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ecimg.tw/items/DJAV0SA900GYAXP/000001_1701167900.jpg;
商品編號:DJAV0S-A900GYAXP

牙周病照護(3版)

$315
$350
  • 登記送

    【全家】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全家霜淇淋Fami!ce兌換券乙張(限量)

  • 登記送

    【7-11】單筆滿$350純取貨/取貨付款訂單登記送香辣炸雞球兌換券乙張(限量)

  • 登記抽

    書店/閱讀器/文具/辦公/寵物指定品單筆滿$1,999登記抽618P幣(使用效期30天)

付款方式
出貨
  • PChome 倉庫出貨,24小時到貨
配送
宅配滿$490免運,超取滿$350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低溫)
    滿$699免運
  • 宅配到府(本島/常溫)
    滿$490免運
  • 超商取貨(常溫)
    滿$350免運
  • 超商取貨(低溫)
    滿$699免運
  • i郵箱(常溫)
    滿$290免運
商品詳情
作者:
ISBN:
9786263666177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1/10
  • 內文簡介
  • <內容簡介>

    本書為針對國人日常生活中最頻繁發生的牙周病,作一比較完整的說帖。希望以輕鬆的筆調,兼具知性與感性,娓娓闡述牙周病的來龍去脈。
    作者強調「維護牙齒與口腔健康的知識」及「定期的預防管理」的重要性,並指出牙周病細菌的重要性,且網羅最先進的「光殺菌」之概念。讀完本書讀者就會了解,牙周病不僅僅是口腔的疾病,而且可能與重大的內科疾病息息相關。

    第二版,增加了2017年由美國及歐洲的專家共同擬定的牙周病新分類;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五名心臟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糖尿病及肺炎均與牙周病有關連,適時說明了維護口腔衛生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所謂OBT Health,即口腔健康(Oral Health)是腦部健康(Brain Health)的基礎,腦部健康是全身健康(Total Health)的基石。也納入了老年口腔醫學以及口腔放射線學之最新發展。期望帶給讀者全方位的最新的口腔保健知識。


    ★目錄:

    第一章 牙周病是什麼樣的疾病?  
    1-1 牙周病常見的症狀
    1-2 牙周病流行病學
    1-3 牙周病進行的部位特異性
    1-4 牙周病的進行
    1-5 牙周病的解說(配合相片及 X光片)
    1-6 引起牙周病的原因
    1-7 牙周病的進行過程(放射線學變化)
    1-8 牙周病的進行過程(臨床變化)
    1-9 牙齦炎、牙周炎與牙周囊袋
    1-10 牙周囊袋的測量
    1-11 牙周病與口臭
    1-12 牙周病的病因
    1-13 牙周病是生活習慣病
    第二章 牙周病預防  
    2-1 牙科醫療是團隊工作
    2-2 牙周病預防首重口腔清潔
    2-3 牙菌斑是治療困難的目標
    2-4 牙結石的形成
    2-5 牙周病預防策略
    2-6 專業性機械式牙齒表面清潔
    2-7 牙結石刮除術及根面整平術
    2-8 大臼齒的牙周病
    2-9 為什麼牙周病是難治疾病?
    2-10 本土牙周病照護的挑戰
    2-11 勵行口腔衛生之要點
    2-12 嶄新的基因體醫學
    專欄:牙醫學在臺灣本土的發展
    專欄:牙周病專科醫師
    第三章 牙周病分類  
    3-1 牙周病分類的意義
    3-2 牙齦疾病
    3-3 牙周疾病
    專欄:急性壞死性潰瘍性牙齦炎
    第四章 牙周病治療  
    4-1 牙周病檢查
    4-2 牙周病診斷
    4-3 牙醫治療應以預防牙科為起始點
    4-4 預防牙周病的最佳方法就是治療  
    4-5 傳統的牙周病治療
    4-6 最新的牙周病治療∼牙周內科治療
    4-7 牙周病與藥物療法
    4-8 整合牙周病學
    4-9 細菌療法(2011年6月發表)
    4-10 牙周病也有疫苗嗎?
    4-11 牙周維護
    4-12 牙周復健
    4-13 牙周病問與答
    4-14 牙醫行政的必要性與急迫性
    4-15 總結:牙周病治療
    專欄:抗衰老牙醫學
    專欄:牙周病與雷射(光電醫學)
    專欄:口腔微生物學與牙周病學
    專欄:洗牙與成本效益分析及成本效率分析
    專欄:唾液診斷學
    專欄:牙周病治療的最新發展
    第五章 保持口腔衛生  
    5-1 預防對策∼潔牙
    5-2 刷牙的死角
    5-3 牙刷的選擇
    5-4 牙膏的選擇
    5-5 漱口水(合併於牙周藥物治療)
    專欄:牙齒美白與牙周病
    專欄:牙齒過敏(象牙質知覺過敏)
    第六章 牙周醫學  
    6-1 牙線或死亡?
    6-2 牙周醫學的出現
    6-3 牙周病與血管性疾病
    6-4 牙周病與肺炎
    6-5 牙周病與吸菸
    6-6 牙周病與糖尿病
    6-7 牙周病與骨質疏鬆症
    6-8 牙周病與懷孕
    6-9 牙周病與慢性腎臟病
    6-10 牙周病與遺傳
    6-11 牙周病與感染
    6-12 口腔足以反應全身的健康
    專欄:牙周病與基因體醫學
    專欄:基因定序
    專欄:咬合治療與骨科醫學的關連性
    第七章 再生醫學  
    7-1 再生醫學的概念
    7-2 牙周再生手術
    7-3 牙周手術細膩繁雜
    7-4 再生醫學應用於牙周病治療
    7-5 牙周再生療法的演進
    第八章 健康促進  
    8-1 健康促進
    8-2 衛生政策與管理
    8-3 健康行為與健康教育
    8-4 公共衛生的方法:PRECEDE-PROCEED模式
    8-5 回顧與前瞻
    附 錄 地區牙科保健活動


