英國作家查理斯‧狄更斯的巨著《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開首的名句很精准地描繪了這個時代(法國大革命)。

“這是最好的時候,這是最壞的時候;這是智慧的年代,這是愚蠢的年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絕望之冬;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正直下地獄;簡而言之,那時和現代是這樣相像…。”

這是偶然的巧合,還是必然的結果?

21世紀的開始,就是這樣的時代;2001-2012年,就是這樣的十二年;2008-2012年,就是這樣的四年;2012年,更是這樣的一年。這是充滿生機與危機的時候,這是回歸與轉形的時候,這是大轉點的時候,這是大變局的時候,這是從“魔方”走向“魔球”的時候。

2010年,3D電影《阿凡達》與2D電影《孔子》在中國的“相遇”, 實在是2010年最具歷史意義的場面。

他們“相見”後的第一句話會說什麼呢? 阿凡達說“I see you(我見到了你)”, 孔子則說“見鬼了”。這是看著對方說話。

第二句話又會說什麼呢? 阿凡達會說“我也見鬼了”, 孔子則說“我終於見到了你”。這是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

他們是否從對方的“眼睛裡”看到了真正的自己? 正如3D電影《阿凡達》主題歌《I See You》裡的一句歌詞:“I see me through your eyes(通過你的眼睛,我看到了真實的自己)”。在《阿凡

試閱

世界上有數不勝數的路,有無窮無盡的路,但它們全部加起來,都沒有一條路長。這條路就是“Sea to Sky”:一條從大海通到天空的路。這也是一條人類從初始到未來的路,一條文化路,一條從“模擬”到“虛擬”的思想路。
大海與天空,只一線之隔,這麼近,又那麼遠。它們朝夕相處,卻無法跨越。大海還是大海,天空就是天空。海裡的魚兒,空中的鳥兒,它們時時相望,也常常相親,但魚兒始終在海裡,鳥兒永遠在天空:總是有一條無可超越的界線。
只有人,能夠超越這大海與天空的界限,從大海走向天空。
在這條路上,人類的文化以水的三種不同形式進行著,或液體,或固體,或氣體。
世界本是無色,象水一樣,
世界本是透明的,象冰一樣,
世界本是看不見的,象氣一樣。
不管是無色的水,還是透明的冰,或是看不見的氣,都是由H2O組成的。H2O的三種狀態(液態,固體,氣態),在大海與天空之間循環往復,周而復始。不管是哪種形態,怎樣不同的形象或外觀,各種的特性,特徵和特色,它們的基本元素都是H2O。
生命源于水,歸於天。人,陸地上的生命,行走在大海與天空之間,形形色色,千姿百態,就變成了人類的文化路。
這本書的第0卷就是關於這樣一條路。在這路上,一個“石頭人”,看著“一幅畫”,哼著“一首詩”,唱著 “一支歌”,頭仰望著一個“天符”,心裡裝著一個“心符”,腳上踩著一個“地符”,找著 “一條路”,從大海走向天空。
這一個“石頭人”是溫哥華英格列海灣的“Inukshuk”—“想像中的人”,“引路人”。
這“一幅畫”是“海天一色”,溫哥華英格列海灣的一景。
這“一首詩”是美國詩人艾蜜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的一首詩其中的三句:
The Brain is wider than the sky (智慧比天空還廣寬)
The Brian is deeper than the sea (智慧比大海還深浩)
The Brain is just the weight of God (智慧的分量正好與上帝一樣)
這“一支歌”是美國歌星Richard Mars(理查.馬思)八十年代末自創自唱的一首經典歌曲“Right here Waiting”(此情可待):
Ocean apart day after day (天海相隔,日復一日)…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waiting for you(我始終在此等候著你,等候著你 …)。
這“一條路”是從溫哥華到滑雪勝地威士拿的高速公路“Sea to Sky Hwy”( 海至天大道)。
這“一個符”是 “太陽十字元”。
讓我帶著你一起來走一走這一條神奇的“海至天大道”。

