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區間 -

電子商務與購買習慣


現代人幾乎什麼都可以上網買,舉凡吃的、用的、穿的還是睡的,大到車子,小到衛生紙,只要你能想到的東西,幾乎都能夠在網路上買得到,縱使是禁止公開販售的商品,一樣有人可以關起門來,以會員制的方式透過網路便利的平台來進行銷售,因此,現代人的購買習慣也漸漸改變,這也是為什麼電子商務在我們這個小小的台灣,竟也有如此多家電子商務平台各據山頭的主因。

再加上第三方支付消長(無論是Apple Pay,還是Google Wallet,或是 Paypal離開台灣、支付寶攻台),以及1111創始平台的淘寶網,其實從它們所提供的銷售數字,就可以得知我們國人多麼地捧場(嘉義市奪冠?),當然這其中應該很多是許多知名網拍賣家貢獻的吧!?

不過,自從電子商務從什麼都賣的拍賣期萌芽,轉型到大型電子商務平台整合後,一直戰到現在的O2O模式,同時還在比誰到貨速度快,其實我們也漸漸地被改變了!還記得你最近一次親自走出門去挑選你要的商品,是多久以前嗎?

一般來說,競爭者愈多,應該是消費者得利,不過,漸漸地這也有可能被操控,當我們以為訊息愈來愈容易取得時,其實也代表著我們愈來愈容易被營造的表像給矇騙,其實這也是電子商務帶來的一大改變。

想想自己,現在若是想要買某個產品,除了樓下剛好就有賣的民生必需品之外,其它的商品,應該都會先上網找找,是否那兒有便宜的?風評好的?贈品多的?或是恰好時下有很夯的商品。

接踵而來的就是開始去比價、看開箱文、或是剛好有朋友在Facebook上提到,甚至是自己關注的某個名人曾用過的商品,這些,也漸漸地取代了以往親自走一趟,親手摸過、試用過才下手的習慣。

以台灣各大電子商務平台來說,從原本單一或特定品項,幾乎大家都想要分一杯羹,大家都想要成為綜合型的電子商務平台,因此,網路書店開始賣3C賣食品,當主力為經營雜誌或書籍的平台,開始賣起精品藝文相關的商品,說穿了,這當然這跟毛利有相當大的關係。

但是代價是什麼呢?若是有一個比大家都要來得大的綜合型商務平台出現時,原有的平台該拿什麼來抵抗呢?(雖然我也相信台灣的品質不會差,但是只用愛台灣MIT拼得過嗎?)

雖然,許多人還是會自行替這些電子商務平台分類,例:買3C、家電產品會去P家、買特定品牌或活動商品,會至Y家購買(或是衝著廣發的福利金、購物金......等),當然,還有許多協助B2CC2C的平台,都有它們獨到之處,當然還有先前紅極一時的團購,但是,現在呢?

它們當然都還存在,只是漸漸地歸於平靜後,現在的消費者也被養得更精明了!如果能夠找到上游的貨源,為什麼還要被你多賺一手呢?除了售後服務技術支援現貨(庫存)的優勢外,還剩下些什麼?我想這才是為什麼淘寶一進來,各家商務平台會開始緊張的主因。

但是,最後決定消費者是否會留在特定平台的主因,會是什麼呢?

我想服務購買流程金流便利性在地的差異化,應該會成為讓消費者願意留下的一項武器,不過也很有可能是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

服務:

現在大家愛喊的 Cost Down,然後將客服中心轉接到對岸或第三地,真能夠帶來多好的服務體驗嗎?當一個操著台語口音的阿桑,想要問一個商品怎麼換貨時,得到的回應或許就是:「可以麻煩您再說一次嗎?我不是聽得很懂您的問題。」

更何況現在有七日換貨的免死金牌(也有排他條款),剩下的服務,或許才是決定消費者購買體驗的一項重要環節。

購買流程:

至於購買流程,我想就各家平台各顯神通,不過在手機上的購買體驗,真的還是有待加強,雖然有多少商機才會投入多少資源沒錯,但是我想絕大多數的EC平台,在手機版上的購物機制上,都是網頁的閹割版吧?然後再把UI塞進這個5.x~10吋的手持或平板裡!?

不知有幾間平台真的是從新打造手機版的購物流程呢?或者是如何讓使用者的操作經驗得以延續呢?而不是手機版上就不能用什麼折價卷、或是沒有其它的付款方式可選.......

金流便利性和在地差異化:

雖然最近吵得很兇的第三方支付的確可以讓使用者輕鬆的使用跨境電商的服務,擴大商機,畢竟透過信用卡的機制(不用另外輸密碼......),在跨國消費上,有著相對大的風險(不過為什麼國外可以做呢?或許有法規跟安全性的考量吧?),所以,台灣各大平台,依舊有不少是不接受非本國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因此才會需要這的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存在。

不過,撇開交易的安全性和國外訂單的市場,其實現階段的金流付費工具已經很多了!或許在第三方支付的背後有著更大的商機吧?想想現在手上的悠遊卡,或是綁定手機的XX PAY,它其實也一點一滴的在改變各位的消費模式。

此外,台灣市場的商品,又有多少能夠商品能透過一般EC的銷售模式,將商品寄至國外還有競爭力的呢?(別忘世界工廠在隔壁,就算它們漲價了!也是輪到東南亞一帶),更何況現階段的台灣又有多少商品是自產自銷的?除了我上述所說具有在地差異化水果花卉特殊工藝品之外,難不成可以線上銷售晶圓嗎......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自己也受到EC的影響頗深,現在只要有人想要請我提供3C的建議,我也是不假思索地當起網路衝浪的搜尋者,不然,我也不會跟友人一起弄了個愛比價

只是希望台灣的各大EC平台,能夠在這場戰役中,找到自己能立足的定位,而不是一昧地追尋著什麼都有、什麼都賣的信念,畢竟那也代表了付出的代價也不小(不然怎會捨棄了客服這一塊呢?不就也是因為覺得它的代價太高嗎?)在吵著政策不公平的當下,或許先想著怎麼讓自己能夠更加茁壯比較重要吧!



已存在我的最愛 無法加入我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