    <作者簡介>

    賴志毅
    1952壬辰年出生於本籍:嘉義縣新港鄉。
    1954/11隨父由花蓮太魯閣移居高雄市,大學以前讀過高雄市三民區三民示範國校,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國校,臺南縣新營鎮新民國校、省立新營中學初中部,臺北師大附中高中部。1977年高雄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1979年取得臺灣牙醫師執照。1981∼1983年留學日本廣島大學齒科補綴學第一教室師事故津留宏道教授,專攻全口假牙。1983年取得日本國齒科醫師執照。1998年考上臺灣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口腔病理學組,臺大醫院病理科住院醫師 (1998.7~ 1998.12);2001年6月畢業,牙醫學碩士。

    專長:
    口腔病理學、口腔微生物學、牙周病醫學、健康促進
    興趣:
    臺灣地方誌、臺灣花布藝術、紅磚建築、讀書寫作、電腦網路、遊山玩水
    譯著:
    1. 口腔癌前病變及鱗狀細胞癌中微細血管之定量分析(碩士論文),2001,臺灣大學,臺北。
    2. 細嚼慢嚥養生法(譯書),2007,2010,書泉,臺北
    3. 牙周疾病預防醫學(譯書),2011,合記,臺北


    ★內文試閱:

    •推薦序

    韓序

    賴志毅醫師是2001年臺大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畢業的口腔病理學碩士,畢業至今,不走「較易賺錢」的開業之路,卻立志從事更重要的健康促進工作,他一直所抱持的理念,就是「以專長融入興趣之中,持續不斷地努力以赴,(以寫作)創造獨特的風格」(括號中三字為筆者所加)。繼出版兩本(一本是專業用,另一本是給大眾讀的)從日文翻譯的口腔醫學專書之後再接再勵,他又基於他本有的學識,加上努力收集的資料(含文字與圖片),完成這一本《牙周病照護》,為一般大眾解說這一方興未艾、在醫界和口腔(牙)醫界雙方正成為顯學,益增其重要性的牙周病。我為其長期一心不亂地投向學問、衛教的熱情、毅力和努力所感動,又承其好意再邀我寫序,乃藉此機會,在下面淺論個人對「牙周病」尤其是「牙周炎」的 特殊觀點,並向讀者推薦本書,作為進一步認識牙周疾病、牙周病學與牙周病關聯醫學(賴醫師書中稱為「牙周醫學」)的重要參考資料之一。
    筆者的專長是口腔顎面外科,我也是我國衛生福利部所公告的口腔醫學三大專科醫師之一的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另外兩科為口腔病理科與齒顎矯正科),當然不是牙周病科專家,但我對牙周病學一直抱有不少個人自己的關心和想法:
    一、牙周病學不只是口腔醫學中很重要的一門學問,對醫學系畢業的醫師來說,也是極值得去盡量瞭解的領域,因為牙周病不只會破壞口腔的軟、硬組織,對人體的其他器官,如腦部、心臟血管、肺、胰臟、腎臟、骨骼、子宮(胎兒)的健康與否,也可能是相關的。
    二、牙周病學中還有不少尚待解明的部分,尤其是有關其中的分類、病名方面,就以權威的美國牙周病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riodontology,AAP)自19世紀後半(1870)以來所提出的分類來看,至今已曾三翻四轉,目前所推的也是15年前(1999年)的「新版」,其中新分牙周疾病為八大類,這裡面又細分為約90個診斷病名,極盡繁瑣、複雜之能事。而即使從我這外行者看來,也仍有不盡完備之處。舉其一例,既有「慢性牙周炎」,卻獨缺「急性牙周炎」之病名,這在醫學(廣義,含口腔醫學)各領域中,可能係僅有的現象。何況在臨床上(包括健保用語),「急性牙周炎」並非是可以忽略不用的。這樣看來,牙周疾病的下一次(第五次)分類修訂版,將來似乎仍勢不可避免。這也是筆者提醒賴醫師,請他在他的書中重視,並好好說明牙周病分類的主要用意所在。
    三、在AAP最新(1999)的牙周病八大分類中,有四大類病名是含有「牙周炎」字樣的,此即:1.慢性牙周炎,2.侵襲性牙周炎,3.系統性疾病表徵之一的牙周炎(Periodontitis as a manifestation of systemic diseases)和4.伴隨牙髓病變的牙周炎。其他未直接提及「牙周炎」的四類中,其中也有兩類,有部分是和牙周炎相關的,如「壞死潰瘍性牙周炎」(屬第五大類「壞死性牙周病」)和「牙周膿瘍」,(屬第六大類「牙周膿瘍」),但第六大類中另有「牙齦膿瘍」和「牙冠周圍膿瘍」,而後者卻屬口腔顎面外科常見疾病,且多先由冠周炎(pericoronitis)演變而來,但此病名卻不見列出。由上述種種,可見此第六大類內容「瑜不掩瑕」,尚待進一步改訂。
    論述至此,可知在八大分類之牙周疾病病名中,真正與「牙周炎」名稱無「直接」關聯的只有第一大類的「牙齦疾病」和第八大類的「發育或後天性異常和狀態」(Developmental or acquired deformities and conditions)而已。再從上面對「最新版」牙周疾病分類的評述亦可知,各種「牙周炎」的診斷,實佔有全部牙周疾病2/33/4左右的內容。事實上,在牙科醫師大家的臨床經驗中,「牙周炎」也常包括在絕大部分的診斷病名內。雖然如此,在很多場合,不要說一般民眾,就連牙科醫師(含牙周病專家)本身,也在應使用不同之「牙周炎」的病名時,卻只籠統地,僅以「牙周病」單一名詞隨便帶過。可見,「牙周病」這一名詞至今一向不無被濫用之嫌,也造成民眾的錯覺:以為「牙周病」就是牙科疾病中的「一種病」而已。這是藉著能為賴醫師寫序的機會,我最想向作者以及讀者們提醒與強調的。

    韓良俊
    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臺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主席
    臺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理事
    前臺大牙醫學系暨臺大醫院牙科部教授兼主任
    行政院衛生署口腔醫學委員會第1-4屆主任委員