===

第0章 海市蜃樓(序幕)
萬里尋“夢”千百度,驀然回首,那“夢”卻在,“大海天空”處。
2010年4月22日,是世界的地球日,也是我登陸加拿大溫哥華這片土地的20周年。這是一個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的傍晚。我騎著自行車,獨自來到溫哥華英格列海灣。
在這海灣,有的人在散步有的人在跑步,有的人在騎自行車有的人在滑旱冰,有的人在滑風帆有的人在開遊艇,有的人在看日落有的人在吹海風。在這無數的人群中,有一位高大偉岸的人屹立在這海灣旁,一動不動地望著大海的遠方,幾十年如一日,無論風和日麗還是強風暴雪,無論黑夜還是白天。他就是“Inukshuk”,一個“石頭人”。當你走進荒無人煙的深山野林裡,當你來到一望無際的雪原上,看到這樣的“石頭人”,你一定明白曾經有人“到此一站”或“到此一遊”。他就是“想像中的人”,因約特語“Inukshuk”的意思。這“想像中的人”正是加拿大北部地域最原始的人文之一。他告訴經過的路人,已經有人來過這裡了,放心走吧
站在海灣的陸地上,我看到了這樣一幅風景畫:一輪紅日徐徐越過那水平線,沉向海裡。當半個紅日消失後,我無意識地看了一下時間:下午六點正(夏令時間)。在太平洋另一邊的中國,此時應是早上的九點正,太陽升起的時候。確實,東方太陽升起的時候,正是西方太陽落下的時候。
天空中的太陽終於鑽進了海裡,留下一片霞光。陸地上的“石頭人”一如既往地站立在那裡,頭頂藍天,遠望碧海,在霞光裡閃閃發亮。

(生態環境)從宏觀來看,陸地,天空,和大海正是世界的三大背景,人類生存的三大世界。從微觀來看,土地、空氣、和清水是世界的三大基本元素,人類生存的三大前提,也是人類的“近身物”,屬於每一個人,養育每一個人。然而還有一樣離我們遠遠的,我們卻又離不開的東西,那就是剛剛落下的太陽。它除了給我們光和熱,還時刻關照著我們,溫暖著我們。人類得以生存,完全依靠水,土,氣和陽光,這是一個3+1的世界真正主宰這個世界的,並非我們的“近身物”,而是遠離我們的太陽。這個巨大的火球,離我們不能遠一厘,也不可近一分。這樣的力度與溫度才恰恰好。它是地球公轉的中心,它是我們“近身物”的支配者和調度者。
古代的哲人與智者,把它們概括為世界的“四大基本元素”,古希臘哲人認為天下萬物皆由“土、水、氣、火”四大基本元素構成。古印度智者則認為構成物質的基礎是 “地、水、火、風”。在中國的智者也認為世界都是由“天、地、水、火”組成,雖然在用字上略有出入,它們其實說著相同的東西。古希臘的“氣”,古印度的“風”和古中國的“天”,都是相對應的。而且,古印度與古中國的“地”與古希臘的“土”,指的都是同一樣東西。生存在不同地域的人們對世界有共同的認知。
“石頭人”站立在陸地上,一個“想像中的人”,是我們的“指路的人”。沿著他的視線,遠處,天海一線;在這之間,隱隱約約朦朦朧朧中,從左至右,連綿起伏的山影裡是一條從大海到天空的路,它就是 “海天公路(Sea to Sky Hwy)”。20年前,我遇上了這條路。
走進楓國
一九九○年四月的一天,我經過中國對外開放的“視窗”-- 深圳羅湖口岸到達中國的進出“港口”香港。重重的大霧下終於漸漸地散去了一點,停飛了一天的飛機終於在有限度的條件下起飛了。我帶著既激動、興奮,又迷茫、焦急的心情登上了去加拿大的飛機,開始了我人生的另一段路程。