    •摘文

    牙周病是什麼樣的疾病?
    牙周疾病歷久而彌新。遠在數千年前的木乃伊,就可以發現齒槽骨吸收以及牙齒動搖的痕跡,自古以來泛稱「齒槽濃漏」卻毫無對策。直到1960年代中期,挪威學者Löe帶領「實驗性牙齦炎」的研究成功,證實了牙菌斑在牙齦炎擔任的重要角色,成為劃時代的發現。重視-感染與免疫,也影響了爾後牙周疾病研究的方向。此外,牙周疾病在臺灣常被稱為「齒蛇」或「齒癌」。齒蛇者,形容慢性牙周炎的症狀在口腔內此起彼落的出現症狀。齒癌者,形容慢性牙周炎難以治療,並非組織的癌化。
    牙周疾病是因為細菌感染,造成牙齦、支撐牙齒並維持牙齒在上下顎的位置的齒槽骨和牙周韌帶的破壞。簡單的說,牙周病就是牙齒的地基流失的一種疾病。造成牙周病的主要原因,跟蛀牙一樣,有九成是由於口腔衛生不當,產生黏附在牙齒上面的牙菌斑,導致對牙周組織不斷的破壞。基本上九成以上的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細菌感染,其餘一成與內科疾病有關。
    牙周病的相關因素包括,牙結石、咬合不正或食物殘渣的崁塞牙縫等局部因素,再加上身體機能上的失常或疾病如壓力纏身、免疫功能降低等,使牙周組織抵抗力減低所引起。另外有口腔內的損傷力量,如夜間磨牙、牙關緊咬、咬指甲等等。
    牙菌斑主要的成分是細菌,當唾液混合食物碎屑和口腔內膜脫落的一些上皮細胞,殘留在齒面及牙齦接縫,造成細菌大量滋生,形成一些黃白色軟軟的垢狀物,即為牙菌斑(plaque)。牙菌斑在飲食後三分鐘即會逐漸產生,一毫克(1mg)的牙菌斑即有108   ~109個(1~10億個)細菌,牙菌斑放置24小時之後就會逐漸硬化,變成牙結石。
    放置不顧的話,病兆逐漸往牙齦內部進行(形成牙周囊袋),牙周囊袋更是牙周病原菌聚集的場所,造成支持牙齦的牙周膜纖維破壞、牙齦組織破壞以及齒槽骨溶解的嚴重後果。在牙骨質有牙菌斑的內毒素-脂多醣足以誘發發炎,牙齦的組織受到破壞。脂多醣的代謝容易產生惡臭的硫化物也就是俗稱的「口臭」,此時得藉由牙結石刮除術或牙周囊袋手術,將牙菌斑清除乾淨。
    除一般正常刷牙之外還必須靠牙間刷或牙線清除齒縫,如要更深入清潔需要牙菌斑顯示劑的輔助。牙菌斑顯示劑的成分為可食性紅色染料,使用方式在刷完牙過後利用棉花棒將牙菌斑顯示劑均勻塗抹於牙齒、牙齦表面,再以清水漱口將多餘的顯示劑吐出。
    1-4牙周病的進行
    牙周病的進行,始自牙菌斑黏著於牙齒表面上的薄膜,爾後牙菌斑逐漸增加。牙菌斑如果沒有迅速清除,則在24小時以後與唾液混合鈣化成為牙結石。一般而言,牙結石比較容易在唾液腺的出口處堆積,即下顎前齒的舌側面與左右上顎第一大臼齒的頰側面。
    牙結石的表面上,還是覆蓋有牙菌斑。牙菌斑上的細菌能夠滲入牙齦,引起牙齦炎;若超過牙齦溝底部,引起牙周膜的病變,稱為牙周炎。移除牙結石必須靠機械的方式,仔細地刮除乾淨。爾後,再以化學的方法除去牙菌斑。
    牙齦炎或牙周炎在牙齦組織的變化,牙齦的微血管擴張成充血的狀態,外觀呈現暗紅且腫大的現象。牙結石持續堆積,超過牙齦底部則形成所謂的「牙周囊袋」,牙周囊袋成為厭氧性牙周病細菌滋生成長的好場所,也由於厭氧性牙周病細菌的代謝作用,產生惱人的硫化物「口臭」。再就是,牙結石堆積深入牙根部,依牙周囊袋深入及齒槽骨破壞的程度再細分為輕、中、重度等牙周病。
    此外,由於牙周病原菌的作用也能夠促進破骨細胞的活動,造成齒槽骨吸收。表現於口腔內的就是牙齒變長、與鄰牙的排列關係改變甚至牙齒動搖等現象。所以中等度以上的牙周病,必須同時重視有咬合性外傷的可能性。
購物須知
寄送時間
全台灣24h到貨,遲到提供100元現金積點。全年無休,週末假日照常出貨。例外說明
送貨方式