這還是我第一次乘飛機,也是第一次在高空俯瞰地球,這個海洋與陸地的世界。飛機從東方之珠香港起飛,穿雲拔霧,跨越太平洋,進入加國的領空。從飛機上眺望這片北美的土地,我第一眼看到飛機窗框視野內的加拿大,下半邊是一片蔚藍色的汪洋大海,上半邊是一片綠油油的陸地。在大海與陸地交迭處,海浪輕輕地拍打著海岸,一進一退,一退一進,不停地重複著,交替著。這麼說,我正在跨越的是大海與陸地的交織區。如果藍色大海的一邊表示浩大深澳而神秘的東方世界,綠色陸地的一邊表示一望無遺而透明的西方世界,那麼這一刻,我正在從東方世界跨越到西方世界。
(路在何方)飛機開始慢慢降落,離地面越來越近,我的目的地溫哥華的景象已漸漸顯現在眼簾; 一條條的馬路和一點點的建築物開始從綠樹叢中走了出來。飛機輕輕接觸到地面的那一瞬間,我深深地意識到,我已登陸在這北美大陸。四百多年前哥倫比歷史性地發現的新大陸,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與中國幾千年悠久歷史相比,四百多年的時間已令這塊原始的土地變成現代文明社會。是什麼“靈丹妙藥”有這麼大的效力?
飛機跑道兩旁是綠油油、整齊齊的草地。那個年代,中國正奔向工業化,城市化,到處都在大動土木,大建工廠,大建高樓大廈。所以,我真還沒有看到過這麼大一片整齊的草地,也沒有想像過一大片的草地給人的感覺會是那樣的寧靜與平和(綠色的波長是可見光的中間)。這種感覺頓時令我喜歡上了這片平坦的草地,也喜歡上了這片廣闊的土地。原來喜歡一樣東西就這樣的簡單。
(國家概念)飛機在跑道上減速跑,我的心卻在加速跳,我的心情也因而加速地興奮著。雖然我已登陸了並且喜歡上了這片土地,然而我還沒有真正進入這個西方的國家:經過了加拿大海關,我才算進入這個國家。四百多年前哥倫比亞與他的探索者就無需經過這一“關”:那時這裡還沒有國家的概念,只有新大陸之說。
(心態與心境)飛機停定了,我的心也停定了下來。我既沒有抱著太多的眷戀離開故鄉,也沒有抱著太大的抱負來到這個陌生的國度;我有的只是一顆平常的心、平靜的心、平凡的心:中國雖大,但人生有限。我要在有生之年,到這個只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年輕西方國家走一走,看一看,游一遊。
(大背景)入關很順利。我輕鬆地走出機場,一下子似乎走進了大自然的懷抱:頭頂著是蔚藍色的天空,呼吸著的是還帶著綠草味的清新空氣,遙望著的是遠處一排雪峰連綿的群山,周圍更是綠油油的草地和鬱鬱蔥蔥的樹木。這是一個以藍色和綠色為基調的自然世界,其他的顏色只是點綴而以。我感覺這個世界突然變得簡單了,變得寬廣了:只有綠地和藍天,任你跑,任你飛。
(視覺的路:顏色與視野)我的親戚來機場接我,然後驅車直奔我在溫哥華臨時的家。第一眼所看到那灰黑黑的“瀝青(混凝土)路”讓我想起了中國70年代的“柏油路”和當時正在大興土木修建中灰白白的“水泥路”。在我的概念裡,當然是灰白白的“水泥路”比灰黑黑的“瀝青路”好看又好用。一條又寬又直又平的馬路隨著我眼光漸漸地變窄,到盡頭處聚成一點。這是路的盡頭嗎?在這新的國度,我頓覺前路茫茫。然而,當車一直往前開,路也以車的速度往後移,路的盡頭也一樣地往後移,似乎根本沒有路的盡頭;路總是往前方推進,消失在遠方。
過了橋就是溫哥華市。一路上,所見到的樹木都不認識。南方的風情是榕樹,是梆樹。這裡是北國的風光。在南方長大的我,覺得這北國風光格外清新。我不僅從東方世界來到西方世界,也是從南方的土域來到北方的疆土。
真正令我驚喜和意外的,是一路上很多街道兩旁的樹都開著粉紅色的花。我從來沒見過這種會開花的樹,經親戚的介紹,才知道這是櫻花樹。接著,他向我介紹了溫哥華櫻花樹的由來和櫻花樹春夏交替時花開花落的過程和情景。
(生命的兩個階段)原來櫻花樹在春天到來的時候,首先是小小的花蕾冒出樹枝,然後花蕾開花,花瓣飄謝。花謝之時,也是綠茵冒出來之時。這才是春天的過去,夏天的開始。花開與花謝,此乃為綠葉誕生的前奏曲,花謝是迎接綠葉的來臨。這花落與綠葉交替之瞬間,不正是懷胎十月之後誕生那一刻?生命誕生之時,確是如此:花謝之時,也是生命誕生之時。這是生命兩個階段的交替期,是從“胎兒”到“嬰兒”的交替期。
春天是孕育生命的季節,就象母親肚裡的十月懷胎,花謝時才迎來了人生的開始。夏天是生命的另一季節,是從母親的胎盤裡水的環境來到大自然裡太陽照耀下有自由空氣的陸地環境。這是生命的兩個階段,前期的陰性生態環境與後期的陽性生態環境。
在這春天裡,我完全陶醉在櫻花的路上。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簡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162503089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632
    • 商品規格
    • 22.9*15.2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5/26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