透過宅配送達。除網頁另有特別標示外,均為常溫配送。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經配送兩次無法送達,再經本公司以電話與Email均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送貨範圍
限台灣本島與離島地區註,部分離島地區包括連江馬祖、綠島、蘭嶼、琉球鄉…等貨件,將送至到岸船公司碼頭,需請收貨人自行至碼頭取貨。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註:離島地區不配送安裝商品、手機門號商品、超大材商品及四機商品。
售後服務
缺掉頁更換新品
執照證號&登錄字號
本公司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16606102-00000-0
關於退貨
  • PChome24h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請留意猶豫期非試用期!!)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回復原狀(復原至商品到貨時的原始狀態並且保持完整包裝,包括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商品一經拆封/啟用保固,將使商品價值減損,您理解本公司將依法收取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若無法復原,費用將以商品價值損失計算),請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使用,以免影響您的權利,祝您購物順心。
  • 如果您所購買商品是下列特殊商品,請留意下述退貨注意事項:
    1. 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於收受商品後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2. 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3.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4. 組合商品於辦理退貨時,應將組合銷售商品一同退貨,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PChome將可能要求您依照損毀程度負擔回復原狀必要之費用。
  •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檢視您的退貨要求,檢視完畢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電話與您連絡前往取回退貨商品。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並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 若因您要求退貨或換貨、或因本公司無法接受您全部或部分之訂單、或因契約解除或失其效力,而需為您辦理退款事宜時,您同意本公司得代您處理發票或折讓單等相關法令所要求之單據,以利本公司為您辦理退款。
  • 本公司收到您所提出的申請後,若經確認無誤,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相關規定,返還您已支付之對價(含信用卡交易),退款日當天會再發送E-mail通知函給您。